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下册《棉花姑娘》第一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86872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下册《棉花姑娘》第一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下册《棉花姑娘》第一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下册《棉花姑娘》第一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下册《棉花姑娘》第一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下册《棉花姑娘》第一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下册《棉花姑娘》第一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下册《棉花姑娘》第一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下册棉花姑娘第一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说教材棉花姑娘这篇课文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 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 方害虫的科学常识。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 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同时,四幅插 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 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起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二、说学情一年级的学生爱想象,善于异想夭开。通过多次的联想,丰富文 本,发展文本,让学生的阅读真正走入了文本,走进了文本,与

2、文本 中的人物进行了无障碍的交流和沟通,使学生喜欢阅读,并感受到阅 读的乐趣。通过学文,让学生知道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 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棉、娘、治、燕、别”等13个生字,会 写“病、医” 2个字。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动物。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2、过程和方法: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主动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 灵世界。在读读议议中了解益虫等一些科学知识。在资料的收集交流 中知道更多的益虫益鸟以及一些科学知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内心喜欢阅读、朗读童话故事。对 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

3、、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 的欲望。树立保护益虫益鸟的意识。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棉、娘、治、燕、别”等13个生字,会写“病、医” 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让学生了解益虫的概念,并 树立保护益虫益鸟的意识。教学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让学生了解益虫的概念,并 树立保护益虫益鸟的意识。五、说教法学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 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 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 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 考。那么在学法上

4、,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 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 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勾画出优美词句,真 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六、说教学过程:环节一、谜语揭题,导入新课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说它是花 不是花,天冷人人需要它,白白胖胖真可爱,一堆一堆白花花。学生 猜出谜底是棉花。2、板书 棉花,以此导入新课。3、讲解棉、娘的构字特点和读音。“棉”:棉花是一种植物,所以它是木字旁的,颜色是白白的, 还能用来做毛巾,所以上面是个白,下面是个巾。板书棉花。棉花究 竟长什么样?看!你觉得这朵棉花长得怎么样

5、?多可爱呀!所以人们 亲切地称她为“棉花姑娘”。补充板书姑娘。“娘”可是这节课要认 的字。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记住它吗?利用形声字的声旁推断它的读 音,这可是识字的好办法。齐读课题,指导娘的轻声再读课题。环节二、初读课文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 助拼音多读几遍。1、检查生字,分组学习(1) 第一组:翘舌音治、然(2) 第二组:熟字换偏旁颗一棵 瓢一瓢(3) 第三组:借助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娘吐啦2、朗读词语:医生 治病,指导书写“病医”。1 )结构: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2 )笔顺:医先写横在写中间的部件,最后写竖折;病先写病字 头,在写中间的部件。3 )关键笔画:病的第

6、八笔横折钩横要写在横中线上,医中失的 第二笔要写在横中线上。瞧把握住关键笔画的位置就能把字写得更美 观。范写,学生练习写,指导坐姿、握笔,展示评价。环节三、轮读课文,指导标点符号的朗读1、“请你帮我捉害虫吧!”师:孩子你读出了感叹号的语气真了不起!2、棉花姑娘惊奇地问:“你们是谁呀?”师:孩子在读问号的时候,语气要微微上扬,再来读一遍试试? 环节四、精读课文(一)、精度第一自然段过渡:你们读的可太棒了,大家看棉花姑娘都为你们开心呢。出 示图片棉花姑娘笑脸图片。可是,现在的棉花姑娘却开心不起来了, 发生了什么?赶快读读课文,找找答案吧。1、介绍蚜虫,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课件出示:棉花姑娘生病

7、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蚜虫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蚜虫的图 片。我们一起来听听它的自我介绍吧! “我的名字叫“蚜虫”,我的 肚子圆圆的,胃口可大了,专门吸食植物的汁液,被我吃过的植物很快就会枯死呢!”听了蚜虫的自我介绍,你们觉得蚜虫怎么样?那么可恶的蚜虫 啊!棉花姑娘的叶子被它咬了一个又一个的小洞洞,它还在一口一口 的吸食着棉花姑娘的汁液,如果你是棉花姑娘,你有什么感觉?能带 着这种感觉读读这句话。这个时候她最盼望的是什么啊?有医生治病,板书。(二)、精读第2自然段孩子们,棉花姑娘都请了哪些医生来治病啊?燕子、啄木鸟、 青蛙,贴图片。棉花姑娘是怎么请燕子治病的?1、 指

8、名读第2自然段“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你读出了请求的语气,棉花姑娘多 盼望医生来给她治病啊!燕子能不能给棉花姑娘治病?为什 么?板书空中。2、分角色朗读第2自然段请你来当棉花姑娘,你来当燕子,读读她们的对话吧!(三)、精读第3、4自然段这两位同学读的多好啊!下面就请同桌从3、4自然段中选择你 喜欢的自然段像他们这样读读吧。1、指名读第3自然段,啄木鸟能不能给棉花姑娘治病?为什么? 贴板书树干。2、指名读第4自然段,青蛙能不能帮棉花姑娘治病?为什么? 贴板书田里。3、情境表扬请三位同学戴上燕子、啄木鸟、青蛙的头饰,剩下的同学来当 棉花姑娘,老师来报幕,表演课文第2-4自然段。1)第一组表演,你

9、不仅读出了请求的语气,还加上的表情和动 作,就更生动了。2)第二组表演,你们吸取了他们的长处,演的更好了。环节四、补充有益动物的资料,练习说话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燕子、啄木鸟、青蛙都是益虫和 益鸟,它们能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其实在自然界中,像它们这样 的自然卫士还有很多,比如猫头鹰捕食老鼠、蜻蜓捕食苍蝇、杜鹃捕 食毛虫、喜鹊捕食蝗虫、螳螂捕食蝉、蝇等如果棉花姑娘遇到它 们,会怎么求救呢?课件出示:来了,棉花姑娘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说:“对不起,我只会捉,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孩子们,你们刚才说得都很好,有了这些益虫和益鸟,我们的 生态环境会越来越好,我们可要好好的保护他们啊!环

10、节五、回顾、小结这么多医生都治不了棉花姑娘的病,她的病真的治不好了吗? 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七、板书设计医生棉花姑娘治病空中树干田里八、教学反思棉花姑娘是第八单元的一篇科普文章,通过棉花姑 娘分别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给自己治病的故 事,告诉学生不同的动物会捕食不同害虫的常识。我教学时,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主 动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并了解不同动物消灭不同害 虫的本领。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我将课文分成四部分进行 教学。课文里角色较多,我主要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帮 助学生理解课文,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如指名个别读,男、 女生对读、师生对读、分角色朗读等。在最后一自

11、然段的教 学中,我采用了前后对比的方法,课件展示棉花姑娘生病中 与病愈后的两幅插图,带领学生回顾棉花姑娘生病时的痛苦 感受,并在此基础上想象棉花姑娘病愈后高兴愉悦的心情, 有了这一前后对比学生的情感体验会更具体,避免了单纯想 象病愈后的心情的抽象,学生会更容易理解。除此之外,还 安排了说话环节,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我先让学生自 由的说,再在课本上填空,让学生的说话、想象能力得以拓 展。总的来说,本节课上得还是比较流畅的,我的指导老师 也说课堂总体上很顺畅,没什么大问题。但小问题还是存在 的,经过我自己的反思,和结合老师及同事们的意见,我总 结了以下几点不足:第一,课堂节奏稍显拖沓,环节推进

12、太慢。虽然整个课 堂总体上来说,是比较流畅的,但是整个课堂的节奏推进有 点慢,在一个环节停留的时间太长,导致后面的环节没有时 间充分展开,我的指导老师说这也可能跟我的性格有关,她 说我性格本就属温柔型的,这也会体现在课堂当中。第二,环节间过渡衔接不太自然。有些环节的过渡语不 明显,或者衔接不太紧密,所以会给听课的人一种不知道怎 么就忽然跳到下一个环节的错觉。这个想要做到过渡自然, 首先是要在备课环节中下功夫,设计好环节间的过渡语,当 然,前提是要对课文内容与所设计的各个环节足够熟悉,才 能恰如其分,不着痕迹地过渡。第三,板书时机不太恰当。这也是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 的一个弊端,当然更多的应该是我

13、实践经验不够丰富所导致 的,在教学过程当中,我总是捕捉不到合适的时机进行板书, 甚至有时候会只顾着讲解内容而忘记了板书这一部分的内 容,只能在过后补上,虽然这对整个课堂影响不大,到最后 板书也是完整的,但是就是不够完美,板书应该是与课堂内 容紧密结合的,给学生以整个课堂的完整思路的脉络图示, 板书与教学内容时间上脱离可能导致学生思路的中断,或者 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在今后的实践中还要好好加强这一方 面的训练。一堂课在脑海中演练千万遍,都不及实实在在地实践一 次来得实际,因为课堂是动态的,学生是不受控制的,你在 脑海中的虚拟演练根本无法预测实际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 问题,所谓实践出真知,特别是我们新教师尤其需要更多实 践的机会,也更应珍惜每一次实践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