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防相关知识要点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862188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防相关知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气防相关知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气防相关知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气防相关知识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气防相关知识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防相关知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防相关知识要点(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气防管理标准前 言 乌石油化工总厂炼油厂总值班室气防站,自年成立至今,已走过五个年头,近五年来( ) 为保障炼厂的安全生产;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避免或减少人身伤亡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五年的工作中,我们也对如何搞好年防工作以及在气防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为了配合在我厂职工中贯彻石油集团公司颁布的我们总值班气防站编写了一书,以作为我厂职工普级知识,并开展群众性训练与辅导。、目的 气防工作是石化企业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障装置安、稳、长、满、优生产和一旦发生化学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对中毒人员进行抢救和急救,使化学事故对职工的伤害程度减小到最小程度,特制定本标

2、准。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乌鲁木齐石油公司炼油厂总值班室气防安全教育、防护器材、报警器及抢救与急救工作的方法,标准和程序。 、引用 、组织机构气防站归炼油厂总值班室领导,由总值班室指定专人专管,负责技术管理工作,及气防器材、药品及防护器材的管理。 5、管理内容与要求 负责制定对各种有毒介质的防护措施和职业中毒急救措施、方法。制定毒气防护措施的有关规章、规定、抢救和急救方案。 对各单位可能发生意外中毒事故的生产岗位或有毒介质贮存场地,要经常进行现场熟悉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与单位联系解决。 对接触有毒有害介质的岗位,提出防护用品配备要求,指导岗位人员正确使用。气防柜与急救箱使用管理制度一气防柜

3、使用与管理制度 、气防柜必须放在指定的地点,该地点必须无毒无腐蚀气体,且醒目易取,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迅速方便地取出所需器材。 、防护器材平时封存在气防柜内,只许在进入有毒有害区域作业及在事故情况下抢救人员和处理事故时使用(并做好使用登记记录)。 、凡演练、训练等动用气防柜内的防护器材、必须事先通知车间有关人员同意,总值班室工作人员在在检查防护器具时可以取下封条,检查后应及时封好封条。 、气防柜只能存放气体防护器材,不得挪为他用或存放其它物品,严禁在气防柜顶部、门前放置各种杂品,不得在气防柜的玻璃上贴除封条外的任何东西。 、气防柜应列入交接班内容。气防柜门锁匙不得拔下,柜门用封条封上,封条上应标

4、明日期,由车间安全员负责每周启封检查一次防护器具的完好情况 。气防柜及其它器具必须保持完好、卫生。 、因私自动用防护器材而造成损坏、丢失、空气压力不足、滤毒罐药剂失效等情况,而产生的一切后果由本人负责,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总值班室气防人员定期对防护器材进行检查 、校验,使器材始终保持完好状态。气防人员将不定期抽查各车间防护器材的保管与使用情况,检查空气呼吸器压力不得低于、滤毒罐是否过期失 效、使用时是否做好记录。滤毒罐是否能再生,由气防人员负责检(校)验。使用过面罩必须用酒精消毒。(注:面罩和需求阀用后有油泥,需清洗、消毒、干燥、清洗时不要用汽油、溶机油洗面罩镜片) 、总值班室气防人员每

5、月对气防柜及气防器具检查一次,气防柜的防护面具必须干净且摆放整齐,气防柜玻璃门始终保持明亮。 、气防柜内的器具摆放必须符合如下要求: 第一层:消毒用品:第二层:滤毒罐( 包括面罩)):第三层:滤毒罐(包括面罩):第四层:长管式呼吸器:第五层:空气呼吸气(面罩)二急救箱使用保管制度 、急救箱内用品包括检查用品、治疗器械、敖料、药品等,药品必须备齐。 、急救箱必须放在主控室,便于急救时工作人员使用方便,一切物品使用完毕后,请清洗后放回原处。 、车间一定对急救箱制定保管制度,急救箱的一切用品使用于工伤,不得私用或外借。 、急救箱的一切物品与药品用于外用,不得口服,使用时一定看清瓶签和使用说明。 、车

6、间必须建立急救箱使用台帐,并设专人管理。 有毒气体防护与抢救急救规则前 言 本规则是根据一般规定并参考有关职业防护文献和资料,总结几年来气防工作的经验教训而制定的。本规则对防护器材的使用、现场的抢救与急救方面的要求做了规定。 本规则在乌市石油化工总厂炼油厂总值班室编号日期为2001-02-10 2001-0510 0、引言 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生产、贮运过程中接触的有毒介质数量在不断增大,种类不断增多。这些有毒介质对职工的身体健康有不可低估的潜在影响。因此,在石油化工企业急需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毒气防护、救护规则,以减轻有毒介质对职工身体健康的危害十分必要。 、范围 本规则定了防护器材使

7、用及抢救要求。 、抢救急救规则 迅速有效地抢救工作,是使中毒者脱离危险的重要环节,恰当合理的急救措施,是使中毒者安全生命恢复健康的关键所在,为此制定如下抢救规则: 21 要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若发现有人中毒,应立即将受害者移出毒区的现场,并火速打电话通知总值班室和职工医院。 22 在发生多人中毒或有毒介质大量泄漏时,全体参加救护人员必须听从气防有关人员的统一指挥,防止混乱扩大事故。 23 在事故情况下,救护人员必须佩戴好自己的防护器材,方可进入毒区抢救受害者。在抢救工作中,救护人员必须时刻注意自己防护器材的情况,若感到身体不舒服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退出毒区。 24 在进入同时高温明

8、火及毒气的场所作业时,不能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25 进入毒区执行任务时,一般情况下要两人结伴,互相照应,进入危险性较大的毒区,必须两人一组,不许单独进入。 26 进入高浓度氨气、硫化氢等有腐蚀性介质的毒区执行任务时,必须穿戴好专用的防护服装用品。 27 在抢救有骨折发生的中毒者时,应特别小心加以保护,以免造成不良后果。由高空向下转移伤患者时,必须用救生带扎好,严防碰撞、摔伤。若不能迅速将患者移出毒区,必须给患者戴上相应的防毒面具。 28 中毒者移出毒区后,应放在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的地方,立即解开妨碍呼吸和血液流通的衣物,如衣服被毒物污染须脱去,气温较低时要注意给中毒者保暖。 29 如中毒者已停

9、止呼吸或呼吸微弱时,应立即实行强制呼吸。一氧化碳、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造成呼吸窒息和触电、水淹的患者,可使用苏生器的“人工心肺”或“人工呼吸”进行急救。 210 对氨气、硫化氢、等有刺激性介质的中毒者,只有在电击或停止呼吸时才允许使用苏生器的“人工心肺”和“人工呼吸”。对于继发性的呼吸障碍,严禁使用苏生器强制苏生和挤压式人工呼吸法,只能给予自然输氧并尽快将其送住医院处理。211 对呼吸微弱或面色青的缺氧患者,应迅速给予自然输氧。一氧化碳中毒者要给其输入纯净的氧气 。其它毒气中毒者要给其输的氧气。对呼吸微 弱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给予较长时间的自然输氧。212 操作人员或救护人员绝对禁止在毒区摘下

10、面 罩讲话或进行其它活动。 213 如发生较大的毒气泄漏事故又不能排除时,要积极抢救中毒者。同时立即向公司有关领导、安全处、生产调度等有关处室报告,组织人员疏散,把事故损失减小到最小程度。 214 凡进入毒区参加抢救的人员,必须分工明确,责任人统一指挥。 215 在气防人员急救中毒者时,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给抢救工作创造安静、方便的急救环境。不得围观、大喊大叫或瞎指挥,以免给急救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 、监护规则 31 在进行监护工作之前,要了解被监护的人数、工作环境、有毒气体的性质,贮量及主要的工艺流程等情况。 32 要协助被监护人员选择、佩戴合适的防护器材。 33 在接受有关单位交给的监

11、护任务时,要向该单位有关负责人员问清有关制度(如容器内有毒物的浓度、含氧量及有关的作业要求是否齐全)执行情况如何?要重点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34 在工作中,被监护人若或到身体不舒服或呼吸困难时,要离开规定的范围后才能摘下面罩到上方去休息,必要时可去医院检查。 35 选择自吸式长管防毒面具的空气吸入地点,必须考虑风向、地势高低和周围是否另有毒源,同时注意不要让泥土灰尘接触长管口。 36 在进入容器、罐、塔作业时,同时没有搞清禁毒物温度的同时,必须选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选择式长管呼吸器。37 在进行可能会排出有毒气体的作业时,无关人员应离开一定距离,必要时车间要派人把守毒区,以免造成它人中毒。

12、38 在进行危险性较大,需要的安全措施较多工作中,如果监护人无法保证安全作业时,车间应另外指派人员去协助监护。 39 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危险性较大的抽堵盲板时,必须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担任监护工作,一般性抽堵盲板和进行其它作业由车间派人监护。 310 监护人必须选择一个适当的监护地点,并注意自身防护时要时刻注意被监护人的工作和身体情况,以保证不发生问题,同时又要作好万一发生问题自己将怎样进行救护的准备工作。 311 在监护工作中,监护人一刻也不能脱离监护岗位,更不能因为帮助被监护人工作而忘记自己的监护责任。一名监护人在一般情况下不能担任多人工作的监护任务。 312 如被监护人发生意外(中毒或受其

13、它伤害),监护人应首先给予迅速而有效的抢救,与此同时召换其它人用电话通知总值班室和医院。 313 在进行时间较长、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时,工作单位应排两班人员轮换休息监护人也不能担任两次或时间过长的监护工作,如有心脏病、高血压不能担任监护工作。 4、防护器材与救护器材41 防护器材的分类 根据防护原理和不同用途,防护器材可分为过滤式防护器材与隔离式防护器材两大类。过滤式防护器材有过滤罐或防毒面具。过滤式自救器等常见的隔离式防护器材有空气呼吸器,长管式防毒面具等。 42 过滤式防护器材的特点和用途过滤式防护器材是靠装在滤毒罐或滤毒盒内的活性碳或经过化学药剂处理过的活性碳的物理吸附作用、化学吸附作用和

14、催化作用而吸收或转化毒物达到防护目的。呼吸所需的氧气是靠环境提供的。因此,使用环境中的氧含量必须达到保障人正常呼吸的浓度,否则,使用者就会因缺氧而窒息。由于滤毒罐内的活性碳或经过化学药剂处理过的活性碳吸附或转化能力有限,就要求环境中有毒介质的浓度不能太高。如果浓度过高,未被吸附或转化的有毒气体就会侵入人体的呼吸器官使人中毒。另外,过滤式防毒器材的过滤介质还有一个使用寿命和选择性吸附转化的问题,一种过滤罐只能防护一种或几种有毒气体,而且防护时间也不能超过产品说明书中规定使用的时间。根据过滤式防护器材的特点,我们就可以确定其用途主要是一些有毒气体浓度较低,含氧量与大气中含氧量相近的环境。43隔离式防护器材的特点和用途隔离工防护器材最突出的特点是呼吸器官与周围环境隔离。呼吸所需气氧气由防扩器材自身或离有毒环境远处的空气中供给。因此这类防毒器材适用于毒物性质复杂、浓度高、缺氧及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但是,因为氧具有助燃作用,又因为在较高的含氧环境中可以大大降低可燃物着火或爆炸所需的能量。因此,在有明火、高温或较高浓度可燃气体的环境中,不能使用氧气呼吸器。 4.4常见防护器材的性能、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