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865362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内容摘要】为了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学生有学习的兴趣;而学习物理的兴趣,在于教师的引导和教学方式。【关键词】 兴趣 主体地位 悬念 适时设疑 风采 成功的满足 现代心理之父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好的效果,取得好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在课堂上适当活跃学生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就这方面的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一、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其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人人参与”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成为学习物理的主人,只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调动其求知兴趣,让其得到求知的方法,使其亲历求知过程,促其在求知中“自主”的做法,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得以体现,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能“自读自悟”的最佳境界。如在平面镜这个知识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自主做实验,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再让学生探讨平面镜成像原理,通过作图,既巩固了光的反射定律,又培养了学生研究新问题的能力,最后让学生联想平面镜在日常或科技上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动手作图、动脑联想,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达到学习的目的。二、 制造学习上的悬念,提高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创造活动中不可少的心理驱动力。爱因斯坦把兴趣称为“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学习中就有一种

3、渴望感,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探求精神。在物理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不断地制造悬念,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一种急于探求的心情,那么就会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演示大气压的实验时,取两支粗细相差不大的试管,向大试管里注满水,将小试管底部朝下地放入大试管中,这时有一部分水被排剂出去,当把试管一起倒过来时,问:小试管会掉下来吗?(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会掉下来,制造了悬念)松开拿小试管的手,小试管不下落反而上升。(实验结果与猜测相反,从而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三、 适时设疑,培养自主探索兴趣。北宋哲学家张载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可见,在物理教学中,根据当时教学情境,学生的

4、心理状态和传授知识的内容,适时适当地提出精心设计,目标明确的疑问,是引导和促进学生自觉学习和掌握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手段。学贵有疑,教重设疑。利用设疑这种教学手段是使师生产生共鸣的纽带,避免了教师单边活动和填鸭式的教学。问要问得巧,随口而问,直接而问,都不能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一个有力量的疑问会使学生惊奇,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诱导的作用。如在讲授机械运动的新知识时,问“有什么人能抓住从枪膛中射出的子弹?”学生一下子被惊疑了,有的说不可能;有的说是超人;有的说子弹射在手掌上,从而作为抓住了。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然后让学生翻开课本阅读趣味物理学中所记载的法国飞行员手抓子弹的摘要,然后再问上

5、一句,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也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在设疑中再一次激疑,设疑是诱导,激疑是驱动学生的自主探索思维 。四、 让学生领略物理学家的风采,增加学习的兴趣 学生学习物理,往往会“教师怎么讲,我就怎么学”,或者“课本上怎么说,我就怎么学”。至于教师为什么这么讲,课本上为什么这么说,则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学习方法,客观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在学习某些内容尤其是学习到物理发展的某些转折时,适当的给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的物理发展史,讲清它们发展演变的来龙去脉及背景,有利于学生物理素质的培养和学习物理兴趣的提高。如在学习重力时介绍牛顿的成就和谦虚(我的成功是站在巨人的臂膀上,所以比别人看得高

6、看得远);在学习液体压强时介绍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的帕斯卡,凭自己的聪明好学,终于对流体静力学和大气压的研究取得巨大的成就;在讲授浮力时讲阿基米德如何解决王冠之谜;在讲授杠杆时介绍阿基米德的“幽默”(给我一支足够长的杠杆,我能把地球撬起来。)还有安培的聚精会神,奥斯特的细心,法拉第的刻苦精神。五、 及时给予成功的满足,保持兴趣的持久。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是与一定的情感相联系的,它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全神贯注地去学习,有时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在物理学习中,如

7、果学生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若反复多次,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则会建立固定的联系,也就会形成越学越有兴趣,越有兴趣就越想学的良性循环。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出一此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便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遇到困难时,教师再给予适当的帮助,当学生解决了面临的问题后,便获得成功之处给予适时鼓励,如巧妙地运用语言激励,对一般学生可用:“书写认真,解法巧妙,见解独特”。对已获成功的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进一步用语言刺激:“你还有其它方法吗?”“你还有更巧妙的方法吗?”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又不敢发表的同学,让他阐明自己的观点,不论观点正确与否,教师不要急于公布正确答案,而是挑

8、起学生之间的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学生为了论证各自的观点正确,都会认真地寻找证据积极的参与讨论。这样不仅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而且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讨论中,克服了羞怯、畏惧,克服了茫然、懒散,改变了从众心理,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比如,在初三中考复习过程中,复习到“密度”这一章内容时,其中有一个重要知识点“密度的测量”,在测量固体的密度实验中,根据公式:密度=质量/体积,其中物体质量可用天平直接测量,也可用弹簧秤间接测量;体积可用刻度尺测量,也可用量筒测量,将这几种方法进行组合,测量固固体体密度的方法就有四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定一粒花生米的密度呢?一粒花生米的质量和体积都很难测量

9、,学生会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测花生米的密度,对学生的正确方法都应加以肯定和表扬。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落俗套,敢于求异。解决实际问题能够不拘一格,多方设想。才能摆脱习惯思维的束缚,拓宽思维范围,从而使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让学生体会到应用所学知识去认识未知世界的喜悦,由于老师的激励与赏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样会使全班兴趣高昂,切忌给学生以反复失败的刺激,这样才可使兴趣持久。在教学中,还有许多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只要我们教得有法,都可以使学生将握所学的物理知识。让我们交流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参考文献:1. 胡明,杨国金.物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2. 黄仁发.青少年心理的发展.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