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870954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已有 179 次阅读2011-7-17 13:35 起草部门质检部 被替代文件新文件发放编号:分发部门质检部1 目的 制定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能正确规范地操作,维护液相色谱仪。2 适用范围 适用于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维护。3 编写依据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说明书4 职责 QC相关检验人员对本仪器操作规程的实施负责。5 内容5.1 安全注意事项 本仪器应良好接地,以防止触电及释放静电;本仪器经常处于高浓度的有机蒸汽环境中,故应通风良好,禁止出现电火花;

2、配制流动相或接触有机溶剂时应戴橡胶手套及其它防护用品。5.2 仪器组成 本仪器由LC-10ATVP 泵、7725手动进样器、柱温箱、Agilent1100紫外-可见光检测器、色谱工作站(N2000或其它工作站)。5.3 日常使用操作步骤5.3.1 开机 打开计算机,进入Windows系统,CAG Bootp Server程序将自动运行。打开HPLC 1100各模块电源,等仪器自检通过,并且与计算机通讯成功(约12min)后,进入Online工作站。5.3.2 系统初始化(主要目的:排除系统中的气泡)5.3.2.1 打开Purge阀5.3.2.2 加大泵流量并开启泵,快速冲洗实验通道,至无气泡从

3、废液管排出。降低流量及溶剂比例成实验初始条件,并单击OK确认执行;5.3.2.3 关闭Purge阀,完成系统初始化。5.3.3 系统平衡(主要目的:平衡、稳定色谱柱、柱温以及灯的能量) 调出本次实验所需方法,保持泵继续工作,以实验初始的流动相冲洗、平衡柱子一段时间。(一般约30min,可自己根据本人的仪器配置情况计算,要求至少以色谱柱几何体积510倍体积的流动相冲洗、平衡系统。)5.3.4 在适当时间,开启柱温箱和检测器,使得柱温稳定,检测器灯的能量稳定。(一般灯需要20min左右的稳定时间。)点击System On图标,可以同时打开柱温箱和检测器。打开View菜单下的Online Signa

4、l窗口,单击Change键,选择需要监测的色谱信号并设定合适的X、Y轴范围,观测色谱基线。5.3.4 基线稳定后可以进样分析(经验上,基线波动12mAU(常规分析)或10.5mAU(痕量分析)就可算是基线稳定。)填写Sample Information5.3.5 手动打针进样并切换进样阀5.3.6 泵的操作步骤及新旧流动相的更换5.4 流速的设定在初始画面,按func键,光标在“flow”的输入位置闪烁,设定所需流速,按Enter键确认。 继续按func键,设置压力上限和下限,按Enter键确认;继续按Func键至出现Set System Param,输入1为双泵各自单独控制,输入2为双泵联动

5、,且为主泵。 5.4.1 当使用简单的二元线性高压梯度洗脱时,下面举例说明编写时间程序的步骤(在主泵上编写):时间(min)流动相A(%,V/V)流动相B(%,V/V)0851530010045010050851555STOP5.4.1.1 初始设定 通过专用光纤将两个输液泵连接起来,输液管路连接完毕后,设定主泵(A泵)的System Param参数为2, 设定从泵(B泵)的System Param参数为1;设定两泵的ADRS参数为85;设定Local参数为1(本地控制);设定每台泵的高低压限。A泵设定的值只对A泵有效,B泵设定的值只对B泵有效,设定后,只能用A泵控制B泵。5.4.1.2 设定

6、初始条件 在初始屏幕,按Func键,设定泵A与泵B流速之和;按conc键,设定流动相B的浓度15%,流动相A的浓度为100%-流动相B的浓度%=85%5.4.1.3 编写程序a 按CE键,返回初始屏幕,按Edit键,屏幕显示已经设定的程序步数和剩余的程序步数;b 按Enter键,显示参数设定屏幕,光标在Time区闪烁,输入时间数值30分钟,按Enter键。c 重复按Func键,直到显示BCNC,使用数字键输入浓度100%(相应地,流动相A的相对浓度为0%),并且按Enter键确认。d 按Enter键,光标在Time区闪烁,输入时间数值45分钟,按Enter键。e 重复按Func键,直到显示BC

7、NC,使用数字键输入浓度100%(相应地,流动相A的相对浓度为0%),并且按Enter键确认。f 按Enter键,光标在Time区闪烁,输入时间数值50分钟,按Enter键。g 重复按Func键,直到显示BCNC,使用数字键输入浓度15%(相应地,流动相A的相对浓度为85%),并且按Enter键确认。h 按Enter键,光标在Time区闪烁,输入时间数值55分钟,按Enter键。i 重复按Func键,直到显示STOP,按Enter键确认。j 按CE键结束编程,再按CE键返回初始屏幕。k 在编程过程或结束后,如发现有错,按BACK键 或Enter键显示至出错的步骤按Shift+Ce(del)键即

8、可删除。5.4.1.4 执行时间程序 a 按下A泵的Run键,启动时间程序;b 再按下Run键强制停止时间程序,或程序中插入Stop命令。 只是B泵的流速由A泵控制;B泵的其他设定参数都是有效的;B泵的Pump键是有效的,它可以在任何时间启动或停止B泵,即使是在执行时间程序时也一样,当B泵停止时,B泵的Pump键可以执行B泵的冲洗操作。注意不要按下B泵的Run键,否则会执行B泵的时间程序,引起不正确的操作。5.4.1.5 排液当更换流动相或仪器数天未使用再次使用时,泵内可能会产生气泡,引起不能输液或压力不稳,这时均应进行排液。具体操作如下:把吸滤器浸入流动相中,将排液阀旋钮逆时针旋转180(排

9、液阀旋转不要大于180,否则空气将进入排液阀,最终导致空气进入流动相),按purge键,进入吸滤器至泵的冲洗操作,约5分钟后,再按一下purge,停止冲洗,关闭排液阀(将排液阀旋钮顺时针方向小心旋转到底)。 当用排液的方法仍不能排除气泡时,可打开排液阀,拔掉吸滤头,用注射器配上专用针头将10-20mL流动相或纯化水强行从吸液管注入泵内自排液管流出,再装上吸滤头,重新排液,即可排除故障.5.4.1.6 流动相的更换 根据新旧流动相是否互溶及旧流动相是否为缓冲液选择更换流动相的方法,如同时也更换色谱柱,则在更换流动相前应卸下色谱柱。a 更换互溶的流动相 在200mL大烧杯中加入大约100mL新流动

10、相;从储放旧流动相的储液瓶中取出吸滤器,并将其放入装有新流动相的烧杯中,边摇动边清洗吸滤器以混匀流动相;打开排液阀,启动Purge键进行排液,旧流动相将由排液管自管路中完全排出,停止排液;将新流动相倒入储液瓶中,并放入吸滤器;从手动进样器的出口端卸下色谱柱,并且将管子放入废液瓶中,关闭排液阀;设定流速23mL/min;按Pump启动泵,以更换手动进样器中的流动相;连接色谱柱及检测器检测池,设定流速1-2mL/min,按Pump启动泵,以洗净整个管路。b 更换不相溶的流动相 准备一种能与新旧流动相相互溶解的中间清洗液,如异丙醇;首先换成中间清洗液,再把中间清洗液换成新的流动相,每次的更换顺序都按

11、照“A 更换互溶的流动相”中的步骤进行。c 更换缓冲液流动相在新旧流动相的任一方,或双方均含有缓冲液时,准备过滤纯化水做为中间清洗液,首先用过滤纯化水置换整个管路,然后更换成新的流动相。这样可以防止缓冲液中的盐析出。5.5 色谱柱的安装色谱柱与进样器及其出口端与检测器之间应为无死体积连接,以免试样扩散影响分离;安装色谱柱时应注意流向,以免安错;使用柱支架时,柱出口应向上。新柱或被污染柱用适当溶剂冲洗时,应将其出口端与检测器脱开,避免污染。压力表无压力显示或压力波动时不能进行分析,应检查泵中气泡是否已排除,各连结处有无漏液,排除故障后方能进行操作。如压力升高,甚至自动停泵,应从流路各段逐步检查柱

12、端有无污染堵塞,流路是否堵塞。5.6 紫外检测器的操作步骤5.6.1 按power键打开电源,检测器开始自检,将显示初始屏幕。5.6.2 波长的设定 例如:将测量波长变为230nm:首先按CE键。显示初始屏幕。按一下func键后,屏幕显示LAMBDA(设定测量波长)*波长参数输入区闪烁,提示输入波长值。输入2,3,0并且按enter键。完成设定。5.6.3 测量量程的设定: 将AUX RANGE 设为3(或其它合适量程,其意义见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与维护操作规程),按 CE 键返回初始屏幕;按数次func键后,屏幕显示AUX RANGE 输入3,按enter键,完成设定。按

13、CE 键返回初始屏幕。5.7 器启动后(等待稳定时)的检查 将流速调节至分析用流速,按Pump键启动泵,对色谱柱进行平衡大约30分钟,5.8 漏液检查 用干燥滤纸片的边缘检查柱管各连接处应无渗漏,否则,要把漏液处紧固或更换零件。5.9 泵的压力检查 输液泵的压力根据需要的压力和流动相种类的不同有所差异,但变动的幅度应在0.5Mpa以内。在压力变动大时,再清洗一次,如还是不行,则应考虑单向阀内部、管路及色谱柱是否污染或堵塞,应以异丙醇清洗管路或请有经验的维修人员拆开管路予以维修。5.10 基线检验 待泵压力及基线稳定后,可开始分析测试操作,如为线性梯度洗脱,用初始比例的流动相对色谱柱进行平衡。5

14、.10 N2000色谱工作站操作5.10.1 打开色谱数据工作站后,选择相应的串行口和通道。5.10.2 在各相应通道内,按“方法”键,选择各相关功能键,根据需要设定参数,按“采用”键确认。5.10.3 按“实验信息”填写有关实验信息。5.10.4 按“数据采集”进入分析实时显示图框,即可查看基线。待基线稳定后,便可进行分析测试。5.11 测定操作 检测器按zero键,回复零点。并将色谱工作站实时采集对话框进行基线校零,进样,按采集数据,洗脱完毕后,按停止采集。结束记录色谱图。六通阀式进样器进样方法 把进样器手柄放在载样位置(load);用供试溶液清洗配套的注射器,再抽取适量,如用定量环载样,

15、则注射器抽取量应不少于定量环容积的5倍,用微量注射器定容进样时,进样量不得多于环容积的50%,在排除气泡后方能向进样器中注入供试品溶液;把注射器的平头针直插至进样器的底部,注入供试品溶液,除另有规定外,注射器不应取下。把手柄转至注样位置(inject),定量环内供试溶液即被流动相带入流路。5.12 管路及色谱柱的冲洗每天分析工作结束后, 先关检测器。如使用缓冲液或含盐溶液作为流动相,最好对管路、色谱柱及柱塞杆和柱塞杆密封圈的后部进行充分的冲洗。5.12.1 对于常用的反相色谱柱,一般先以10倍于柱体积(对于150mm柱长的色谱柱,其柱体积约为15mL)的低浓度(1020%)甲醇(或乙腈)水溶液冲洗, 使色谱柱内的盐完全溶解洗脱出,再用较高浓度的甲醇(乙腈)-水溶液(50%)冲洗,最后用高浓度的甲醇/乙腈-水溶液(80100%)冲洗,使色谱柱中的强吸附物质冲洗出来,整个过程可与冲洗管路同时进行。冲洗完毕后,逐步降低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