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867037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下面是我为大家准备了提供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教案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生活的变化精选教案一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进步,感受到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生发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之情。认识到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掌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业制度发生的变化及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的情况;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运用历史唯物

2、主义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运用漫画、地图、实物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分组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加强学生间的团结协作;设计课后延伸内容,让学生拓展知识,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合理方案。 教学重难点 .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巨大变化。组织学生分四个小组学习,合作探究,在交流中感受变化。 2.难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业制度的变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通过学生的社会调查和教师的适时引导突破难点。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讲授: 过去男女谈婚论嫁,常以“四大件”作为物质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旧四大件”早就被“新四大件”所取代

3、,(课件展示新旧“四大件”图片)。“四大件”的演变,足以说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衣食住行的变迁 (一)服饰看变迁 1.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 .六、七十年代人们的服饰被称为“蓝(灰)色的海洋” 这一时期人们的衣着不仅色彩和样式单调,而且数量有限,需要凭布票来购买。 3.“_”时,青少年喜欢穿绿色的军装。 4.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4、(二)日益丰富的饮食 “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吃”的方面有何变化呢 1改革开放前,“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后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人们 “吃”的水平也很低,营养严重不足。有些地方有些年份甚至难以果腹,只好以野菜、粗粮充饥。城镇居民吃粮油要凭票供应,居民每天只能凭粮票、肉票、菜票 等获取有限的食物。 2改革开放后,大米等精细口粮成为人们的主食,蔬菜种类日渐丰富,年代营养搭配、绿色食品、膳食平衡成为百姓饮食“主旋律”。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吃出营养、吃出文化、吃出健康。 教师过渡:人们常说,我们现在吃得好了,穿得好了,住得也好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怎样的改善呢 (三)面

5、貌一新的居民住宅 1 人均居住面积: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差,978年人均居住面积,城镇只有3.6平方米,农村是.平方米。改革开放后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十几年里,中国的城市面貌和百姓住房条件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到0_(请自填)年,人均居住面积,城镇超过了10平方米,农村超过24平方米。 提问:你在家里有独立的房间吗请说说你家现在的居住条件怎样 2.配套设施、房屋装修: 改革开放前随处可见破旧木板房,改革开放后逐步被外表装饰漂亮的楼房所取代。城镇居民住上了高楼大厦,而且装饰讲究,宽敞明亮,中国农村的住房变化同样令人吃惊。 (四)四通八达的交通 改革开放前,农村靠畜力和步行,城市靠公共汽车

6、和自行车,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年代以后,乘出租汽车和开私家车的人多了起来,除此之外,我国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都很快,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坐飞机不再是件稀罕事,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也占了一定的比重,说明我国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和改革前交通工具紧张,道路拥挤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提问: 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汽车的发展,随之带来了什么严重的问题 2、如何缓解城市中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问题 教师过渡:了解完了衣食住行状况,我们再来看一下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两个内容: 就业和社会保障 提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提问2:铁饭碗要不要打破 为

7、什么 提问3:对于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弱势群体”应该怎么帮助 课后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正是由于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人民的生活水平才有了大幅度提高。 课后习题 1、改革开放前,人们买粮食要凭粮票,主要是因为当时( ) A人口多,耕地少 B政府控制城镇人口规模 C 政府提倡节约粮食 D 经济发展水平低 2、下列符合_时期人们服饰特点的是() A 名牌服装争奇斗艳 时装表演成为风景线 C 穿解放装,千篇一律 D 西服革履,风度翩翩 3、下列各项就业办法中属于 “铁饭碗”的是( ) A 持证上岗

8、B 毕业分配 就业培训 D 公开招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生活的变化精选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中国古代和近代社会生活的比较使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对历史进行纵向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正确的历史发展观、进步观。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工业文明的传入,它在改造着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深刻的变化也是以我们中华民族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的。但是,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客观上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二、

9、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表现的几个方面。 难点: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给人们社会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自主式教学法,讲述法、讲解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幻灯片图,提问方式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主学习: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1)物质生活的变化:表现在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变化。 ()文化生活的变化:表现在娱乐方式和大众媒体的出现。 (3)社会习俗的变化:表现在装束变化、礼节变化和称谓变化。 2、分小组交流:小组分成4组,合作讨论,多媒体

10、显示的问题。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着眼于三个方面给于指导: (1)调动成员间的交流、合作。 ()指导学生整合信息,从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中得出结论。 (3)指导学生如何采取新颖、生动、有效的方式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生活的变化精选教案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火车、轮船、有线电报、电话以及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新闻报纸、出版事业在中国的出现。掌握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通过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前后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归纳、概括能力;通过分组活动、编演情景剧,培养学生团体协作、创作表演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利

11、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近代科技成果,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师生互动方式,通过提问、表演、撰写论文、讨论完成有关知识的处理、问题的生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动手、动脑、动口的习惯。 (3)学生编演情景剧: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体现新式交通通讯工具传入带来的变化以及辛亥革命前后的服饰、礼节和称谓等习俗变化,从中体验变化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西方科技的传入,改造了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发展,并与辛亥革命一同影响着社会习俗的变化。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

12、、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民国以来剪辫易服、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难点 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近代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进程感,形成文明史观和进步史观。 教学过程 一、利用谈话导入 师生交流:假期到过哪些地方去旅行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假期一般有哪些娱乐活动和同学、朋友怎样联系(得出:交通、娱乐、通讯方式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再以一则“旧闻播报”“淞沪铁路通车”导入新课: 十九世纪后半期,许多科技发明纷纷由西方传入中国,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投影课题) 二、初学课文,整体感知(快速浏览全文)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的 生答:、近代交通通讯的出现 、近代文化生活的变迁 、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三、依据子课题,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1组:精读第一子目,出示情景剧穿越时空的旅行,学生演练,并针对近代交通通讯的出现,提出自己还想弄清楚的问题。 组:下发助学资料(附后),结合课文内容,研究近代文化生活的变迁,分别撰写百字小论文。 3组:研究近代社会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