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探究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86865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探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探究摘要:对一个现代企业而言,企业形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而企业的形象大部分还是与企业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有关。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纷纷进行了一定意义上塑造。但是依然有一些无良企业在危害社会安全。本文揭示了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以便社会责任的推广。关键字:企业 社会责任 原因一、 概念界定应该怎样理解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对于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企业社会责任”一词起源于美国。早在1924年,美国的谢尔顿就把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公司的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处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含

2、有道德因素在内。这种崭新的哲学思想主张,企业经营战略对社区提供的服务有利于增进社区利益,社区利益作为一项衡量尺度,远远高于企业的盈利。美国的一些学者通常认为:企业社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决策者采取保护与促进社会福利行动的义务;笔者认为,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CSR)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或经营过程中,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或对社会应尽的义务,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特别是在进行决策时,除了要考虑投资人的利益或企业本身的利益之外,还应适当考虑与企业行为有密切关系的其他利益群体及社会的利益,除了要考虑其行为对自身是否有利外,还应考虑对他人是否有不利的影响,如是否会造

3、成公害、环境污染、浪费资源等。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对这些问题进行考虑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避免,其行为本身就是在承担社会责任。正是由于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事实上的客观上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性,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企业所采取的一些行为兼具自身与社会双重影响属性。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就是一种企业自身对人类社会所承担的义务。企业社会责任具有社会属性,是社会对企业组织的外在要求。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组织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二、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1.法律责任的逼迫公司社会责任原则性立法的主旨虽然带有宣示性作用,但毕竟表明的是法律的态度。与时俱进地将日益明确的社会责任具体内容通过立法的方式予以颁布,强制公司执行

4、,一旦违法要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这是运用法律强制手段规管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硬约束。目前中国国内立法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法律及有关条款包括:公司法第五条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这是一条宣示性、纲领性的规定。具体到各个领域,则包括:保障消费者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确保产品安全的产品质量法,保障劳工权益的劳动法,保障竞争秩序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而在环境保护领域,则有更多的法律规范。除了综合性的环境基本法环境保护法之外,尚有规制环境污染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水法、森林法、草

5、原法、矿产资源法、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比如,就保护消费者利益而言,有效的法律措施恐怕是管制产品安全,强化产品责任的损害赔偿和强制披露产品成分和性能,而不是让消费者代表进入公司董事会;至于环境保护、强制性法律措施比公司监管和自我约束要可靠得多。我们不可否认,立法化不等于强制性,但立法化对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约束性依然强于一般的道德约束。借助于法律手段落实公司社会责任无疑是一种极为直接的约束方式。但是,公司社会责任立法化似乎也面临着一个普遍的棘手问题,就是这种责任在法律上往往难以完全细化,即法律对公司社会责任的规定多为原则性规定。因此,要有效落实公司的社会责任,必须借助于道德准则来填补法律规定

6、的空缺。受此类情况约束的公司一般为我国私营性质的中小企业,他们因为没有强大的产业资金链、强硬的政府后台、有效对称的信息渠道而使得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能力相对薄弱。在他们的人力、资金、技术、设备所能胜任的前提下,达到国家规定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最低限已经是惨淡经营之后的结果了,所以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在达到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如何使得成本下浮。稍微的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只会让这些本就战战兢兢的“小作坊”们更加的如履薄冰。如我国温州的一家著名的丝袜厂,虽然在业界他凭着勤恳的态度打出了一片天地,但是在这种利润相对薄弱的行业,即使做到了其中的翘楚,资产也还是不能和一个普通的地产老板相提并论的吧。因此他们疲于奔命于

7、法律规定的最底线,被动的接受企业社会责任中的“苛刻”条件。2.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能其实,公司追求更高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动因在于公司作为社会组织体自身。这是因为,公司首先是一种经济体,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不仅是股东的愿望,也是来自经济体自身的内在追求;但是,公司还是一种社会组织体,这种社会组织体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它生产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是也不可能是为自己需要而生产,而必须是社会需要的,符合社会公共利益要求的。如质量上乘、成本低廉、无毒无害、无任何其它负外部效应等等,而这恰恰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所要实现的理想。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司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和实现社会责任的目标是一致的。其二,随

8、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残酷和激烈,企业形象已成为企业重要的竞争手段。公众对企业的印象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基于企业的表现,企业反过来根据公众的评价调节自身的表现。据此可以说,社会公众是企业进行形象塑造的关键,他们对企业的期待、要求,就是企业形象的构成要素,实现了他们的期待,满足他们的要求,也就完成了企业形象的塑造。而当今社会中 “企业社会责任”正好反映出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期待和要求。但是,企业的终极目标在于追求自己的利益,它不可能鼓励自我牺牲的行为。所以当一个企业拥有承担社会责任带来的良好企业形象时,市场的高度占有率是社会和公众对良心企业的最好奖赏。最有力的例证要算是5-12四川汶川地震时大放异彩的王老

9、吉了吧。5月18日晚,央视举办的“爱的奉献2008抗震救灾募捐晚会”总共筹资逾15亿元。其中,中国饮料业巨子罐装王老吉以一亿元人民币的国内单笔最高捐款,诠释了这个时代最值得树立的民族企业精神。内地单笔捐款首现一亿元,如凤凰涅磐般的高尚民族情结感动着今时今日的每一个中国人。然后呢?知恩图报的中国民众喊出了“买空王老吉”的口号,自然王老吉的销量水涨船高,08年的年销量达到120亿元。他用一亿元的企业社会责任煽动了亿万民众,造就了一百二十亿的盈利,塑造了一个良心企业的伟岸形象。企业社会责任就是变相的企业形象投资,付出越是铺天盖地,回报越是排山倒海。3道德准则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理想道德准则对公司的社会责

10、任之内涵相当重要,道德标准反映了公司社会责任的价值追求。从公司社会责任兴起的思想制度背景看,公司社会责任实质上就是对公司角色的伦理反思。而这种伦理反思的最高境界便是企业作为先驱者对社会、人类、自然环境的未来状况进行的实践关注,它会推动高瞻远瞩的大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承担更多的任务。人类进入工业革命以来,企业在这个进程中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在全球范围内,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气候系统紊乱,洪水、干旱、赤潮、荒漠化等自然灾害剧增,酸雨加剧,南极出现臭氧空洞等等,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忧虑和抗议。在中国,大气污染、水污染、城市垃圾、工业废弃物排放、水土流

11、失、土地沙化和沙尘暴等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从十六大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重点就是强调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即要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是全方位的,可持续的,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发展社会事业,还要保护和改善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这个层面上说,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点就是维护利害关系人的利益,保护环境。“社会是企业的依托,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企业只有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更多地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12、关注社会整体利益,推出有利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实际举措,才能够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有了这样的思想觉悟之后,对于企业来说,经济发展会和企业社会责任同样重要。以联想为例。其实,联想的公益创投项目始于2007年。彼时,逐渐庞大的联想集团已开始效仿西方跨国公司的惯例,拿出全球利润的1%作为公司的慈善基金,并为每年的慈善支出设立专门款项。然而事实上,企业社会责任很容易被人们仅仅视作一个空泛的口号。现实问题是,作为企业,如果亲身参与到社会公益项目,必然因为专业业务的限制,造成关注范围的狭窄。比如对于IT厂商联想来说,只有集中于电脑和数字技术来回报社会才是它的长项。而为乡村捐赠电脑、普及电脑知识等等举措不过是杯

13、水车薪的一次性投入。但是在中国,没有财团和大企业支持的草根公益组织,在燃尽了创始人的一腔热情之后往往举步维艰。于是,联想想到给这些NGO组织提供一个平台,用创投的方式支持它们,不失为一个解决企业公益困境的好方式。现在的联想,几乎已经成为中国公益企业的典型了。三、企业规避社会责任的原因企业之所以回避其社会责任,有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观方面的原因是生产经营的目的是为了最大化的攫取利润这一资本的根本属性使然。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俯拾皆是,三鹿奶粉,圣元奶粉,双汇瘦肉精等等。客观方面的原因有三,一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从所周知,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压力正逐年增大,农村剩余劳动力、下岗职工、大中

14、专学校的比业生以及其它待业人员的数量正不断增加,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严重失调,就业机会稀缺形成“买方市场”,企业主的强者地位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进一步得到加强,正是如前阵子一直处在风口浪尖的富士康企业;二是监管不力。政府官员不仅是劳动行政官员,而且肩负着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推行社会责任势必提高劳工待遇,而为此增加的成本都是由当地企业承担的,这会导致当地劳动力廉价的优势丧失,并可能损害当地企业和政府的经济利益。因此,基层政府官员更多表现出对企业不遵守法律所规定的义务的行为表示理解或者行过且过;三是职工维权的机制不完善。目前企业职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唯一合法途径是“调解劳动仲裁法院诉讼”,劳动争议仲裁

15、是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定必经程序,非经仲裁不得向法院起诉。职工要在漫长的仲裁或审理过程中等待,影响进入诉讼程序的时间,使职工没有足够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与资方抗争;四是各项法律法规不健全,在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方面,界限划不清。政府没有制定相关条例将企业社会责任具体到可以实践操作并且可以确实检查的层面,所以让有心者有机可乘。四、总结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有重要意义,总的来说,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通过承担社会责任,可以赢得声誉和组织认同,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使企业得以保持生命力,保持长期可持续地发展。从社会角度来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在社会发生变革

16、时,可以应对社会变革的消极影响,降低或减少由于社会变革因素而必须付出的改革成本。加速我国有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走向成熟悉的步伐。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 世界上的主要经济大国,都曾经历过从信用缺失到逐渐健全的过程。过去和现在,即使在信用制度较为发达的国家,也不断发生违背商业道德和法律的欺诈行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广其实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话题。从我国国内发展角度来看,企业社会责任正在得到不断得强化和不断的发展。成功的企业要在利润和责任、公平与效益之间找到平衡,以促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陆源.企业的社会责任半径.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8月27日.第24版。2蔡伟.社会责任,中国企业的苦衷与出路.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6年第2期。3韦黎兵.履行社会责任政府推着企业走.载南方周末,2007年11月1日。0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