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写作感受和发现能力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864217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学生写作感受和发现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培养学生写作感受和发现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培养学生写作感受和发现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培养学生写作感受和发现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培养学生写作感受和发现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写作感受和发现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学生写作感受和发现能力(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学生写作感受和发现能力资溪县高田中学 胡员梅考察当前学生作文能力水平及写作心理需求,他们所匮乏的,并非首先是表达能力,而是一种最为基础但又常常被“主导者”和“主体者”所忽略的作文能力感受生活和发现生活的能力。从经常获得的反馈信息看,学生写作时感到最头痛的是不知道写什么,觉得没有什么可写;即便写了,也是干巴空洞,行笔艰涩。出现这种“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无事可叙”的困境,并非生活本身造成的。现实生活,尤其是青少年“生活圈”,五彩缤纷,充满着青春的气息。然而,不少学生缺乏对这种生活的积极感受、有所发现的能力,从而失去了无数次撒布写作种子,催发写作冲动的良机。再从写作原理角度考察,写作是一个由“事

2、物”到“认识”,再由“认识”到“表现”事物的双重转化动态过程。其中主要体现两种能力,即认识并加工生活的“摄制”力和由“意”到“文”的“表现力”,前者作为基础“工程”,主要体现在作者对生活观察、捕捉的能力,感受、体验的能力,以及提炼、开掘、发现的能力,有人称为写作的“眼力”。它是写作能力结构中不可或缺,并且起着决定写作成功与否的前提作用的基本功。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对事物有所感悟,有所发现,并从这一起点抓起,也就成了提高学生写作整体能力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一步。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感受和发现能力作一探讨。一、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感受生活学生摄取生活材料,除了观察(往往是客观的感知)以外

3、,另一个更为重要的途径就是感受生活。所谓“感受”,就是观察、接触了现实生活并受到了影响而引起的心理活动(如感触顿生、情绪激动、激情勃发、思想领悟等),是一个心物同构、交相融合的过程。它作为写作活动的起点,常常表现为某种写作冲动,使作者非倾吐不可,让全世界人听到他的心声、评价和主张,于是,“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陆机文赋)。无数作家的创作体会都证明,文章是在对生活的感受中孕育而成的:有生活感受,才能写出文章;有独特的生活感受,写出的文章才有“个性”;感受得深刻,才能表达得深刻。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呢?(一)对生活的直接感受 对生活的直接感受是写作积累的基本手段,能保证为写作注入源

4、头活水。为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生活,参与生活。这里有三个层次。1、激发学生热爱生活。我们可以结合著名作家(尤其是学生倾慕的)热爱生活、投身生活的事迹或体会,结合课文作者谈课文写作经过引发,如魏巍谈谁是最可爱的人、我的老师和生活感受的关系,让学生懂得:只有对生活满腔热情,充满兴趣,全身心感受,才能领会悟到生活的启示,巧遇写作的“灵感”,从而激发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引导学生善于体察生活。即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人、事、物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体味和领悟。我们仍可结合课文及作者的写作心理,通过“原型启发”来引导。从浅层次来说,引导学生要情入生活,对生活中可喜可悲、可爱可憎的人

5、和事要“动之以情”,如善于体会人的心灵的优美和高尚,对别人的遭遇善于从心底里唤起同情,同时也要了解人的灵魂的丑恶和肮脏,并憎恶之,痛恨之,就像郑振铎对一只遭受劫难的麻雀的感受一样。从深层次来说,则要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对生活进行艺术感受,留意形象的捕捉和美点的采掘。可结合朱光潜谈到的画家对古松的艺术感受(见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进行启发、引导,使学生领会无论对人、事、物,哪怕是枯燥平凡的,也尽可能感受出一种品格,一种情趣,一种哲理,一种时代精神,就像杨朔对于蜜蜂的审美感受(荔枝蜜)、鲁彦对于海潮的审美感受(听潮)一样。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如何打破学生“两点一线”式生活封闭圈,把学生带入

6、生活的五彩世界,在亲身实践中有所感受,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曾带领学生到自然界(树林、草地、河岸、田野)去观察、感受、体悟,启迪学生捕捉文思,这对我们很有启发。同样,我们也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工厂、医院、工地去参观或劳动实践;可以带领学生踏青秋游,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教师则可从旁暗示美点、感悟点、闪光点,引发想象或联想。帮助他们有所“感兴”,领受其美,体悟其理,催发文思。同时要引导学生“五官开放,心官激荡”地感受,在一个情、声、色、味俱全的世界里获取种种形象(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嗅味觉形象及触觉形象),从而丰富感受,强化感受。(二)对生活的间接感受 所谓间接感受就是通过某种媒体

7、(如书刊、影视)来感受生活(这也是写作积累的重要源泉)包括以下两个途径:1、阅读间接感受生活。有人曾说过:“书是有字的生活,感情丰富的人才能深刻领会。”这就是说,只要学生设身处地,带着相应的感情去阅读,同样也是一种生活感受。在尊重学生生活阅历的前提下,有目的地选择、推荐一些书刊让学生去阅读,并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和联想,“五官开放”地阅读,对书中描述的生活情境“入乎其内”,全身心认同、领会、体验,乃至“目迷神醉”,去阅世、阅史、阅人、阅情。观自然之天趣,察人间之世态,悟人生之真意。这种对书本知识的感受还能强化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感受。2、回忆重温生活感受。主要的方法是创设作文情境,帮助学生打开记忆

8、(表象记忆)的闸门,触发情思,从而使他们在重温生活感受的过程中孕育写作的种子。如一个引人振奋的情境,一个让催人泪下的情境,一个令人激动的情境,一个让人喜悦的情境,一个使人陶醉的情境,一个叫人心碎的情境,等等。对生活的直接感受与间接感受是互相强化的,一个学生的感受能力是其直接生活经验和间接生活经验长期积累的结果,因而应视为不同途径而不可偏废,那么,又怎样引导学生及时积累生活感受而不致使其成为过眼云烟呢?(1)开辟感受信息交流课,即经常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近日日常生活、学习生活、劳动生活、体育娱乐生活、人际交往以及同大自然的接触与遭遇中的种种感受,起到互相暗示、感染、启示的作用,同时也强化各自的感受。

9、(2)勤写生活日记。把每天的经历、见闻以及由之引发的感受点,点点滴滴地积累起来,笔法不拘,重在坦陈感受。二、指导学生敏锐地发现生活在写作过程中,感受和发现是摄取生活阶段两个“共生”运用的心理活动。如果说“感受”重在积蓄,那么,“发现”则在感受的基础上捕捉、洞察出生活中潜在或显现的思想意义。换句话说,就是从平凡的生活中看出不平凡的意义,看出“此”与“彼”某种意义上的联系,甄别出“此”与“彼”的不同价值意义或揭示某一事物内在的价值,某些闪光的质素。如何指导学生发现生活呢?(一)指导学生善于捕捉现实生活的启迪 生活中常常有“亮点”闪现,一不留意,稍纵即逝,失之交臂。一个作家独特的才智就是能及时地、紧

10、紧地抓住那些生活“亮点”。这对于学生的写作也具有同样的意义。首先,要指导学生捕捉灵感和直觉的火花。青少年学生感情丰富,思想活跃,面对五彩纷呈的生活,奇异变化的世界,往往会勃发某种奇思异想,闪现创见的火花,涌现某些联想和幻想。产生某种预感、推测和遐想。它们或回眸历史,或洞烛现实,或神往未来,或放眼宏观世界,或窥探微观天地,如及时捕捉并积累下来,再经熔炼,昭示意义,即为有价值的写作素材。同时,在方法上要指导学生巧妙运用联想,“迁想妙得”,要在感受某一事物时,融入某种具有本质联系的思想、情感、意志、性格,造成“投射效应”,从而获取某种启迪,就如杨朔从辛勤无私的蜜蜂身上看到了劳动人民的伟大,发现了重塑

11、“自我”的精神力量,茅盾从北方白杨树身上看到了北方军民的伟大性格和祖国的希望。(二)发掘自我生活的感悟点 所谓自我生活的感受悟点,主要的指学生从自己内心世界的动情点(如情有所钟、心灵震撼、强烈印象)中感而有悟,思而有得。青少年学生正值豆蔻年华,面对多姿多彩的生活往往表现出情思激荡。诸如环境变换,人事变化,交谊庆贺活动,文娱、论辩等课外活动。考场、赛场拼搏乃至纠纷受屈,这些生活现象必然会引发出一段思想感情的波动,进而引发出“一番觉悟”,形成一个个感悟点,同时也就形成某种写作契机,或者说是抒情言志的突破口。怎样指导学生去发掘这些潜在的突破口呢?1、让学生学会对动情点作“观察”。由于动情点往往处于印

12、象状态或潜意识深层次,因此,如何对头脑中的动情点进行一番自我“观察”就显得很重要。首先,要激发学生自我“观察”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认识自我的倾向和动力。其次,要引导学生注意自身内心世界的任何一点微妙变化,探其轨迹,究其原因,经常进行自我解剖,自我反省。再次,还应要求学生勤于动手,善于把自我“观察”到的东西及时、迅速地记录下来,写成文字,积累动情点。2、引导学生采掘情绪记忆。即引导学生对自己曾经体验的情绪进行回忆,采掘其中的闪光质素。这里,主要应引导学生善于自我把握准情绪记忆爆发的时机,或即境而发,或即兴触发,或有意唤发,或范文启发,关键在于及时捕捉、把握。其次,要引导学生善于自我调控,即要为“悟”而感,“有的放情”,增强发掘“感悟点”的自觉性。与此同时,我们要向学生提出“发现”的要求,力求提高“发现”的质。这些要求主要是:(一)新颖性发人所未见,努力发现生活中的新思想、新意义、新启迪;(二)多向性多角度地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事物本身的多侧面,探寻出事物外显或内隐着的多种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