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三课时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869534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涉世家三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陈涉世家三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陈涉世家三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陈涉世家三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陈涉世家三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涉世家三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涉世家三课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涉世家 第一课时一、素质教育目标1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经过及其历史意义。2学习本文用人物自己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3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疏通文意,尤其是对陈涉语言的认识,理解它在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难点: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其表达作用。解决办法: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利用讨论式研讨式解决重点、难点。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1对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学生质疑,师生共同回答。2展开背诵比赛。3训练口述能力,复述课文。4进行朗读训练。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农民起义,这些农民起义,为残酷

2、的封建统治所迫,充分说明了官逼民反的道理。每次农民起义都沉重地打击了黑暗的封建统治,有的甚至推翻了封建王朝。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发生在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这次起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政权,给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的打击,促使了秦的速亡。那么陈胜、吴广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动起义的,起义的经过怎样?我们学习了司马迁写的陈涉世家就知道了。(一)明确目标整体把握全文,掌握正确的读音及重点词的意义,理清文章脉络,分析第1段。(二)整体感知1首先利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出示朝代表: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从而让学生明确本课文所

3、处朝代。)2利用多媒体大屏幕出示:文言文的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如:(1)一词多义现象。(2)通假字。(3)古今词义的区别。(4)句读。(5)常见实、虚词的运用。(6)特殊句式(倒装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等)(7)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8)重点段的背诵。3听录音范读课文,强调对重点字词的理解,并为加粗字注音。辍、苟、適、次、度、唱、罾、间、素、笞、借、第、袒、收、徇、比、与、太息、闾左、威众、忿恚、社稷、被坚执锐4学生结合课下小注默读课文,疏通课文。5学生复述课文。(结合多媒体制几个课件,关于故事情节发展方面的如:(1)去大泽乡途中。(2)陈胜、吴广去行卜。(3)卒买鱼烹食,得鱼腹

4、中书。(4)吴广杀尉。(5)为坛而盟,祭以尉首。(6)进军过程。)6课文共3段,各写了什么内容,是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指名同学回答:课文第1段先简介陈胜、吴广其人,而后侧重介绍陈胜是个胸怀大志,有反抗精神的人。第2段先交代引发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说明起义是在什么情况下爆发的,接着写起义的筹划过程,说明陈胜不但敢于斗争,则有智有谋。第3段写陈胜、吴广发动起义,胜利进军,并建立政权的经过,显示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和历史意义。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课文先介绍立传人物的概况,再叙述被立传人物的史实。叙述史实又依着农民起义的经过,即起义发生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顺序组织材料,这既符合

5、传记的特点,又使记事脉络清楚。(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背景及作者简介。学生阅读注释教师可作如下补充。司马迁的父亲学识渊博,在汉武帝时就任太史令。司马迁自幼受父亲的熏陶,10岁就到长安学习,20岁起曾多次到南北各地游历,观察各地的风俗人情,搜集传闻异说,为后来写作史记打下了基础。38岁任太史令,更有机会博览皇家藏书,掌握了丰富的史料,42岁时开始写史记。公元前99年因上书替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被捕入狱处以“宫刑”。出狱后他发愤著书,于公元前91年,终于完成了伟大的历史巨著史记。(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部书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多年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

6、历代帝王政绩),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兴亡),七十二“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书中不但文字缜密,记事详细,而且语言形象生动,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作者把农民起义的领袖陈涉的传记列在“世家”里,足见他对陈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看重,陈涉首事反秦,功大,故人“世家”。鲁迅先生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背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他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剥削、压迫,实行严酷的刑法,又焚书坑儒;大量征发农民修长城,造阿房宫,筑骊山墓。沉重的徭役,繁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逼得贫苦农民痛苦不堪,阶级矛盾到了一触即发的地

7、步。秦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统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到公元前209年终于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敲响了秦王朝的丧钟。2指导学生学习第1段。(1)齐读第一段。品味疏通课文。(2)你认为本段应掌握哪些词语?尝:曾经。辍:停止。之:去,往。怅:失望。苟:如果。若:你。太息:长叹。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3)组织学生讨论下列问题: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交代了陈胜、吴广的籍贯、姓名,这是传记文学的开头。)陈涉与佣人的对话,说明他具有怎样的志向,他安于现状吗?(陈胜与佣人的谈话,生动地说明了他不甘心受人奴役,同情跟自己命运一样的人,有反抗秦王朝暴政的决心。) 本段对人物的刻

8、画有何特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本段逼真地写出了人物的情态。如:“怅恨久之”,“笑而应曰”,“太息”等词,并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鸿鹄: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之志:画龙点睛关涉全篇,由此可以看出文章选材的精当。)(四)总结、扩展总结:这节课我们懂得了作者司马迁的经历及他的作品史记在历史上的地位。通过整体感知课文我们知道大泽乡起义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分析第1段,了解陈胜这个起义领导者从小就有远大理想及抱负。陈涉世家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文章的第1段,下面请同学口头回答。(1)简介司马迁和他的史记。(2)陈胜是什么出身,他有什么性格特点?教师归纳:课文第1

9、段介绍陈胜佣耕出身,又通过对话表现他有要摆脱贫困,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大志。这是介绍被立传的人物。接下来写被立传人物所经历的史实,以印证被立传人物的性格特点。于是课文第23段转入写陈胜、吴广所领导的农民起义。本课时我们了解这次农民起义的原因和经过,讨论陈胜在起义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以及这次起义的历史意义。(一)明确目标分析课文第23段,了解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及陈涉的语言及作用。(二)整体感知让学生体会到课文第2段主要交代了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并写了决定起义后陈胜、吴广进行了哪些起义前的准备工作(造舆论:问卜、念鬼、鱼腹藏书、篝火狐鸣等),鼓动人心,树立

10、威信,使人们相信“大楚兴,陈胜王”是必然趋势,结果在士卒中很快得到了反应。陈胜的做法虽然是借助鬼神迷信来争取群众,但作为一种策略,充分显示了陈胜、吴广的斗争才智。史家之用心,由此可见。课文第3段:叙述发动起义到建立张楚政权的经过。陈胜、吴广把发动起义计划得十分周密:第一步是借吴广被笞以“怒众”,使戍卒站在自己的一边;第二步是杀尉,置戍卒于欲退不能的境地;第三步是向大家讲明两种前途,以“死即举大名”相号召,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激励众人的反抗决心。起义军建成后,进展神速,从“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守令皆不在”等语可以看它从者如云、所向披靡的情况,生动地表现了陈胜的“首事”之功。学生概

11、括文章中心:课文主叙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表现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赞颂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及历史功绩。(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第2段。1学生主动朗读课文第2段,参阅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下边加粗词的意义。为(wi)屯长:作为。度(du)已失期:猜想,估计。陈胜、吴广乃谋曰:于是就。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判断动词。上使外将兵:率领。为天下唱:向,倡导。或以为亡:有人,逃跑。吴广以为然:对的。有功:建立功业。2分组讨论下列问题。(1)陈胜、吴广是在什么情况下决定起义的?答:是在陈胜、吴广等900贫苦人被征戍边,途中遇雨,道不

12、通而无法按期到达目的地,而按秦朝法律都要被杀的情况下,不得不举行起义的。这既说明了秦徭役繁重,法律苛酷的暴政,说明了起义是被逼出来的,又表现了陈胜等人的反抗的精神。在这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在逃亡和起义同样都是死的情况下,毅然选择了举行起义的决定,充分显示了陈胜的鸿鹄之志。(2)决定起义后,陈胜、吴广做了哪些起义前的舆论准备工作?答:置书鱼腹,篝火狐鸣。(3)陈胜分析形势的句子有哪些?他们提出了怎样的口号?“天下苦秦久矣宜多应者。”口号是:“诈称公子扶苏、项燕”。(4)起义的计谋、策略反映了陈胜、吴广的什么?答:充分显示了陈胜、吴广的斗争智慧、才能。3指导学生学习第3段。(1)教师领读或由学生自

13、读课文后,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并注意下面加粗词的意思。吴广素爱人:一向,向来。广故数言欲亡:故,故意;数,多次;亡,逃跑。陈胜佐之:帮助、协助。戍死者固十六七:固,本来。十六七,十个里面有六、七个。从民欲也:服从。为坛而盟:建筑。祭以尉首:用。车六七百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骑千余:古时一人一马为一骑。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陈涉乃立之王:于是被拥立。诸郡县苦秦吏者:被压迫的。(2)这段文字记叙丁什么?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以及建立农民政权的情况。(4)组织讨沦。陈胜、吴广是通过哪些步骤发动起义的?第一步:选择了“将尉醉”的适宜时机,设下激尉笞广的圈套,使众人认为杀

14、尉有理。第二步:陈胜佐吴广,并杀两尉。表现了起义领袖的机智勇敢。第三步:杀尉后陈胜当即号召群众起义,他先晓以利害,指出如不起义,只有死路一条。再提出“壮士不死即正,死即举大名耳”,激励众人立下雄心壮志,为国干一番事业。尤其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对封建统治阶级提出了有力的挑战,道出了千百万贫苦农民的心声,显示了对起义胜利的坚定信心和要做天下主人的英雄气概。陈胜的这些话,果然得到众人的热烈拥护和响应,起义队伍很快组织起来了。起义发动后,起义队伍为什么能形成浩大的声势并建立起农民政权?起义发动后,起义军斗争矛头直指秦政权,攻城略地,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在战斗中起义队伍迅速扩大,很快建立了农民政权

15、张楚。究其原因,除起义领袖敢于反抗,胸怀大志,谋划正确,策略得当外,还有九百徒属的热烈响应,勇敢战斗。然而最根本的原因是秦的暴政逼得人民不得不反。“天下苦秦久矣,”深刻揭示了秦王朝对贫苦人民的压迫剥削程度之深,致使怨声载道,人心思变,使农民起义有着坚实的基础。三老、豪杰的话“伐无道,诛暴秦”就点明了起义的性质,也是历史的必然,所以农民起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故而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后,很快就形成了浩大的声势,不久农民政权也建立起来了。学生再次齐读课文,研讨这段文字在材料安排和记叙方法上有什么特点?材料安排上的特点是详略得当。详写起义的发动经过,并把叙事和对话结合起来,使起义领袖的机智、勇敢及强烈的反抗精神得以充分的体现。而对起义后的浩大声势及建立张楚政权的经过则略写。这样做详略得当。记叙方法上:以侧面描写表现陈胜、吴广的功绩。借三老、豪杰的嘴,赞颂农民起义的功绩,以诸郡县杀秦朝酷吏响应陈胜,表现农民起义得到全国各地的拥护。(四)总结、扩展本节课我们分析了课文内容,了解了陈涉起义的原因、过程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也让我们了解到起义领袖敢于反抗、善于斗争,要为国家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大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