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一章元素周期表教案(共18页)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868201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第一章元素周期表教案(共1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必修二第一章元素周期表教案(共1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必修二第一章元素周期表教案(共1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必修二第一章元素周期表教案(共18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必修二第一章元素周期表教案(共18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二第一章元素周期表教案(共1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第一章元素周期表教案(共18页)(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一课时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初步掌握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亲自实践,感受学习的乐趣,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2、通过化学史的学习,培养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科学品质。3、通过化学史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给学生一种研究化学的方法;并根据元素周期

2、表的排布规则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联系和区别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重点难点: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难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方法:开放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学用品:多媒体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门捷列夫事迹介绍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门捷列夫吗?他的伟大成就是什么?生:知道!他是俄国伟大的化学家,他的伟大成就在于绘出了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师:非常正确。至今已经发现了100多种元素,人们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其编排起来,得到了我们现在的元素周期表,而绘制出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板书一、元素周期表讲解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在发

3、现原子的组成及结构之后,人们发现,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板书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科学探究 1画出1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2认真分析、观察原子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3将上述118号元素排列成合理的元素周期表,说明你编排的理由。板书(一)、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纵行。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请大家阅读书本第5页的内容。板书(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 7 个横行, 7 个周期)短周期_( 个)第1周期(共 2

4、种元素)_长周期_( 个)第7周期,目前发现 26 种元素第2周期(共 8 种元素)第3周期(共 8 种元素)第4周期(共 18 种元素)第5周期(共 18 种元素)第6周期(共 32 种元素)不完全周期_( 个)指导阅读1、周期2族族( 18 个纵行,16个族)副族( 7个;用B,B,B,B,B,B,B表示 )第 族(1个, 3 列)_0_族( 1 个, 1 列)主族( 7 个;用A,A,A,A,A,A,A表示 ) 讲解周期表中还有些族还有一些特别的名称。例如:第IA族:碱金属元素 第VIIA族:卤族元素 0族:稀有气体元素讲述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内在联系编排而成,具体形式可多种多样,根据

5、刚才咱们讲述的元素周期表的编排依据,请同学们分组探究元素周期表的其他编排方式。探究过程教师参加,并适时点拨(长 短 螺旋)交流各小组交流投影展示几种不同形式的元素周期表作业:课下练习绘制元素周期表,并能够将任一核电荷数的元素填到相应位置。板书设计:小结略板书计划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板书(一)、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号。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七个周期(1、2、3短周期;4、5、6长周期;7不完全周期)2族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6、18个纵行(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课后反思: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二课时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掌握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和递变规律。2、掌握卤素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和递变规律。2、过程与方法:1、归纳、比较法:归纳总结碱金属元素性质。2、归纳、比较法:归纳总结卤素元素性质。3、自主探究:探究碱金属和卤素性质递变规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2、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1、碱金属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卤族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难点:碱金属、卤素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教学方

7、法:实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学用品:多媒体;试管、烧杯、胶头滴管。新制饱和氯水、NaBr溶液、KI溶液、溴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把A 称为碱金属族,我们为什么要把他们编在一个族呢?请同学们观察碱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碱金属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思考我们知道物质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碱金属原子的结构可推知其化学性质如何?是否完全相同? 学生 由于元素化学性质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一个电子,因此它们应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由此可推知它们也应该像碱金属的代表物钠一样,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的阳离子,并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元素

8、及水发生化学反应。教师实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讨同一族元素的性质。实验1将一干燥的坩埚加热,同时取一小块钾,擦干表面的煤油后,迅速的投入到热坩埚中,观察现象。同钠与氧气的反应比较。实验2在培养皿中放入一些水,然后取绿豆大的钾,吸干表面的煤油,投入到培养皿中,观察现象。同钠与水的反应进行比较 学生活动,完成表格钠钾与氧气的反应成淡黄色的固体,并发出黄色火焰比钠要剧烈与水的反应浮、溶、游、动、响浮、溶、游、动、响且反应要比钠快思考与交流根据实验讨论钠与钾的性质有什么相似性和不同。你认为元素的性质与他们的原子结构有关系吗?还原性增加学生有关系。同一主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且Li Na

9、 K Rb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比较Li Na k Rb Cs相似点颜色均为银白色(Cs略带金色)硬度柔软密度较小熔沸点较低导电导热性强递变性密度变化逐渐增大(K特殊)熔沸点变化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教师有上表可见,碱金属在物理性质上也表现出一些相似性和规律性。过渡刚才我们以典型的金属一族为例,下面我们以典型的非金属为例。看看他们的性质与原子结构间是否存在联系?教师请大家根据教材图表,总结出卤素单质在颜色、状态、密度、熔沸点、溶解性等各方面的递变规律。学生总结板书颜色:浅 深 状态:气 液 固密度:小 大熔沸点:低 高在水中的溶解性:大 小设问大家能否根据卤素原子的结构特点来解释一下卤素单质在性质上

10、的相似性与递变性呢?投影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讲解卤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决定了他们在化学性质上的相似性,原子半径的不同,又导致了它们得电子的难易程度不同,从而表现出氧化性的强弱不同,即结构决定性质。下面请同学们看表格: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从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投影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名称反应条件方程式学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F2冷暗处爆炸光H2+F2=2HFHF很稳定Cl2光照500H2+Cl2=2HClHCl稳定Br2高温H2+Br2=2HBrHBr较不稳定I2高温、持续加热H2+I2=2HIHI很不稳定讲解分析上表可知,卤素和H2的反应可用通式H2X2=2HX来表示,反应时按F2、C

11、l2、Br2、I2的顺序,反应条件越来越苛刻,反应程度依次减弱,形成的卤化氢的稳定性也依次减弱,与我们的推测相符。板书H2X2=2HX(X=F、Cl、Br、I) 教师我们可以通过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可以比较金属的强弱,通过卤素间的置换反应实验,比较非金属的氧化性的强弱。实验1将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分别注盛有NaBr溶液和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实验2将少量的溴水注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观察颜色的变化。学生讨论、分析板书Cl22NaBr=2NaClBr2 Cl22Br-=2ClBr2Cl22KI=2KClI2 Cl22I=2ClI2小结卤素单质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

12、递增,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但一般之中有特殊。由此可见同一主族元素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作业:习题 1,9 板书设计:小结略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1、碱金属元素:Li Na K Rb Cs还原性增加2、卤族元素:F2 Cl2 Br2 I2 颜色:浅 深 状态:气 液 固密度:小 大熔沸点:低 高在水中的溶解性:大 小H2X2=2HX(X=F、Cl、Br、I) Cl22NaBr=2NaClBr2 Cl22Br-=2ClBr2Cl22KI=2KClI2 Cl22I=2ClI2F2 Cl2 Br2 I2 氧化性逐渐减弱课后反思:第一

13、节 元素周期表 (第3课时)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核素、同位素的涵义,了解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在能源、农业、医疗、考古等方面的应用。 2、了解质量数和原子符号()的涵义 3、了解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过程与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实践能力和归纳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原子结构的研究,激发学生从微观角度探索自然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核素、同位素的涵义。难点:核素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探究、比较等教学方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知道了门捷列夫在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及元素周期表的编制过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那么,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是什么?门捷列夫当时怎样认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