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德二小“三生教育”优秀教学案例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871198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仁德二小“三生教育”优秀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仁德二小“三生教育”优秀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仁德二小“三生教育”优秀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仁德二小“三生教育”优秀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仁德二小“三生教育”优秀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仁德二小“三生教育”优秀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仁德二小“三生教育”优秀教学案例(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生教育”教案 学会交友 寻甸仁德二小教师 雷永刚一、教学对象分析本课针对的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六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一种叛逆初期,很容易选错朋友,因此,让六年级的学生理解某些交友的基本知识是很重要。 同步,小学生也比较喜欢在学中玩,玩中学,天性比较好动,我设计了两个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交到朋友,并懂得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你如何看待别人,别人如何看待你的道理。二、 教学内容通过游戏来让学生明白交朋友的措施,以及和朋友的相处之道。三、教学目的1、 使学生初步意识到交友的原则,并在活动中学习和实践交友的基本措施。、 引导学生理解“朋友”的含义,懂得你如何看待别人,别人如何看待你的道理。四、 教学重点

2、引导学生理解“朋友”的含义,懂得看待别人,别人就如何看待你的道理。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新课各位同窗,我们已经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了,在你六年的学习生涯中,你一定结交了诸多的知心朋友。目前教师做一种小调查:请问有好朋友的同窗请举手。(学生举手)在你们结识你的好朋友之前一定要先来找朋友,那么我们目前就一起来找朋友吧!(二)找朋友1、播放找朋友的音乐,学生学唱。2、 教师演示:边唱找朋友边表演,并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找到好朋友后做一种简朴的自我简介,并邀请你的好朋友和你一起来上课。(自我简介:你好!我叫张静,不久乐结识你,我想和你交朋友,可以吗?请你和我一起来上课,好吗?)3、 学生进

3、行找朋友,并邀请好朋友一起就坐一同上课,为好朋友佩戴上象征着友谊和爱心的“绿丝带”。(三)、填写“友谊书签”、互相结识后,理解好朋友的基本状况:姓名,联系方式,爱好。、填写“友谊书签”中的三栏:好友姓名、联系方式、爱好。3、报告好朋友的基本状况。(四)、谈谈为什么选择你身边的这个同窗做你的好朋友。学生自由谈,教师指名回答。(五)、议一议:什么样的朋友应当叫,什么样的朋友不应当交。学生看课件,看看课件中的朋友应不应当交,你愿不乐意让这样的人成为你的好朋友。1、 播放一组小学生打架、抽烟、偷盗的图片,学生自己分析,并阐明因素。2、 播放一组小学生诚实、献爱心的图片,学习自己分析,并阐明因素。3、

4、总结:我们应当交诚实、正直、有爱心的人作为自己的好朋友。(我们交到了那么好的朋友,那我们应当如何和好朋友相处呢?)(六)人们一起来讨论:朋友的相处之道。、照镜子游戏(1)、人们拿出镜子,看看镜子里面的人,她(她)就是你的好朋友,目前请人们一起和镜子里的“好朋友”来进行一种互动。对着镜子做三个动作:大笑、大哭、愤怒。(2)、思考:人们刚刚和镜子里面的好朋友互动时发现了什么?(3)、互相讨论,指名回答。(4)、教师总结:与人相处时,你怎么看待她,她就如何看待你,因此与朋友相处时,你但愿朋友如何看待你,你就应当先如何看待别人。2、除了这个是朋友的相处之道之外,同窗们觉得尚有哪些和朋友相处的好措施呢?

5、小组讨论,并报告。、小组报告4、教师总结:朋友之间应当互相协助,要有爱心,真诚看待朋友,你如何看待她,她就怎么看待你。(七)、说说心里话1、交到了今天的这位好朋友,你觉得你和你的好朋友相处的好吗?如果觉得好,你就夸夸你的好朋友,如果你觉得你的这个好朋友有一点的缺陷,请你给她指出来。2、完毕“友谊书签”的“心里话”部分,把你要对你的好朋友说的话写在“友谊书签”的“心里话”一栏。(八)、再唱找朋友我们今天结识了身边的这位好朋友,但愿你们能用你们彼此的爱心,把你们的友谊延续下去。1、把佩戴在胸前的“绿丝带”取下,穿在书签的小洞上,然后互相互换书签,彼此保存,永远的记住你的好朋友,但愿你和你的好朋友友

6、谊长存。2、 起立,和你的好朋友再来表演找朋友,并唱边演。“三生教育”教案触电的避免与急救 寻甸仁德二小教师 雷永刚在地方课程教育中,以“三生教育”为主线,整合地方课程资源,贯彻好“三生教育”进课程、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地方教育的课程学时进行调节,以三生教育为主开展地方课程教育。教学有待进一步,研讨有待发展。“三生教育”怎么教?有效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加强研究,破解难题,是一较好的途径。“三生教育”课程波及多门学科是一门综合课程,学科建设是以理论为基本,捕获重点、难点问题是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给我较好的启示,“三生教育”课堂教学不能把它上成思想品德课,是一综合课。教学中

7、要让学生们打开心扉,直抒胸臆,教育真正由亲近文字进入到亲近学生的生命、生存、生活。空洞的说教和距离学生们相对遥远的事例,不能引起学生们的共鸣,因此在教学前要注意收集学生们既有的问题,在教学中择机解决,这样教学才干学以致用,开出生命之花。而恰当的活动情景的创设,可以有效的为学生提供亲历事件的机会和感受,从而真正起到影响学生心智的作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在体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超越问题。通过情感体验、心态体验,引进生活的大门。“三生教育”是人生的教育,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预设,更要注重生成,预设是需要的,生成更为可贵。活动情景的预设要思考活动的价值,通过活动体

8、验感悟实现教学目的。使“三生教育”真正成为发展人的教育。“先学后教”“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转变了教学行为,提到了教学效益。教学目的:1、懂得电压与安全电压的基本知识,理解导致触电事故的某些因素和避免触电的措施。2、学会某些基本的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措施。、能在平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二、教学准备:课前规定学生调查本地区触电事故状况。 三、活动过程: 1、 教师提问:触电是怎么回事?如何避免触电?当有人触电时,又该怎么办?(观看电影片段)、学生观看幻灯片3、说一说:哪些行为、哪些地方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请你告诉人们一种触电事故的案例。(讨论交

9、流)4、请幼儿说说如何避免触电? 、演一演,有人触电时该怎么做的情景。(师生评议)、读一读儿歌,说说触电急救的基本环节。 7、课外活动:(社会调查) 回家与父母一起做个小调查,调查家里用电的做法。避免触电,养成安全用电的自觉行为;收集因用电不慎所导致的劫难事故材料,分组交流。总结触电的避免与急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8、情感体验:注重安全,关爱生命。 “三生教育”教案太阳下生长 寻甸仁德二小教师 雷永刚教学目的:“生命教育”,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能“结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怀自己和周边的事物”,是有关生命文化与生命智慧的教育。一种文学家说过:“我热爱生命,热爱生命的真实和生命的偶尔,以及瞬

10、间即逝的美。”一种生命的诞生,意味着一种无限的喜悦,人的生命来之不易,那植物和动物的生命呢?在这一课中我们要引导孩子们去观测,描绘,体验大自然中多种来之不易的生命,学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注重生命,珍爱生命。通过在对多种生命的刻画中,让孩子们清晰的结识到生命是如何一种完整的生长过程。此课的设计分为两个学时,第一学时以植物为主,第二学时以动物为主。第一学时教学重点: 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通过观测、体验和交流,感受植物生命的美丽与独特,进行构思与想象,追求体现的新颖与生动。2. 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绿色的情感。3.启发学生回忆想象植物生长的情景,鼓励创新体现生动的画面。教学难点: 体现的自由性与

11、流畅性,提高欣赏,鼓励多种措施解决。教学准备:教师:课件,音乐,植物盆景。学生:植物图片,绘画纸,画板,笔。教学过程:一、将学生带来的植物图片布置在教室中,供学生自由参观,交谈。 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积累感性经验。二、导入:教师带着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做种子发芽、长大的律动:睡觉发芽一片新叶两片新叶慢慢长大开花成果, 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在游戏中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三:讨论、放课件,学生欣赏多种各样的植物,提示注意观测叶、茎、果实有哪些不同?2、 分析图片,理解植物的叶:针形叶、掌形叶、卵形叶等。理解植物的茎:直立茎、匍匐茎、缠绕茎,尚有植物的果实:挂在树上的以及长在地下的。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知

12、识,形成对植物多样性的结识。四、想象:(出示某些种子)提问:你想把它种在什么地方?它会长出什么?在它生长的过程中,你会做些什么事?它在成长中会遇到谁?它会长成什么样子?它会开花吗?会开如何的花?会成果吗?会结如何的果?引起好奇,激发想象。将现实中的植物与想象中的植物结合起来,使情景具体,丰富。五、欣赏课件:欣赏画家和同龄小朋友的绘画作品,给学生的创作体现提供范例。六、以“我种的植物”为题,引导学生进行创作体现:、体现出植物生长的过程或某一阶段的样子。2、体现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与之有关的其她事物。、 体现出植物与人的样子。4、体现出想象中的神奇的植物。画出自己的想法,发展学生的独创精神,培养学生耐

13、心、细致的绘画习惯。七、评价学生在全班范畴内互相欣赏,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最佳小园丁”的标志,让她们把这个标志送给自己觉得“种植物”比较杰出的同窗鼓励人人参与评价,在评价中互相学习。第二学时教学目的: 1、认知目的: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性,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探讨如何巧妙运用多种手法体现小动物的样子。2、情感目的:生命教育旨在协助学生结识生命、爱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一种生命的诞生,意味着一种无限的喜悦,同步也有着一份责任。引导学生体会动物之间的亲情,培养她们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与爱惜。体验合伙、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爱好,。 3、能力目

14、的:通过摸索自由创作动物的措施,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发明精神。教学重点:欣赏、感知、摸索、理解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的形、色、动态之美,引起爱慕动物之情和对生命的珍爱意识,摸索自由创作动物的措施,培养合伙意识和综合学习能力。教学难点:如何生动体现动物的身体构造和多种动态。教学准备:课件,带学生去动物园写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表演猜谜:你懂得哪些的动物的动作?你能把它模仿出来让其她小朋友去猜一猜吗?(部分学生来台前模仿某一种动物进行表演,台下学生猜谜)2、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自己爱慕的动物形体、颜色、花纹等基本特性和这种动物有什么生活习性?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里?她们常会做些什么事情

15、?动物妈妈会教给她们什么本领?二、新授:、播放多种动物活动的录像和图片,引导学生观测其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2、浏览各类动物活动场面的视频及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赏析比较动物的颜色、外形、斑纹、动态等,结识动物之美和可爱之处,并体会动物们在自然界中成长的快乐。3、学生分组讨论及报告:最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 、讲述某些发生在动物身上的动人故事并赏析艺术家体现多种动物的美术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后刊登:你看了这些画有什么感受,说说你但愿为动物们做些什么事情。)三、外出去动物园:、仔细观测真实动物的美感(从形、色、花纹、动态方面引导),摸索如何刻画这些动物的措施(教师进行现场示范)。2、师生总结刻画动物的措施,学生动手试着画一画,人们互相提意见。3、学生开始写生,收集第一手素材并回到教室进行进一步的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