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创业家的故事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863075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女性创业家的故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女性创业家的故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女性创业家的故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女性创业家的故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女性创业家的故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女性创业家的故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女性创业家的故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女性创业家的故事王桂娣:女大学生兼职当导游月入万元有位女生相当出名寒假兼职挣得万元,学旅游的她,要给导游正名,不当野导也能赚钱春节,不少大学生还“混迹”在拿红包的梯队里,浙江师范大学职教学院旅管专业大三学生王桂娣,已经是第6年,给父母置办好里里外外的新衣裳、新鞋子,还给他们每人包了一个大红包。出手大方,需要有坚强的经济基础。王桂娣是个学生,但在国内导游圈里,她已是有6年“导龄”的老导游了,从17岁在绍兴景区兼职做解说员开始,她的行情一路看涨。如果假期持续做兼职导游,她一个月能赚一万多元,赛过不少专职导游的月收入。2012年元月,她的收入就过万元了。这让她在浙师大,成为很多学弟学妹膜拜的对象

2、。月入万元,钱是这样赚来的月收入平均过万,野导吧?一般人听到,都容易这样质疑。“像我们做兼职导游,一般会挂靠某家旅行社,不会单独找客源。”王桂娣很大方地与记者分享了她的万元收入组成:行业里,给兼职导游每日的导服费用,在100元200元之间浮动,能拿多少,看历年来的声誉、客人口碑。像王桂娣这样的“老导”,一般都能拿下每个旅行社的上限。有的旅行社,甚至在带团结束后,忍不住嘉奖她,给到300元一天。所以按照一个月带团出游20天算,导服费,就有5000元左右。“如果不是带散团,带政府团或者企业团,一般我还能拿到1000元左右的小费。”然后才是大家最关心的导游佣金,“这部分费用,我们都会和游客说明白,一

3、般是带他们到定点商铺消费,我们提取3%5%的佣金。”很多人觉得,导游带团出去,“油水”吞到盆满钵满,其实佣金这部分费用,并不是导游赚钱的大头,“一来,很多游客希望去的地方,跟我们没有分成协议。比如我刚刚带的海南团,游客到最后要求买水果。旅行社就没有特定的商家,也没有安排这个行程环节,但是我看航班时间还早,于是就和司机师傅商量,带着客人去了一个大型水果市场,这样的服务都是没有额外收入,甚至要贴钱的。”对导游来说,要拿高薪,最关键还是要做好服务,“这就跟出场价一样,干得好,在行里就有资格叫板,自然不愁收入。”导游地位,她是这样干出来的什么样的服务在导游行里算精湛?王桂娣举了个例子。有一年夏天,她带

4、了个53人的大团,从绍兴出发,到朱家尖玩。原本夏日去海边避暑,想着很清凉,没想到赶上出游高潮,去的路上大堵5个小时。游客都快揭竿起义了。“夏天堵车,游客非常心烦,抱怨持续不断。”王桂娣带这个团的时候还不到20岁,她冷静下来,先向旅行社申请,大巴全程要开空调。“因为旅行社早就跟司机结了账,所以,出现这样大堵车的意外情况,司机如果全程开冷气,损失会非常大。但当时的情况是,再把游客关在蒸笼里,大家都得吃不了兜着走。”车内一清凉下来,游客有点安静了。王桂娣还不能闲着,她得让这漫漫无期的堵车时间变得生动。于是她拿起话筒,使劲浑身解数,载歌载舞,拉客人表演、游戏,“哎,我个人演唱会开完,三小时过去了,居然

5、还在堵哟。”于是,王桂娣先让一车玩HIGH了的客人休息,自己还得紧绷着神经,一边关注路况,一边下车买了一箱矿泉水上来。这边,王桂娣又给旅行社挂了个申请电话,要求改变中餐地点,“得离咱们堵着的地方近一点,另外,餐标要上调,得抚慰客人受伤的心灵嘛。”“其实吧,当了导游才发现,虽然我去过全国中国女性创业家的故事的城市,亚洲也跑了不少国家,但要正儿八经游览一个地方,凭导游的身份,还是安不下心的。”王桂娣自称她现在提前进入更年期,出行时非常焦虑,客人的吃、住、行、购都要反复思量。“我的阅历、收获,确实很大。走了那么多地方,还和各行业、各年龄段的人打了交道。有闲钱来旅游的人,肯定是收入稳固、素质还不错的,

6、他们的很多日常言行,都给我很多启发。”王桂娣曾经带过一个飞机团,一家三口和爷爷奶奶一道出门,奶奶和妈妈都出自教师家庭,非常有教养,“每次吃航空餐,奶奶都会要两份饭,她是为我拿的,她说干导游特别辛苦,不吃没力气这些小举动,真是让我很感动,也是我人生的大收获。”杨溢:投资是陪伴一生的兴趣做投资,对杨溢来说更像是顺水推舟的事情。虽然之前的学习和工作经历都多在语言和市场方面,但2004年,杨溢开始接触互联网业务的策划、推广工作,她对互联网创业的兴趣也不断增强。杨溢在日本工作期间,曾协助过百度在日本市场的业务拓展,参与过日本乐天旅游公司的中国市场战略咨询,还参与了一些日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推广。2010年

7、,丈夫因工作原因回国,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杨溢也毅然结束在日本的工作,随丈夫回国发展。那时CA创投(CyberAgentVentures)刚好要在深圳设立分公司,CA是一家具有日资背景的公司,杨溢在日本工作期间,参与过一些收购、并购及投资咨询的工作,对互联网新事物也拥有强烈兴趣,更重要的是她对中国和日本的市场环境都比较熟练,就这样杨溢顺理成章的加入CA创投,开始负责华南创业项目投资及投后管理。投资人需要在行业内不断沉淀中国与日本的市场环境截然不同,而投资人的工作与杨溢之前在教育和旅游行业的从业经历,无论从工作方式还是逻辑性上都有着极大的区别,但这反而成为她进入投资这一领域最宝贵的经验。早期的风险

8、投资需要投资人在行业内不断沉淀,一个成熟的投资人更需要对市场保持时刻敏感和极强的商业逻辑。2011年刚刚加入CA创投不久的杨溢就凭借其敏锐的嗅觉接触到胡莱游戏,2011年完成A轮融资,现在估值已经上涨了10倍。此后,她又陆续投出了像房多多、懒人听书、易直播、2.5次元、必趣旅行等成功项目。房多多,当时虽是跟投,却是杨溢在与很多优秀基金的竞争中,独立判断、操作,并最终打动对方的一个项目。在杨溢看来,如何与创业者沟通,赢得对方信任,是进行投资合作的基础。投资人跟创业者的定位应该是投资人为创业者提供服务和帮助,而非高高在上的甲方。而作为女性投资人,沟通正是她的优势。这个项目的成功,对于杨溢来说,是一

9、个很大的提升,也是她个人作为投资人的一个里程碑。如今,房多多所建立的互联网分销平台,实现了爆发性的增长,估值已上涨30倍。浮躁中保持谨慎杨溢坦言,投资人的工作,对自己的做事方式甚至性格都有一些改变。她开始越来越多的试着站在决策者的层面去考虑运营的风险,反复论证所有投资过程中所面临的假设性问题。当下,由于资本市场的浮躁,导致很多非专业的机构也参与到股权投资,或者没有经过严格尽调,项目也很快能拿到投资,这样的结果会导致失败率上升,同样的项目估值翻倍增长。一家互联网企业可能创立2、3年就会上市,或者获得上千万、上亿甚至数十亿美元的估值。但在杨溢看来投资者所承担的是社会助推者的角色,虽然不足以去改变世

10、界,但是资金的推动,确实有助于新的技术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所以做投资人这么多年,无论社会环境如何变化,市场上有多少泡沫,杨溢始终坚持谨慎、保守的投资风格。目前风险投资机构这样的做法还是比较少的。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创业变得极为火热,可在杨溢看来,创业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定要水到渠成,它需要在行业内不断沉淀,找到用户的真正需求。毕竟早期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很多,而风险投资的根本还是在风险控制。所以每次在她认准一个领域后,会尽可能的去见所有同一领域的创业团队,然后找出最适合的团队。此外,她还会计算在最差的投资回报下,投出的资金是否能保本。虽然近年来,也有像互联网金融这样,因为考虑到国内坏账率太

11、高而错过最佳时机的领域。但作为投资人杨溢始终坚持不仅要对创业者负责,也要对背后的投资机构负责。杨溢说投资无非是看事和看人,这两点说起来很轻松,私下是要付出很大精力去研究的。从看事的角度来说,市场趋势,大环境都很重要,而要把做同一件事情的团队全部扫一遍,去研究和分析他们各自的优劣势,就更不上一件容易的事。对于投资方来说,基金毕竟有退出周期,团队的打磨和开发需要花费太多时间,这些都是他们不得不计算的。投资是兴趣爱好,却未必是最终的工作每天都可以接触到最前端的技术、行业,最新鲜的事物,最优秀的团队。现在是工作,但已慢慢变成兴趣。未来她或许创业,或许做基金和股权众筹相结合的事情,投资未必是最终的工作,

12、但却是可以伴随终身的一件事。杨溢是一个对新鲜事物有着极强求知欲的人,她喜欢看电影,因为电影中可以看到很多智能硬件的发展趋势,可以发散自己的想象空间。她坚信孙正义的“时间机器”理论,时刻参照国外的最新趋势,寻求同样符合中国用户需求和用户习惯的产品形式。例如她最近投资的“易直播”,就是一款个性化的移动视频直播社交软件。杨溢说,目前在国内更多的是录播,视频直播虽然还不流行,但在国外已经有很高估值的公司出现。直播始终是一个让用户使用更为方便,时时分享的形式。她喜欢年轻的团队,在她所投资的项目中也不乏90后的创业团队。在她看来,年轻人拥有最新的思维和动力,也是最有精力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很多时候他们更接近目标用户,更懂用户需求。所以90后不应该被标签化,年轻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清晰的思维和良好的逻辑。其实生活中杨溢对自己儿子的教育也是如此。与很多事业型的女性一样,忙碌的工作并不会占据家庭在他们心中的分量,于她而言,八岁的儿子,不仅仅是一个需要妈妈照顾的小孩,而更像一个有着强烈求知欲的朋友。她对于儿子的教育更多的是像朋友一样的沟通,她会将自己所知道和认识的所有新鲜事物传递给孩子,同样也会将自己工作中遇到的疑问跟孩子分享。杨溢开玩笑的说,她现在正在培养孩子的“财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