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在全县蓖麻产业工作会议上的致辞_1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868145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在全县蓖麻产业工作会议上的致辞_1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22在全县蓖麻产业工作会议上的致辞_1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2022在全县蓖麻产业工作会议上的致辞_1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2022在全县蓖麻产业工作会议上的致辞_1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2022在全县蓖麻产业工作会议上的致辞_1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在全县蓖麻产业工作会议上的致辞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在全县蓖麻产业工作会议上的致辞_1(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全县蓖麻产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蓖麻产业的发展前景 蓖麻是一种特殊的工业油料作物,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蓖麻油具有粘度大、比重高,你温不凝固,高温不变质,不燃烧等特点,因而用途比较广泛,是润滑油、刹车油、防护油的好原料。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蓖麻油需求量的不断加大,蓖麻油价格一路攀升。中国作为蓖麻主要生产国,蓖麻种植面积虽不断增加,但仍难以满足国际国内市场需要。 东北地区土地辽阔,光热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具备发展蓖麻生产的条件。我县历史上曾有种植,多为群众自发零星种植,未形成规模。 200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农委的协调下,xx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农技部门农户的形式,从xx省xx市农

2、科院引进蓖麻,种植面积3000亩,分布在全县等种植示范园区40多处,其中xx村示范园1000亩,养殖蓖麻蚕300把。并且成立蓖麻产业办公室,组织农户建立蓖麻种植基地,将公司和农户牵在一起,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包销产品,解决了卖难买难问题,2007年在春季低温多雨,夏季干旱的不利气象条件下,蓖麻平均公顷产量仍达到2500公斤,公顷产值达到1.05万元,公顷效益达到6000多元,明显好于玉米、大豆效益,其中xx镇xx村农民xx种植蓖麻4.5亩,亩产190公斤,亩产值798元,效益600多元,因此,发展蓖麻产业,是调整我县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又一新的产业,同时,xx有限公司今年准备新上设备进

3、行精深加工,其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将成为壮大县域经济、富民强民的新兴产业。 二、抢前抓早,努力把蓖麻产业做大做强 一是加强领导,形成共识。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发展蓖麻产业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要按照xx县蓖麻生产规划经营管理实施方案,通过对比算帐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发民蓖麻生产,在此基础上落实种植面积。 二是强化措施,为农民的产前、产中、产后做好服务。县蓖麻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是负责全县蓖麻生产的组织机构,要利用科普之冬活动,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做好技术培训,要按照xx县蓖麻栽培技术作业规程,因地制宜做好种子处理、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采收、脱粒等系列各管技术和

4、措施,确保蓖麻生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 三是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做大做强蓖麻产业。蓖麻生产销售要实行合同管理,由鸡西福顺祥有限责任公司、xx县蓖麻产业办公室统一供种、供药、供肥(低于市场价位),签订购销合同。实行市场化动作,科学化、标准化、规范管理,确保蓖麻基地农户与公司利益共享。县政府决定,对列入200公顷示范园区的示范户种植面积第达到1公顷以上的农户由公司XX县区政府给予200元扶持资金(春种苗期核实面积后由公司给予100元,秋收交售蓖麻籽后由县政府给予100元)。同时要通过农户以土地、劳务、机械等形式入股,组建蓖麻专业合作社,确保我县蓖麻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同志们,发展蓖麻生产是加

5、快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希望各乡(镇)及有关部门立即行动起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精神状态,行动起来,抓好落实,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我县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在全旗发展生猪产业工作现场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旗发展生猪产业工作现场会议,是旗委、政府关于生猪产业化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既是发展生猪产业工作的形势分析会,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旗生猪产业发展的一次动员会议,在全旗发展生猪产业工作现场会议上的讲话。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和总结今年全旗生猪产业发展情况,安排部署下步生猪产业发展的工作任务。刚才,我们参观学习了好力保

6、乡生猪养殖小区,并听取了典型经验介绍,好力保乡养猪小区建设谋划早、行动快、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值得各地认真学习和借鉴。我们要通过参观学习,总结推广先进地区好的经验和做法,探索推进生猪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全力推进我旗生猪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下面,我代表旗委、政府讲四点意见。 一、对全旗生猪产业发展情况的总体评价 近几年来,全旗生猪产业化工作得到了自治区及盟委、行署的高度重视,得到了盟直各相关部门、各金融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通过全旗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旗生猪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自治区及盟委、行署领导多次到我旗调研生猪产业发展情况,及时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结合

7、自治区厅局定点帮扶工作,积极协调区盟两级金融部门和发改委、金融办、产业化办公室,为我旗发展生猪产业争取扶持项目和资金,进一步推动了全旗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组织领导得到进一步加强,保证了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自治区及盟委、行署高度重视的基础上,旗委、政府立足我旗生产条件和资源优势,通过多方调研和专家论证,把发展生猪产业作为“十一五”期间我旗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来抓,年初旗委、政府制定下发了XX县区关于大力发展生猪产业的决定和XX县区关于发展生猪产业优惠政策及奖励办法,成立了全旗生猪产业化基地建设专项推进领导小组,把发展生猪产业列入全旗67项重点工作,实行专项推进。各乡镇苏木场、工作部也成

8、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为本地发展生猪产业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旗农牧业产业办、生猪办、畜牧业局等部门进一步完善工作职能,全力做好综合协调、规划指导等服务工作,切实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局面,为我旗生猪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和组织保障。 (二)生猪养殖规模逐渐扩大,示范基地建设带动了全旗养猪业的发展。年初以来,各地根据我旗生猪产业发展要求,因地制宜制定生猪产业发展计划,按照“小规模、大群体”的原则,实行规模小区养殖与千家万户普养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了一批养猪小区和养猪专业村、专业户。积极引导和帮助农民新建、改建和扩建猪舍,组织农民在房前屋后以及自家耕地内建设简易猪舍。极大地促进了生猪

9、养殖规模的发展壮大。截止目前,全旗生猪饲养量达到70万口,其中出栏40万口,存栏30万口。可繁母猪达到34380口,种公猪3016口。全旗生猪养殖户达到51264户,其中饲养100200口的养殖户376户,200400口的养殖户150户,400口以上的养殖户50户。同时,统一标准建设了自繁自育养殖小区19个,累计完成投资2000万元,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截止目前,全旗已建成规范化养猪小区27处,总面积为6.1万平方米,提升了全旗生猪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档次。 (三)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加快了产业化经营的推进速度。坚持基地与龙头企业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的原则,一方面在财税、金融等方面的

10、政策上予以大力倾斜扶持,另一方面,集中力量培育和扶持现有生猪加工企业发展。目前,旗内广益畜禽定点屠宰厂、乌塔其永胜屠宰厂两家加工企业通过政府扶持扩大了生产规模,年屠宰生猪能力达到近40万口,源龙源60万口生猪屠宰加工厂和15万吨饲料厂正在建设中,2007年全旗生猪年屠宰能力可达到100万口。 (四)生产运行机制不断创新,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今年,盟委、行署、旗委、政府积极协调自治区金融办、产业化办、财政厅、发改委和各金融等部门,为我旗争取发展生猪产业专项资金6000万元。目前,人民银行通过信用联社共投放小额养猪贷款1380万元;自治区开行项目扶持贷款1000万元,已办完相关评审手续,资金即将到

11、位;自治区农发行362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也将相继按配套流动资金到位。旗政府和区盟有关部门为今年新建的养猪小区和千家万户养殖户投入800万元配套资金,用于生猪养殖基础设施建设和引种补贴,各小区业主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000万元,有效促进了全旗生猪产业的发展。 (五)市场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努力打造服务型和诚信政府,将旗乡村三级联动服务网络纳入生猪产业化链条当中,通过契约的形式与龙头企业、基地和养殖户结成共同体,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的方式,协调企业和基地养猪户发展订单生猪产业,有效地促进了生猪产业的发展壮大,演讲稿在全旗发展生猪产业工作

12、现场会议上的讲话。 (六)科学养殖技术得到推广,生猪饲养的质量效益同步提高。通过健全基层畜牧综合服务站的技术服务和推广体系,加强了兽医队伍的建设,每个村都至少配备了1名兽医防疫员,负责疫病监测和生猪改良工作,对本地区动物常见病、多发病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防疫密度达到100%,死亡率控制在5%以内,提高了全旗生猪出栏率和良种率,增加了广大养猪户的经济效益。 一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与支持下,全旗生猪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旗生猪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生猪总量尚小,不能满足金锣、双汇等大型龙头企业投资建厂的需要,

13、优良种猪和瘦肉型商品猪所占比重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二是建设资金不足,一些养殖小区由于扶持资金没有及时到位,加之小区建设业主自筹资金能力有限,导致工期延误,还有一些小区不能及时引进种猪和投放仔猪,当年不能产生效益。千家万户的小群体养猪户由于缺少启动资金,猪舍建设简陋,饲料供应不足,饲养规模不大,商品猪出栏率低,经济效益不高;三是生猪屠宰加工企业由于收购资金不足,没有形成真正的收购定单合同,另外,现有生猪屠宰企业还没有深加工产品,还只停留在屠宰和分割的层面上,产品档次不高,不能更好地为基地开拓销售市场;四是生猪流通体系尚不健全,缺少大型龙头企业的拉动效应,生猪产业链缺乏利益联结机制,生猪产业化工

14、作推进不平衡;五是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不健全,缺少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生猪饲养和改良繁育技术、管理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上述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全旗生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发展生猪产业的效益分析 发展生猪产业是推进全旗农牧业产业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旗推进“三化一扶”工作的重要内容,生猪产业化与工业化联系非常紧密,是实现工业化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可以实现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一)经济效益明显。发展生猪产业可以实现玉米等低价格的农作物过腹转化增值,增加农牧民收入。据测算,种植1亩玉米可,按全旗平均亩产400公斤计算(扣

15、除种子、化肥、柴油、农药、人工等成本),纯收入不足100元;在配方饲料养殖的情况下,饲养1口100公斤的生猪,按市场最低平均价格6元/公斤计算,可获得毛收入600元(扣除仔猪75元,饲料380元,防疫费10元,水电等杂费15元),合计成本480元,可获得纯收入120元,养1口猪要比种1亩地玉米收入多收20元。按目前市场价格8元/公斤计算,养1口育肥猪要比种1亩玉米增加纯收入220元,如果一户农户饲养100口生猪,可获得纯收入32000元,效益十分明显。 (二)生态效益潜力很大。根据黑龙江、山东等地经验,发展生猪产业可以同步实施农村沼气工程,沼气是一种清洁环保能源,可以通过改厕、改圈,实现沼气、

16、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燃烧、供暖齐用,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生态家园、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社会效益较好。加强生猪养殖基地建设,扩大生猪养殖规模,能够发挥出规模带动效应,调动广大农户发展生猪养殖的积极性,逐步实现规模化经营。每个自繁自育年出栏2000口育肥猪规模的养猪小区能够安置1013个劳动力就业,可以解决一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生猪产业化工作的主要任务 目前从全旗生猪产业发展的总体上看,已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因此我们要正确分析形势,抓住机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认真开展小区验收工作,严格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