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散剂、颗粒剂习题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865615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散剂、颗粒剂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五章散剂、颗粒剂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五章散剂、颗粒剂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五章散剂、颗粒剂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五章散剂、颗粒剂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散剂、颗粒剂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散剂、颗粒剂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散剂、颗粒剂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1、 根据Stocks方程计算所得的直径A、定方向径 B、等价径 C、体积等价径 D、有效径 E、筛分径2、 表示各个粒径相对应的粒子占全粒子群中的含量百分量的粒度分布是A、频率分布 B、累积分布 C、对应分布 D、数率分布 E、积分分布3、 采用气体吸附法可测定A、粉体松密度 B、粉体孔隙率 C、粉体比表面积 D、粉体休止角 E、粉体粒径4、 采用哪种方法可测定粉体比表面积A、沉降法 B、筛分法 C、显微镜法 D、库尔特记数法 E、气体吸附法5、 我国药典标准筛下列哪种筛号的孔径最大A、一号筛 B、二号筛 C、三号筛 D、四号筛 E、五号筛6、 药

2、典一号筛的孔径相当于工业筛的目数A、200目 B、80目 C、50目 D、30目 E、10目7、 我国工业用标准筛号常用“目”表示,“目”系指A、以每1英寸长度上的筛孔数目表示 B、以每1平方英寸面积上的筛孔数目表示C、以每1市寸长度上的筛孔数目表示 D、以每1平方寸面积上的筛孔数目表示E、以每30cm长度上的筛孔数目表示8、 粉体学中,用包括粉粒自身孔隙和粒子间孔隙在内的体积计算的密度称为A、堆密度 B、粒密度 C、真密度 D、高压密度 E、空密度9、 粉体的流动性可用下列哪项评价A、接触角 B、休止角 C、吸湿性 D、释放速度 E、比表面积10、固体的润湿性由什么表示A、休止角 B、吸湿性

3、 C、CRH D、接触角 E、表面张力11、有关散剂的概念正确叙述是A、 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B、 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C、 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只能外用D、 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只能内服E、 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12、散剂按组成药味多少来分类可分为A、分剂量散与不分剂量散 B、单散剂与复散剂 C、溶液散与煮散D、吹散与内服散 E、内服散和外用散13、有关散剂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 粉碎程度大,比表面积大、

4、易于分散、起效快B、 外用覆盖面积大,可以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等作用C、 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D、 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E、 粉碎程度大,比表面积大,较其他固体制剂更稳定14、散剂制备的一般工艺流程是A、 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贮存B、 物料前处理过筛粉碎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贮存C、 物料前处理混合过筛粉碎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贮存D、 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分剂量混合质量检查包装贮存E、 物料前处理粉碎分剂量过筛混合质量检查包装贮存15、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散剂混合质量的因素A、组分的比例 B、组分的堆密度 C、组分的色泽D、含液体或易吸湿性组分 E、组分的吸

5、附性与带电性16、散剂制备中,少量主药和大量辅料混合应采取何种办法A、等量递加混合法 B、将一半辅料先加,然后加入主药研磨,再加入剩余辅料研磨C、将辅料先加,然后加入主药研磨 D、何种方法都可 E、将主药和辅料共同混合17、关于散剂的描述哪种的错误的A、 散剂的粉碎方法有干法粉碎、湿法粉碎、单独粉碎、混合粉碎、低温粉碎、流能粉碎等 B、 分剂量常用方法有:目测法、重量法、容量法三种C、 药物的流动性、堆密度、吸湿性会影响分剂量的准确性D、机械化生产多用重量法分剂量E、小剂量的毒剧药可制成倍散使用18、几种水溶性药物混合后混合物的CRH约等于A、CRHABCRHACRHB B、CRHABCRHA

6、+CRHB C、CRHABCRHACRHBD、CRHABCRHA/CRHB E、CRHAB(CRHACRHB)/ CRHA+CRHB19、葡萄糖和抗坏血酸钠的CRH值分别为82%和71%,按上述Elder假说计算,两者混合物的CRH值为A、58.2% B、153% C、11% D、115.5% E、38%20、15gA物质与20g B物质(CRH值分别为78%和60%),按上述Elder假说计算,两者混合物的CRH值为A、26.2% B、46.8% C、66% D、52.5% E、38%21、关于颗粒剂的错误表述是A、飞散性、附着性较小 B、吸湿性、聚集性较小 C、颗粒剂可包衣或制成缓释制剂

7、D、干燥失重不得超过8% E、可适当加入芳香剂、矫味剂、着色剂22、一般颗粒剂的制备工艺A、 原辅料混合制软材制湿颗粒干燥整粒与分级装袋B、 原辅料混合制湿颗粒制软材干燥整粒与分级装袋C、 原辅料混合制湿颗粒干燥制软材整粒与分级装袋D、 原辅料混合制软材制湿颗粒整粒与分级干燥装袋E、 原辅料混合制湿颗粒干燥整粒与分级制软材装袋23、颗粒剂的粒度检查中,不能通过1号筛和能通过4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过A、5% B、6% C、8% D、10% E、12%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13A、定方向径 B、筛分径 C、有效径 D、比表面积等价径 E、平均粒径1、显微镜法2、沉降法3、筛分法45A、溶化性

8、 B、融变时限 C、溶解度 D、崩解度 E、卫生学检查4、颗粒剂需检查,散剂不用检查的项目5、颗粒剂、散剂均需检查的项目68A、粉体润湿性 B、粉体吸湿性 C、粉体流动性D、粉体粒子大小 E、粉体比表面积6、接触角用来表示7、休止角用来表示8、粒径用来表示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1、倍散的稀释倍数A、1倍 B、10倍 C、100倍 D、1000倍 E、10000倍2、影响混合效果的因素有A、组分的比例 B、组分的密度 C、组分的吸附性与带电性D、含液体或易吸湿性的组分 E、含有色素的组分3、下列关于混合叙述正确的是A、 数量差异悬殊、组分比例相差过大时,则难以混合均匀B、 倍散一般采用配研法制

9、备C、 若密度差异较大时,应将密度大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再放入密度小者D、 有的药物粉末对混合器械具吸附性,一般应将剂量大且不易吸附的药粉或辅料垫底,量少且易吸附者后加入E、 散剂中若含有液体组分,应将液体和辅料混合均匀4、在药典中收载了散剂的质量检查项目,主要有A、均匀度 B、水分 C、装量差异 D、崩解度 E、卫生学检查5、关于吸湿性正确的叙述是A、 水溶性药物均有固定的CRH值B、 几种水溶性药物混合后,混合物的CRH与各组分的比例有关C、 CRH值可作为药物吸湿性指标,一般CRH愈大,愈易吸湿D、 控制生产、贮藏的环境条件,应将生产以及贮藏环境的相对湿度控制在药物CRH值以下以防止吸湿

10、E、 为选择防湿性辅料提供参考,一般应选择CRH值小的物料作辅料6、有关颗粒剂正确叙述是A、 颗粒剂是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配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B、 颗粒机一般可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型颗粒剂C、 若粒径在105500m范围内,又称为细粒剂 D、 应用携带比较方便E、 颗粒剂可以直接吞服,也可以冲入水中引入7、在药典中收载了颗粒剂的质量检查项目,主要有A、外观 B、粒度 C、干燥失重 D、溶化性 E、融变时限8、粒子大小的常用表示方法有A、定方向径 B、筛分径 C、有效径 D、等价径 E、直观径9、粒子径的测定方法A、比色法 B、显微镜法 C、库尔特记数法 D、沉降法 E、筛分法10、下列关于粉

11、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直接测定粉体比表面积的常用方法有气体吸附法B、 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除以不包颗粒内外空隙的体积求得的密度C、 粉体相应于各种密度,一般情况下松密度粒密度真密度D、 空隙率分为颗粒内空隙率、颗粒间空隙率、总空隙率E、 粉体的流动性对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制剂的重量差异影响较大11、粉体的流动性的评价方法正确的是A、 休止角是粉体堆积层的自由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的最大角。常用其评价粉体流动性B、 休止角常用的测定方法有注入法、排出法、倾斜角法等C、 休止角越大,流动性越好D、 流出速度是将物料全部加入于漏斗中所需的时间来描述E、 休止角大于40度可以满足生产流动性的需要12、关于

12、粉体润湿性正确叙述是A、 润湿是固体界面由固液界面变为固气界面的现象B、 粉体的润湿性对片剂、颗粒剂等固体制剂的硬度、崩解性等具有重要意义C、 固体的润湿性由接触角表示D、 接触角最小为0,最大为180E、 接触角越大,润湿性越好参考答案一、A型题1、D 2、A 3、C 4、E 5、A 6、E 7、A 8、A 9、B 10、D 11、A 12、B 13、E 14、A 15、C 16、A 17、D 18、A 19、A 20、B 21、D 22、A 23、C二、B型题13ACB 45AE 68ACD三、X型题1、BCD 2、ABCD 3、ABD 4、ABCE 5、AD 6、ACDE 7、ABCD 8、ABCD 9、BCDE 10、ABDE 11、AB 12、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