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练习古代发达的农业及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879276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练习古代发达的农业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练习古代发达的农业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练习古代发达的农业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练习古代发达的农业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练习古代发达的农业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练习古代发达的农业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练习古代发达的农业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练习一1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非常重视祭祀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2 旧中国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B.农民生活富裕安逸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3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A.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C. 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4春秋

2、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出现的最主要条件是A. 各国变法承认土地私有B. 牛耕逐步普及5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A.耕作方式的发展B.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B.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C.铁制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D.家庭观念加强C.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D.生产力的提高6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H)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

3、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7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的这首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B耜耕C石器锄耕D铁犁牛耕8 .“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华阳国志。这是对哪一水利工程的评价A.都江堰B.漕渠C.白渠D.坎儿井9、下列关于小农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然经济C、小农经济与市场没有任何关系 10、黄梅戏天仙配七仙女的唱段以家庭为生活、生产单位生产目的是为满足自家基本需要和交纳赋税A 、B 、 B 、以家

4、庭为生产、生活单位D 、小农经济的特点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你耕田来我织布”反映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具有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C、D、11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有铁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曲辕犁的出现自然经济的推动作用ABCD12下列有关小农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惟一模式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B.C.D.13、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D、商品经济的发达14、 “精耕细

5、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B.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D.特点是少投人多产出15、观察下列图片,从图一到图三的变化主要说明了:A.生产工具由石器到铁器演变B.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C.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D.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16、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溉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A.东汉B.曹魏C.唐朝D.北宋17、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A人寿年丰B祈盼吉祥

6、C庄稼收获D祭祀谷神18、牛耕之所以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原因是()A.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一直沿用至今B.畜力代替人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使人不再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D.使土地不必进行休耕19、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汉代以后19、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铁犁牛耕B.个体农耕C.刀耕火种D.石器锄耕20.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21.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

7、济发展。比较右侧两图,其中图A.战国B.秦C.西汉D.东汉22、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j北中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8(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A.铁犁牛耕的出现B.耕犁技术的成熟C.精耕细作的开始D.单位亩产量提高图1图*23.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集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A.农民生活艰辛B.土地兼并严重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24.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石器相A .播种方式的变革BC .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铁农具曲

8、辕犁.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 .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25.请辨别下图,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ABCD26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铁农具、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社会秩序的稳定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A.B.C.D.27 .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B.农业的精耕

9、细作技术发达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28、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下列有关该时期农业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开始形成传统小农经济开始成长江南形成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垄作法A.B.C.D.29.2009年为农历己丑年。1月3日,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限量制作发行的“牛年生肖贺岁金银盘”在青岛开始销售,金银盘正面为中国历代特色生肖牛图案纹饰,背面为甲骨文“牛”字组合。其中,“牛”成为十二生肖之一,这源自A.中国古代神话传说B.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D.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30、据史书记载:牛牛以蹊(xi小路)人以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B.春秋战国C.西汉D.东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