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管理改革社会调查报告3篇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86328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管理改革社会调查报告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财政管理改革社会调查报告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财政管理改革社会调查报告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财政管理改革社会调查报告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财政管理改革社会调查报告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管理改革社会调查报告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管理改革社会调查报告3篇(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政管理改革社会调查报告3篇财政管理改革社会调查报告第1篇管住钱、管好钱、管活钱,是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推进源头治理腐败的主要目标。在传统的财政管理制度运行模式下,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弊端日益凸现,突出表现为:财政性资金管理不规范,会计信息不准确,“小金库”屡禁不止,“暗箱操作”、滥发滥支、贪污挪用、截留坐支等违反财经纪律现象时有发生。针对上述问题,近几年来,崇仁县纪委监察局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现实需要出发,积极组织协调财政部门开展财政管理体制综合改革,严格把好“收入、支出、报帐”三个关键环节,逐步堵住了资金管理上的漏洞,促进了财政资金的规范化、透明化运作,打造了高效廉洁的阳光财政。我们的

2、主要做法是:一、规范票据管理,把好收入关1、统一电子票据,推行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从2012年8月开始,率先在全市推行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试点工作。改革采取“电子开票、银行收钱、限期缴销、源头控制”的运行机制,按照“统一部署、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县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和乡镇基层站所都实施了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在改革实施过程中,首先,我们对全县非税收入的收费、票据进行了核定、核销,对没有收费许可或收费不合规范的,停止供票;对单位留存的票据,一律全部核销。并充分依托科技手段,对单位的收费项目、标准、资金解缴期限、票据核销期限进行了系统化、标准化的设置,在大厅财政窗口安装了

3、财政管理端卡,对进大厅收费单位设立大厅管理卡及开票卡,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对全县所有财政票据进行管理,达到了电子开票的目的。由于我们对所有部门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进行了电脑固化,部门多收一分钱、少收一分钱或者巧立名目收费现在都不可能,进一步规范了部门的收费行为,有效遏制了乱收费、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等现象的发生。2、实行收支脱钩,推进非税收入征缴管理制度改革。政府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除税收之外,行政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所有收入的总称。今年3月份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执收执罚部门收支完全脱钩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在全县范围内实行非税征管改革,对非税收入实行“六统一(政策、模式

4、、账户、程序、票据、信息)”征管改革,全面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管理模式。通过建立规范的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制度,实现执收执罚部门收支完全脱钩,达到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促进各单位依法行政的目的。改革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制定方案和宣传发动阶段;第二阶段为全面清理阶段;第三阶段为完善管理办法和总结阶段。此项改革,目前正在有序进行。二、控制公务消费行为,把好支出关1、严格规范现金支出,推行公务消费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为提高公务消费透明度,减少现金结算事项,简化财务报销流程,我县从去年11月开始试点,今年7月1日,我县银行系统、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和商业网点正式联网对接,成为全

5、省第一个全面推行公务卡结算的县区。截至目前,全县共有18个商业网点安装了POS机,110个行政事业单位办理了590张公务卡,此举,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减少现金支付结算,从源头上预防了现金支出领域的违纪现象发生。2、严格规范消费行为,实行公务消费机打发票报帐制改革。“机打发票”能真实记录商品购买者所选购商品和消费者消费的时间、地点、单价、数量和总金额等信息内容,可直接作为会计财务报账凭证,实行机打发票报帐,可较好地防止单位虚开发票套取现金、以票谋私现象的发生。为规范公务消费行为,从源头上防止公务消费领域腐败现象,今年8月份正式启动公务消费机打发票报帐制改革,我县规定,从今年11月份开始,全县所有

6、行政事业单位在县内发生的公务接待、来客住宿、办公用品购买、烟酒食品购买等公务消费主要支出项目必须使用商业网点提供的机打发票方能报帐。为此,我县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各商业网点机打发票设备安装和软件开发工作,同时,制定了规范公务消费机打发票报帐办法,这项工作将在10月底基本完成。三、强化监管力度,把好报帐关1、以县属单位为重点,推行会计集中代理核算改革。我县从2001年开始全面推行了县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代理核算改革。成立了专门机构会计代理核算中心,所有预算单位的财务收支全部纳入“中心”管理。在管理方式上,坚持预算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权不变,其核算职能从预算单位分离出来,交由“中心”统一代

7、理,同时,取消预算单位银行账户,财政统一开设银行账户,统一会计科目,统一核算方法,财政监督职能贯穿于会计核算全过程。会计核算中心建立后,全县减少财务人员120多人,每年至少可减少开支300万元;通过制定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开支标准,避免了单位开支的随意性;同时,健全票据管理办法,杜绝了白条、无效发票、虚假发票等违规行为,防止了单位乱收费、乱集资、乱开支、乱做账现象的发生。2、以乡村财务管理为重点,推行乡财县管体制改革。从2003年起,我县乡镇均设立了财务核算中心,对乡镇所有行政村、基层站所和政府机关的财务进行统一核算和管理,并取得了初步成效。2011年,我县全面实行“乡财县管”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8、。按照以预算管理为龙头,以账户统管为主线,以票据管理为基础的模式,将乡镇行政事业票据和国库集中收付基本账户上收县财政管理,在确保乡镇预算管理权不变、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对乡镇财政实施“一个集中,四个统一”管理方式,即“集中收付、预算统编、账户统设、采购统办、票据统管”。通过“乡财县管”制度改革,有效地遏制了乡镇“乱收费、乱花钱、乱进人、乱举债”的行为,从源头上堵住了乡镇收入截留和浪费的“黑洞”,确保了乡村资金的安全以及支出的规范性,有力地促进了乡镇各项事业发展。3、以统一帐户体系为重点,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在集中会计代理核算和乡财县管两项改革的基础上,我县进一步探

9、索改革新途径,从2011年开始,全县308个单位和所有乡镇都实施了国库集中收付改革,改革面达100%。专门成立了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与会计核算中心并轨运行。通过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所有政府性收支活动全部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使政府性支出由过去的“资金流”变为“指标流”,由传统的“以拨列支”变为“以支列支”,防止了财政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确保了资金的安全和直达,增强了财政宏观监控能力。推进财政管理体制综合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工程,不可能做到一劳永逸、一蹴而就,随着改革的深入,还将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县将继续以改革创新的理念,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巩

10、固和深化现有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源头治腐力度,拓展源头治腐领域、改革源头治腐措施,规范源头治腐制度,努力使公共财政始终在阳光下运行。财政管理改革社会调查报告第2篇2009年,财政体制改革工作以强化预算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为主线,突出规范支出管理改革,进一步调整完善对县(区)的财政体制,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扩大“乡财县管”改革范围,积极稳妥地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各项改革,并获初步成效。各项改革具体内容有:一、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力在总结市本级2008年预算编制情况的基础上,2009年继续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继续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实行

11、收支脱钩。通过细化公用经费定额,进一步完善公用经费分档体系,合理分配财政资金,确保政权机构运转和各项事业正常的日常需求,为进一步提高政府行政绩效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部门预算的公开化、透明度得到提升,预算执行可操作性得到进一步增强。二、进一步完善对下财政体制重点开展完善市对县(区)财政管理体制研究,根据自治区和市人民政府的有关文件规定,依据事权财权相匹配的原则,形成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市对县(区)财政体制的调研报告,为明年适时调整对下财政体制作准备,以确保市和县(区)的财政体制的正常运转,进一步做大市本级财政“蛋糕”。三、进一步扩大“乡财县管”改革范围做好“乡财县管”改革试点工作业务指导工作,进一步

12、扩大“乡财县管”改革范围。我市除2009年前选定的右江区、田阳、田东、德保、靖西、那坡、凌云、田林、隆林八个县(区)外,余下的平果、乐业、西林三个县也将纳入改革实施范围,于2010年起实施“乡财县管”改革。我市将初步建立起以“乡财县管”为主、以建立规范的分税制和核定收支、收支挂钩的管理模式为辅,不断完善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四、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在市本级已经全面推开,县一级改革试点工作也在12个县(区)全面启动并正常运行目前市本级全面启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至今,市直182家预算单位全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网上支付业务,其中:一级预算单位101个,二级预算单位81个。在全面推进市本级国库集中

13、支付改革的同时,县级的改革也取得了新进展。我科积极协调县一级财政准备工作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推进县一级改革在我市的顺利实施。通过各级财政部门的共同努力,至2009年11月,我市各县(区)全部实施了县一级的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工作。目前凌云、田阳、德保、田林、田东等县已经全部推行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县(区)级纳入改革的预算单位共716个。五、积极推进预算单位统一财务核算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全国、全区财政工作会议对财政科学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要求和自治区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意见(桂财库200828号)文件精神,为了进一步落实我市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工作,加强对

14、预算单位财务状况的监管力度,提高预算单位会计信息真实性、快捷性、统一性,完善财会监管机制,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和高效,从制度上和源头上防止和治理腐败,市本级积极开展预算单位统一财务核算管理改革的试点准备工作,并已草拟了改革实施方案上报市政府。我们计划按照“先试点,后铺开”的原则,分步实施该项改革,力争2009年在市司法局、市财政局等十五个有代表性的预算单位进行改革试点。在完成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与预算单位统一财务核算系统的衔接后,首批试点单位计划明年1月启用预算单位统一财务核算管理系统。六、进一步扩大国库改革范围,加大国库直接支付力度2009年我市本级在成功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基础上,进一

15、步深化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扩大国库资金支出范围。2009年,已将工资统发、车辆保险、加油、政府采购、住房公积金、残保金、失业保险等纳入国库直接支付范围,直接支付率达41%,比上年增长5%,加大国库直接支付,不仅确保了财政资金直接到账,避免了层层拨付项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七、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已使用自治区财政厅开发的新版非税收入收缴系统,并做好全市试点的推行工作目前市本级推行了以“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监管”为管理模式,以实现财政收入税收化、专户金库化、督查经常化为改革目标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至2009年1至11月,全市已经实施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的预算单位224个

16、,其中:一级预算单位122个,二级预算单位102个。全市纳入非税收入改革的收费项目共1241项。八、积极准备进行公务卡改革的试点,推行公务卡消费制度,增强公务支出的透明度为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规范财政财务管理,提高公务支出透明度,控制预算单位现金流量与现金风险,简化预算单位财务结算与报销流程。根据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推行公务卡制度实施方案,并按照市政府关于公务卡开展先试点再扩面的原则,先扎实基础,积累经验后再全面推广的精神,我市第一批试点单位,在市直一级预算单位中选出10家作为公务卡改革试点。这项工作从今年7月下旬开始组织实施,按先出台方案,在市政府批准方案后,大力进行公务卡改革的宣传,其次按照程序确定了工行、建行、农行、中国银行为我市公务卡发卡银行及代理银行,最后进行软件调试及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