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前难点冲刺押题卷带答案267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868299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9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前难点冲刺押题卷带答案267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前难点冲刺押题卷带答案267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前难点冲刺押题卷带答案267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前难点冲刺押题卷带答案267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前难点冲刺押题卷带答案267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前难点冲刺押题卷带答案26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前难点冲刺押题卷带答案267(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前难点冲刺押题卷带答案1. 单选题 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所以他们会选择有所成就的任务,而成功概率为()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A 25%B 50%C 75%D 100% 考点 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解析 阿特金森认为,人们在追求成就时存在两种倾向: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根据这两类动机在个体的动机系统中所占的强度,可以将个体分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所以他们会选择有所成就的任务,而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2. 单选题 (2015山东)确定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不包括()。A 学习者的需要B 社会发展的需要C

2、学科的发展D 教师的教学水平答案 D解析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包括:(1)学习者的需要(对学生的研究);(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对社会的研究);(3)学科知识及其发展(对学科的研究)。3. 单选题 (2014陕西成阳)()决定了教师需要终身学习。A 教师劳动特点B 学生成长特点C 教师职业特点D 社会发展特点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4. 单选题 (2015河南郑州)孩子犯了错误,家长便限制其看动画片或不让其从事有趣的活动,属于()。A 正强化B 负强化C 惩罚D 消退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的

3、是惩罚。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性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概率的过程。不管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它们的结果都是使被强化某种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不同的是正强化是通过呈现一个愉快的刺激来使行为发生概率增加,而负强化则是通过撤销一个厌恶性刺激来使行为发生概率增加。消退是指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的现象。题干中当孩子出现错误这一反应后,家长呈现限制其看动画片或不让其从事有趣的活动这样一个厌恶性刺激,以消除或抑制孩子犯错误,属于惩罚。5. 单选题 (2015陕西西安)个体心理发展在发展进程、内容、水

4、平等方面具有千差万别的特殊性。这属于心理发展的()特点。A 连续性和阶段性B 定向性和程序性C 不平衡性D 差异性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个体心理发展规律。题干描述体现了心理发展的差异性。6. 多选题 (2015山东济南)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的是()。A 儿童从不会使用筷子到会使用筷子B 人从暗室走到阳光下,视力要过一会儿才能恢复正常C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了勾股定理D 儿童大约在一岁左右就能自己行走答案 A,C解析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B项是明适应,D项是儿童生理发展的结果。7. 判断题 (2014广东广州)独自一人不敢做的事,

5、在群体中就敢做,这不属于去个性化现象。()A 错B 对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群体心理。群体活动中的个体,因为不易识别,常感觉自己具有匿名性,违犯了群体规范,别人也不容易察觉,因而可能去干一些通常独自一人时不会去做的事。这是去个性化现象的特征之一。8. 判断题 (2014广西)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去集中化是形式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A 错B 对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思维的去集中化是指能够学会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进行一些逆向或互换的逻辑推理。它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的典型特征。9. 单选题 (2014黑龙江大庆)在知觉当前事物的时候,人们总是借助于已

6、有经验对当前知觉对象的意义作出解释,并用词把它表示出来。这是()。A 知觉的理解性B 知觉的恒常性C 知觉的选择性D 知觉的整体性答案 A解析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10. 单选题 (2013安徽池州)看见一支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A 色觉B 知觉C 感觉D 直觉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认知过程。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11. 单选题 (2014江西)社会学习理论是由()提出来的。A 巴甫洛夫B 斯金纳C 班杜拉D 布鲁纳答案 C解析 社会学

7、习理论是由班杜拉提出来的。12. 单选题 (2015福建)教师答疑时,能迅速灵活地提取头脑中的知识,以解决学生当前的问题。这体现了记忆品质的()。A 准确性B 持久性C 敏捷性D 准备性答案 D解析 记忆的准备性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它使人能及时、迅速、灵活地从记忆信息的储存库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13. 单选题 (2014山东济宁)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是()。A 勇于创新B 勇于实践C 严谨治学D 更新观念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自我完善。严谨治学是教师必备的素质,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是教师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14. 判断题 (2014湖南长沙)在教

8、学偏好上,场独立型者偏好结构严密的教学,场依存型者则偏好结构不严密的教学。()A 错B 对答案 A解析 在教学方式偏爱上,场独立型者偏好结构不严密的教学,场依存者偏好结构严密的教学。15. 填空题 (2015福建)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解析 地方16. 单选题 (2015湖北武汉)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A 广域课程B 核心课程C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D 课外活动课程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

9、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17. 判断题 (2014广东粤东西北)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内部心理矛盾向积极方向转化的过程。()A 错B 对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德育过程的规律。德育过程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思想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要实现德育过程的“两化”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思想矛盾和斗争,其关键是促进学生内部矛盾向积极方向转化。18. 单选题 神经系统分为( )。A 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B 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C 周围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D 中枢

10、神经系统和躯体神经系统考点 第二节心理的实质解析 神经系统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因此,本题选择A。19. 判断题 (2014山东青岛)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有顺序的,且具有不可逆性。()A 错B 对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可能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20. 单选题 (2015山东)“身教重于言教”突出的是()。A 陶冶教育法B 榜样示范法C 实际锻炼法D 品德评价法答案 B解析 “身教”体现了榜样的作用。21. 多选题 奥苏伯尔强调,先行组织者可以分为( )。A 陈述性

11、组织者B 程序性组织者C 策略性组织者D 比较性组织者考点 第二节学习理论解析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先行组织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组织者,其目的在于为新的知识提供最适当的类属者,它与新的知识产生一种上位关系;另一类是比较性组织者,用于比较熟悉的学习材料中,目的在于比较新材料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相类似的材料,从而增强似是而非的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22. 单选题 (2016山东)埃里克森把发展看作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标、任务和冲突,其中“获得角

12、色同一性而克服角色混乱”是()的主要任务。A 学前阶段B 小学阶段C 中学阶段D 大学阶段答案 C解析 “获得角色同一性而克服角色混乱”是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23. 填空题 (2014江苏南通)与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评价相配套的三维评价标准包括( )、( )、( )。解析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4. 多选题 下列反映出学记教育思想的是( )。A “禁于未发之谓预”B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C “君子之教,喻也”D “学思力行”考点 第二节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解析 D项“学思力行”为朱熹的教学思想。25. 单选题 小茜考完试之后,兴奋的告诉妈妈:“今天考试的内容都是我昨天重点复习过

13、的,我真幸运!”。小茜的这种归因属于( )。A 外部、不可控、稳定归因B 内部、可控、不稳定归因C 外部、不可控、不稳定归因D 内部、不可控、不稳定归因考点 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解析 运气好坏属于外部、不可控、不稳定的归因。26. 单选题 (2014黑龙江大庆)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A 核心课程B 校本课程C 学科课程D 综合课程答案 B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校本课程的内涵。27. 单选题 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是( )。A 社会惰化B 从众C 服从D 利他行为考点 第三节群体心理解析 题干是社会惰化

14、的定义。因此本题选择A。28. 判断题 (2014陕西咸阳)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组织和个人对教育的捐款,必须用于教育,不得挪用、克扣。()A 错B 对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组织和个人对教育的捐赠,必须用于教育,不得挪用、克扣。29. 单选题 (2015河北石家庄)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是()。A 洛克B 杜威C 裴斯泰洛奇D 夸美纽斯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裴斯泰洛齐是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主张教育遵循自然,使儿童自然发展,被誉为“慈爱的儿童之父”。30. 单选题 (2014辽宁)人的心理现象是由()构成。A 认知过程、情绪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B 感知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