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17-《古诗五首》资料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867083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17-《古诗五首》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17-《古诗五首》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17-《古诗五首》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17-《古诗五首》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17-《古诗五首》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17-《古诗五首》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17-《古诗五首》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17 古诗五首1 积累运用1字词积累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绮窗 ()城阙 ()潇湘 ()宦游人 ()歧路 ()侧畔 ()烂柯人()2词语积累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何当 共剪西窗烛_(2)杨花 愁杀渡江人_(3)城阙辅 三秦 _(4)风烟望五津 _(5)到乡翻似 烂柯人_(6)暂凭杯酒长精神_3词语积累 请你说出下列题目中加点词的意思。(1)夜雨寄北 _(2)淮上与友人别 _(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_(4)酬 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4句子积累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诗句。(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5句子积累 根据

2、情景,选择合适的诗句填空。思乡寄友是古诗词一个重大的主题。(1) 表达思乡之情,有时候可以借问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来含蓄地表达,如王维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的杂诗: “_, _ ? ”(2) 有时候,诗人也调动联想和想象,想象亲友团聚后的情形来寄托思乡之情,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 “_,_ ? ”(3) 有时候,诗人则借眼前的景致,特别是那些象征离愁的景物来渲染离愁别绪,如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 : “_, _ 。 ”(4) 有时候,诗人则劝慰友人不必悲伤,应当心胸开阔,坦然面对,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_, _ 。 ”(5)有时候,诗人触景生情,借离别(或相逢 )表达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必然性

3、,借此以宽慰朋友,如刘禹锡的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_ 。”6如果在右边这幅画上题写适合画面内容的诗,恰当的两句诗是:_7综合性学习 请参加 “一字师 ”综合性学习活动。材料一: 五代诗人郑谷为诗僧齐己改早梅 诗,将 “前村深雪里, 昨夜数枝开 ”改为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把 “数”字改成 “一”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早梅 ”的特点 “一枝”抢先,可见其早。材料二: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浙江桐庐做太守时,写了一道赞颂严子陵的诗:“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德, 山高水长。 ”写好后, 给友人李泰伯看, 李泰伯读后说: “云山 江水等词,从内容上说, 很宏伟, 从用语上说, 极有

4、气派, 但下面一个 德 字接它, 似乎局促,换个 风 字怎么样? ”这样一换,诗味果然不同。范仲淹极其佩服,尊李泰伯为“一字师 ”。材料三:晚清封疆大吏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外甥和女婿,年轻时,即长于书法, 善于吟咏。有一次,他作咏月诗,得妙句 “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颇为自得。林则徐看后,也觉得不错,但品味再三,又觉得美中不足,于是提笔把 “何必清辉满十分 ”一句中的“必”改为 “况 ”,诗境顿显开阔。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材料四: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屈原在重庆首次公演时,他在台下观看。婵娟痛斥宋玉: “宋玉,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诲,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老听后,感到骂得不够分量,就到后台与扮演

5、婵娟的张瑞芳商量。这时身旁的一个演员说:“不如改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 ”郭老高兴地接受了这个演员的意见,并称他为“一字师 ”。(1)请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什么是“一字师 ”。(2)这些名人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字师 ”,这表明了什么?(3)你从上述材料中获得了什么启示?2 课内精读(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9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描绘的环境有什么作用?1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千古传诵,请任选角度加以赏析。(二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

6、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是由当前_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 _的憧憬。12简析诗中 “涨 ”字的妙处。13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诗人“今夜 ”的心境。14这首诗借 “巴山夜雨 ”之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5诗中引用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个典故,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6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人们的赞赏,你怎样

7、理解这两句诗?3 拓展阅读(一 )偶题朱熹青山门外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注释】 幅巾:古代文人用一块帛巾束发,称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崔嵬 (wi) :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底处:何处。17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首句“堆”字用得精妙。请说说“堆 ”字为何用得精妙。18下列对诗歌分析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 “”。(1) “巾幅 ”是古代文人一种儒雅的装束,诗中借此交代诗人的身份与闲适、高雅的生活情趣。()(2) 终“日 ”一词,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厌倦读书生活,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急迫心理。()(3) 第三、四句诗是说常人只见到云腾致

8、雨的现象,却不知云从何处来,因而悟出凡事都要追根溯源的道理。 ()(4) 这首诗抒写诗人生活中的偶然所见,虽然着笔不多,却耐人寻味,能够引导人们积极思考。 ()(二 )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19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20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哪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三 )城东早春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21赏析诗中 “清 ”字的妙用。22这首诗表达的感情是什么?17古诗五首1qquxi ohunqpnk2.(1) 何时,什

9、么时候(2)指柳絮(3)护卫(4)渡口(5)倒好像(6) 振作3.(1) 寄给北方的友人(2)告别(3)往,到(4) 酬答4.(1)什么时候才能在西窗之下同你一道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2)四海之内都有知心朋友,远在天边就好像近在咫尺。(3)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枯树的前边万木逢春。5.(1)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2)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3)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5)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6.示例一: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示例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示例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现送别情形的课内外诗句均可)7.(1) 帮助别人修改一个字,使诗文更准确、更有表现力的人。(2) 一方面表明了他们的诗文都有需要修改提高的地方,另一方面也表明他们很谦虚好学,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3)示例:要善于向别人学习,在别人的指导下可以进步更快。8.描写了诗人送友离别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9.渲染了离别伤感的氛围,表达了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