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地理课标版二轮复习:仿真模拟练1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867754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考地理课标版二轮复习:仿真模拟练1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品】高考地理课标版二轮复习:仿真模拟练1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品】高考地理课标版二轮复习:仿真模拟练1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品】高考地理课标版二轮复习:仿真模拟练1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品】高考地理课标版二轮复习:仿真模拟练1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高考地理课标版二轮复习:仿真模拟练1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考地理课标版二轮复习:仿真模拟练1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辅导资料仿真模拟练(一)综合升级练第11页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7宁夏银川三模)城市功能用地的演替表现为用地的扩展,又表现为功能用地的相互转换,是城市功能集聚与扩展的空间反映。我国北方某综合性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建成区面积从2003年的237平方千米增加至330平方千米。下图为20032012年该城市某主要功能用地的外部扩展与内部更替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1.图中所示的城市功能用地最可能是()A.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B.居住用地C.商业服务设施用地D.工业用地2.20032012年,该城市功能用地

2、变化表明,该城市()A.发展仍在向城市中心集聚B.城市空间形态变化不大C.功能用地以均衡发展为主D.发展以向外扩展为主答案:1.D2.D解析:第1题,图示信息显示,该功能区内部更替面积始终为负值或0,而外部扩展为正值,说明该功能用地的土地由其他功能替代,导致该功能用地逐渐向城市外缘扩散,应为工业用地,故选D项。第2题,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城市的工业区不断向外扩展,城市规模扩大,逐步向外发展,城市原工业用地被住宅区等功能所占据,故选D项。(2017湖北黄冈三模)中国纺织业集聚于东部沿海,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就开始推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但表现出了很强的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特征。产业区际转移粘

3、性是指由于诸多因素的约束,导致某产业强烈依附于原产业所在地的倾向,使得产业梯度转移难以循序进行的情形。据此完成第34题。3.造成我国纺织业区际转移粘性的原因是()A.东部地区劳动力价格较低B.东部地区市场广阔C.中西部地区原料不足D.中西部地区能源短缺4.下列措施有利于减轻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的是()给予一定力度的政策支持扩大东部地区生产规模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东、中、西地区间贸易自由度A.B.C.D.答案:3.B4.C解析:第3题,东部地区是我国纺织业的主要消费市场,受其影响纺织业难以向原料更充足的中西部地区转移。故选B项。第4题,给予政策支持、完善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提高地区间的贸易

4、自由度,可降低产业转移和运营成本,推进产业有序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故选C项。(2017河北石家庄质检)2016年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工程师利用挡潮闸将海水引入内陆,帮助科威特在沙漠的盐沼上建造一座新的城市海城,同时专家还培育了适宜在该地沿岸地区种植的红树种子。下图示意海城位置和遥感影像。据此完成第 56题。5.海城将海水引入内陆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地下水位,避免地面沉降B.完善海运条件,营造避风港口C.利于海水淡化,增加城市供水D.塑造滨海景观,调节城市气候6.适宜在该地种植的红树种子具有的显著特性是()A.喜光热耐干旱B.根系发达,抗风性强C.耐盐碱性更强D.耐贫瘠土壤,生长快导学号30

5、374070答案:5.D6.C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科威特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判断出该地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将海水引入内陆可塑造滨海景观,调节城市气候,D项正确。第6题,该地是热带沙漠气候,海水蒸发量大,盐度高,沿海地区的红树显著特性是耐盐碱性强,C项正确。(2017福建三明质检)下图示意某国位置及城市分布,该国铜矿、铀矿等资源丰富且品位高、埋藏浅,但常规能源不足,需大量进口。甲港是该国重要的港口,近年来该国计划将炼铜基地从乙地迁往甲港。据此完成第78题。7.甲港的气温特征及其成因是()A.夏凉冬暖临海并受暖流影响B.年较差小终年受高气压控制C.终年温凉纬度低且寒流经过D.日较差大纬

6、度低且邻近沙漠8.该国炼铜工业从乙地迁出,最可能是因为乙地()A.工业用水矛盾突出B.能源输入成本偏高C.炼铜原料趋于枯竭D.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答案:7.D8.B解析:第7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当地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临海并受寒流影响,A、C两项错;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B项错;沙漠地区气温日较差大,该地纬度低且邻近沙漠,D项正确。第8题,从题目的材料可以看出,常规能源不足需要大量进口,甲为海港便于进口能源,减少能源输入成本,所以,该国炼铜工业从乙地迁出,最可能是因为乙地能源输入成本偏高。(2017安徽合肥三模)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

7、地区出现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2000年以后,浑善达克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第911题。9.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A.偏东风B.偏南风C.偏西风D.偏北风10.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A.风速快B.植被多C.坡度缓D.降水多11.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营造常绿阔叶林风蚀坑内设置沙障控制越野自驾游种植耐旱农作物A.B.C.D.答案:9.C10.B11.C解析:第9题,根据风蚀坑的形态,风蚀坑分布在沙丘西侧,迎风坡一侧风力侵蚀能力强,

8、推测该地盛行偏西风,C项正确。背风坡一侧侵蚀弱,应是沉积为主,不会形成风蚀坑,A、B、D三项错。第10题,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植被多,减弱风速,利于沙尘沉积,B项正确。第11题,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风蚀坑内设置沙障,减弱风力侵蚀,正确。区域降水少,森林耗水量大,不适宜造林,且该地位于温带,不能生长常绿阔叶林,错。控制越野自驾游,有利于保护植被,正确。沙漠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错。二、非选择题:共56分,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6分。12.(2017山东齐鲁名校联考)(24分)阅读图文材料

9、,完成下列各题。长白山地区是我国少有的天然矿泉水集中分布区。火山活动形成的玄武岩层、火山碎屑岩层及断裂构造带为矿泉水的形成提供良好的贮存空间、出露通道。丰沛的雨水和完整的森林环境使地表水不断下渗,在长期深层循环中溶解了围岩中的有益矿物成分和微量元素,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长白山天然矿泉水资源。稀有的高品位矿泉水资源吸引了国内外资本竞相角逐,长白山地区天然矿泉水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15年,长白山地区已建、在建和明确投资意向的矿泉水项目的总产能已累计超过1亿吨,约是2014年全国瓶装水总产量的1.28倍。总部位于广州的恒大冰泉集团,引进德国生产技术,在长白山区原始森林中建立矿泉水加工厂,目前其瓶装

10、矿泉水已出口到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地区的28个国家,形成“一处水源供全球”的产销格局。下图示意长白山地区的地形。(1)说明长白山地区天然矿泉水的形成过程。(6分)(2)分析长白山地区矿泉水水质优良的原因。(4分)(3)试对恒大冰泉集团“一处水源供全球”的产销格局做出合理解释。(6分)(4)你是否赞同在长白山地区进行矿泉水的工业化生产?请表明态度并简述理由。(8分)导学号30374071答案:(1)大气降水经森林涵养渗入地下,(2分)经玄武岩层、火山碎屑岩的长期融滤、矿化,源源不断地生成矿泉水,(2分)沿断裂带上涌出露地表。(2分)(2)地下水在长期深层循环中溶解了围岩中的有益矿

11、物成分和微量元素;(2分)植被茂密、人烟稀少,生态环境良好,人类活动强度小。(2分)(3)长白山地区天然矿泉水储量大、水质优,分布集中;(2分)企业总部位于东南沿海,信息通达、交通便利,便于拓展国际市场;(2分)引进德国技术,生产工艺先进;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高端饮用水的市场需求量大。(2分)(4)赞同。长白山地区天然矿泉水储量大、水质优,品牌知名度高,市场潜力巨大;(2分)发展矿泉水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增加收入;(2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2分)提升产地知名度。(2分)不赞同。当地矿泉水消费市场有限;水源地远离消费市场,长距离运输物流成本高;(2分)大规模开发利用造成矿

12、泉水水量衰减,部分涌泉枯竭;(2分)过度开发破坏植被、河流流量减少,生态环境退化;(2分)生产过程易产生水污染。(2分)解析:第(1)题,根据水循环和地质作用的原理,结合材料说明长白山地区天然矿泉水的形成过程。第(2)题,从微量元素和生态环境两方面分析长白山地区矿泉水水质优良的原因。第(3)题,对恒大冰泉集团“一处水源供全球”的产销格局,要从生产、优势、技术、市场等角度分析说明。第(4)题,赞同要从条件适宜和社会经济效益来分析,不赞同主要从不利条件和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来阐释。13.(2017山东临沂测试)(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也门是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种植咖啡的国家。历史上,也

13、门生产的咖啡大多是经由摩卡港出口到世界各国,所以也门咖啡以摩卡得名。摩卡曾是全球最大的咖啡贸易中心。后来新的咖啡种植地区被开发,荷台达等港口代替了摩卡的地位。如今,摩卡港已废弃。咖啡树生长需要静风、温凉、湿润(年降水量1 0001 800毫米较适宜)的环境条件。在全光照下,咖啡的生长受到抑制,在土壤瘦瘠、高温干旱的地区栽种咖啡,应适当增加荫蔽。在也门,咖啡的产地主要集中在西部山区。当地农民多选择自西向东倾斜的山坡开辟梯田种植咖啡,由此成功培育出风味狂野浓郁的绝世咖啡。下图为也门地形和降水分布图。(1)说明也门西部山区适合咖啡生长的气候条件。(7分)(2)分析也门西部山区多选择自西向东倾斜的山坡

14、开辟梯田种植咖啡的原因。(10分)(3)推断摩卡港废弃的主要原因。(5分)答案:(1)西部山区纬度低、海拔高,气候温凉;(2分)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或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风力小,静风天气多;(3分)距海近,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气候相对湿润。(2分)(2)西部山区气温高,空气干燥,(2分)开辟梯田有利于截留、保存雨水,(2分)可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2分)也门西部山区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2分)选择自西向东倾斜的山坡种植咖啡,可减少午后直接日照时间(或“有利于遮阴”)。(2分)(3)摩卡附近地形坡度大,河流流速快(流水侵蚀强烈),泥沙淤积致使港口淤塞;(3分)新开发的咖啡种植

15、区,就近通过荷台达港出口,摩卡港的咖啡贸易逐渐衰落。(2分)解析:第(1)题,结合文字材料和图示信息,从“静风、温凉、湿润”三方面说明也门西部山区适合咖啡生长的气候条件。第(2)题,也门西部山区多选择自西向东倾斜的山坡开辟梯田种植咖啡的原因,应结合材料从截留雨水、遮阴两方面分析。第(3)题,从淤积和咖啡种植区变化两个角度推断摩卡港废弃的主要原因。(二)选考题:共10分,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4.(2017湖北武汉模拟)(10分)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亚布力地处“中国冰城”哈尔滨东南193千米处(如下图),当地山高林密,海拔137.4米,冬季山上积雪厚达1米左右,雪质优良,硬度适中。年积雪期170天,滑雪期120天。每年的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下旬是这里的最佳滑雪期。亚布力滑雪场雪道数量、长度、落差等条件在国内均处于领先水平,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滑雪场之一,曾承办过许多世界A级赛事,对外运营已超过20年。有人认为亚布力雪场正由黑龙江人的雪场变成全中国人的雪场。分析亚布力雪场由黑龙江人的雪场变成全中国人的雪场的地理条件。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