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笔记第三章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877503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工笔记第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社工笔记第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社工笔记第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社工笔记第三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社工笔记第三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工笔记第三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工笔记第三章(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个案工作方法(1对1,谈话)个案工作: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通过专业的工作程序,帮助有 困难的个人或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的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其与社会 环境之间适应状况的专业服务活动。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危机介入模式、行为治疗 模式、人本治疗模式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主要治疗心理、偏差、抗拒(提到早起经验,外在压力)(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 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涉及生理、 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个人的 成长和发展。 对服务对象的假设。服务对象问题产生原因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不良的现实生活的

2、环境、不成熟或者有缺陷的自我和超我功能、过分 严厉的自我防卫机制和超我功能。 对人际沟通的假设。人际沟通交流是保证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有效 沟通交流的基础,也是形成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对人的价值的假设。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目标就是帮助服务 对象发掘自己的潜在能力,促进自身健康地成长。(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非反思性技巧j直接影响L探索一描述一宣泄现实情况反思反思性技巧七心理动力反思人格发展反思服务技巧 I间接治疗技巧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包括心理动态诊断(心理动态)、缘由(

3、来 龙去脉)和分类诊断(生理心理社会)。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一是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二是减轻服务对象系统功能的失调;三是 增强服务对象的适应能力;四是开发服务对象潜在的能力;五是改善 服务对象的人际交往关系。3、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标志:有危机)减轻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利用危机事件帮助服务对象解决日前的现实问题,并且同时提升服务对象适应环境的能力(1)危机的定义:一个人的正常的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 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2)危机的分类:普通生活经历的危机(每一个人都经历的)特殊生活经历的危机(少数人经历的)某个特殊的事件之所以成为危机,需满足三个方面的条件: 阻碍服务

4、对象日标的实现(自杀) 超出服务对象现有的能力(完全身心混乱,不吃不喝) 导致服务对象出现生理失衡(不认识自己也不认识别人)(3)危机的发展阶段:危机(发生)t 解组(身心混乱)一恢复(想办法应对)一 重组(恢复正常)4、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及时处理提供支持限定日标恢复自尊输入希望培养自主能力5、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的问题6、行为治疗模式(针对有偏差行为的人)(1)治疗技术放松练习模仿漫灌治疗法(最强刺激法)系统脱敏(由轻到重)厌恶疗法(把戒的与厌恶的建立联系)(2)特点: 注重服务对象行为的评估关注服务对象

5、行为的修正侧重修正行为效果的评估7、人本治疗模式人本指潜能,以案主为中心,强调自己站起来;社工鼓励,感同身受,采用真诚、同感、积极关怀等方式(1)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对人性的基本看法。生理上表现为一切生物所共有的发展动力,心理上表现 为人所特有的充分发挥自身各种能力的自我实现倾向。自我概念。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2)治疗策略能够准确领悟周围的人和事物,具有基本的安全感,是理性的人能够充分把握每一时刻,珍惜和享受生活,适应力强能够依据自己的真实愿望选择生活方式,并用于承担行为的责任,忠于 自己免礼众多的选择时能够体会到心理上的的极大自由积极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

6、具有丰富的创造力(4)特点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强调个案辅导关系与服务对象建立积极有效的辅导关系,需要真诚、同感和积极关怀等三 项充分必要条件,包括表里如一、不评价、同感、无条件接纳、无条件 的爱、保持独立性关注个案辅导过程8、个案工作的各个阶段申请与接案、预估与问题诊断、制定计划、开展服务、联结社会资源与协调 服务、评估与结案(1)申请与接案接受求助对象的申请,并把有需要的求助对象纳入个案工作的工作程序中, 分为求助者的服务申请,结案和专业关系的建立。 求助者的服务申请求助对象是否需要帮助、需要什么样的帮助、需要帮助的迫切程度如何等, 对求助对象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如果求助对象确实需要

7、及时的帮助,社会工 作者就需要提醒求助者提出正式的服务申请(口头书面)。 接案接案过程中三项基本任务:鼓励服务对象积极面对改变、明确求助对象的改 变要求和确认求助对象的受助身份。明确求助对象的要求后,社工需要与求助对象一起接受机构服务的事项和困 难进行初的探索,介绍机构服务的基本流程、服务对象的权益以及服务过程 中的基本要求等。 专业关系的建立社工与服务对象初次沟通协商中应专注聆听服务选项的困扰,注意运用简洁 明了的语句表达自己的同理和接纳,避免将求助对象界定为有问题的人,社 会工作者应充分尊重求助对象自己的意见,让求助对象自己决定时候接受机 构的专业服务。对无法给与及时必要帮助的服务对象提供

8、转介服务。允许转介的情况:一是服务对象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属于本机构的服务范围, 二是服务对象生活在本机构的服务区域之外。(2)预估与问题诊断指详细收集与服务对象问题有关的资料,并对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和发展变 化过程进行评估,从而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做出诊断的过程。 服务对象有关资料的收集个人情况: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情况周围环境:家庭、同辈群体、社区、学习和工作的环境等情况个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情况:周围环境给个人提供的机会和条件、个人 运用周围环境资源的状况 服务对象问题的评估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横向是分析服务对象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 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不同层面,纵向是分析服务对象

9、问题发展变化的过 程。 服务对象问题的诊断诊断内容包括:一是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要表现,二是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 三是服务对象的能力和环境拥有的资源,四是实施干预的建议(3)制定计划 服务计划的制定在服务计划制定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创造条件鼓励服务对象参与。服务计划的基本内容: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等情况)服务对象希望解决的问题(主要问题,其他一些相关问题)理论的依据(依据的主要理论,他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概念)服务计划的目标(总目标,每一阶段的目标)服务对象开展的基本阶段和采取的主要方法(各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采用的主要方法、预计达到的成效以及发掘和运用的资源)服务开展的期限

10、(每一次和每一阶段的时间安排以及总的时间期限)联系方式(直接见面和不直接见面的联系方式)社会工作者需要做到五点:准备分析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明确服务工作的目标、阶段和方法熟悉服务机构提供的具体服务清晰认识社工具备的能力 了解服务机构对象拥有的资源 服务面谈内与服务面谈外的安排服务面谈内:谈话;服务面谈外:完成任务社工在安排服务面谈内和服务面谈外的任务时,涉及4份方面的主要工作:一是每次服务对象面谈的结束之后,给服务对象设计和布置行动任务作为服 务面谈外的任务,二是在每次服务面谈的开始阶段,安排一定的时间用于回 顾和总结服务对象前一次行动任务完成情况三是在每一次服务的面谈中,针 对服务对象行动任

11、务的完成情况给与面对面的指导,四是在每次服务面谈的 结束之前,让服务对象了解下一次行动任务的要求和要点。 服务协议的签订服务协议可以是书面,也可以是口头涉及5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服务目标,二是服务内容和采用的方法,三 是服务双方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四是服务的地点、时间、期限和次数,五是 服务双方的签字(4)开展服务(服务的推进、专业角色的扮演、专业合作关系的维持) 服务的推进社工根据服务计划的安排运用专业的服务技巧,逐步推动服务对象发生积极 改变的过程。(逐步推展服务+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服务)从能做的开展一一针对事从愿意合作的着手针对人采取综合的服务策略 专业角色的扮演使能者,联系人,教育者,倡

12、导者,治疗者 专业合作关系的维持为了保持良好的专业合作关系,社工在与服务对象的交往中需做到:接纳、无条件关怀、真诚(5)链接社会资源与协调服务指在服务的开展过程中挖掘社会资源并且将社会资源与服务对象的发展要 求衔接起来,安排好服务的进程。 社会资源的类型非正式社会资源一一以感情为纽带,无权利和义务正式社会资源 规章制度规定,确定的权利和义务 链接社会资源的方式资源的提供(现有的所掌握的直接提供给服务对象)资源的发现(帮助服务对象寻找和确实潜在的社会资源)资源的培育(帮助服务对象培养和创造所需要的社会资源)需求的表达(服务对象面对周围他人的误解和质疑时,社工把服务对象的想 法和要求解释给周围的他

13、人听,让周围的人对服务对象有更正确的了解) 利益的协调(服务对象面对周围他人的冲突时,社工帮助服务对象与周围他 人进行协调,为服务对象争取合理的利益)权益的保护(服务对象面临周围他人的严重威胁时,社工通过合法的程序帮 助服务争取合法的权益) 服务的协调服务面谈内与服务面谈外的协调服务对象改变与周围他人改变的协调服务对象改变与社会工作者改变的协调(6)评估与接案 结案a)可以结案的情况社工与服务对象都认为工作目标已经达到虽然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但服务对象已具备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工与服务对象的专业关系不和谐,希望结识服务服务对象出现了新要求和问题,需要其他社工或服务机构解决 L转介因一些不可

14、测的因素,需要结束服务一b)结案处置为了帮助服务对象顺利面对服务工作的结束,社工需要做好以下4项工作:预先告知服务对象,让其对服务结束做好准备巩固服务对象在已开展的服务工作中获得的改变和进步与服务对象一起进一步探讨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为其结案后独立面对问题做好准备鼓励服务对象表达结案时的情绪,与其一起探讨结案后的跟进服务c)结案形式直接告诉服务对象、延长服务间隔的时间、变化联系方式 成效评估评估指对个案工作的服务效果和效率进行评定,涉及三方面:服务对象的改变状况、工作日标的实现程度、服务介入工作的人力、物力和其他资源的投入评估的方法:由服务对象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以及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由社工同行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由服务机构评估社工的服务工作开展状况 跟踪服务根据服务对象的状况安排一些结案之后的练习,巩固服务对象已经取得的进步,增强服务对象独立面对问题的能力调动服务对象的周围资源,增强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持续评估服务工作的效果9、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1)会谈a)会谈的类型建立关系的会谈收集资料的会谈诊断性会谈治疗性会谈 一般性咨询会谈b)个案会谈的安排准备内容安排会谈内与会谈外的衔接c)个案会谈的技巧(重要)支持性技巧引导性技巧影响性的技巧2)记录3)收集资料4)策划方案5)评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