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的目标与使命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862073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的目标与使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的目标与使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的目标与使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的目标与使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的目标与使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的目的与使命论文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目的使命三个代表论文摘要:我国高校学生社团自20世纪初兴起以来,以其鲜明的个性在大学校园中呈现出了蓬勃开展之势。与此同时,高校学生社团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及外部开展环境的影响,还处于次成熟阶段,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明确和分析高校学生社团的内涵、认识和掌握高校学生社团开展的困境和目的,对创立优秀社团、开展高校教育有重大意义。十六大报告上提出“教育是开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根底,在现代化建立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开展的战略地位。面对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教育开展的新战略,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局部的高校学生社团,必须与时俱进,明确和分析

2、自身的内涵,力争在高校开展和社团建立中作出新的安排,发挥更大作用。一、高校学生社团的内涵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在近二十年的开展中,逐渐从高校的边缘地带走向了中间地带;从高校的附属物演化为了比拟独立自主的部门,具备了丰富的内涵。这种内涵在组织形式上表现为高校的一种特殊的学生组织,它囊括了由学生自愿组成、为实现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协会、学会、研究会、联谊会及文学社等。在精神文化上表现为“大学校园本身的人文气息与大学生群体的独有特征所结晶的属于大学生们自己的青春载体。在这个载体中,它所拥有的社团不仅包容了大学生们个人的兴趣爱好,还反映出了大学生们的青春梦想、生活激情、人生规划,有的那么更折射出了

3、他们为之振臂高呼的在现实社会中的自我角色扮演以及所处的年代中应履行和承当的义务和责任1。高校学生社团的内涵是丰富的、变化着的,不能一言以蔽之的。它必将在高校学生社团的理论中被赋予新的内容,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探究。二、高校学生社团开展所面临的困境“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及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组建学生社团、完善学生社团建立的重要性、必要性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指导的重视,大局部高校都对学生社团建立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他们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拓宽学生社团的学科领域和活动范围,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我国高校学生社团不仅从数量上而且从开展活动的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4、2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社团开展也面临着软实力不强和硬实力不硬的困境,需要在理论中打破。第一、高校学生社团的软实力不强。软实力不强是一般高校学生社团所存在的通病,其主要表现为高校学生社团在社会和学校的认可度低、社团文化积淀太少、根本信念缺失、价值取向混乱以及管理制度不科学。首先,高校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建立和学生开展中的关键一环,要开展就必须寻求兼顾软硬实力两者协调进步的开展道路。而高校学生社团在经历了短暂的春天后仍然还处于次成熟阶段,社团的管理和活动不标准无特色、缺少吸引力和凝聚力;再从社团的文化、根本信念、和价值取向层面而言,当代大学生处于一种开放且不设防的环境中,容易被不合

5、时宜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所侵蚀,使建立在大学生结合体根底上的社团,文化积淀太少、根本信念缺失、价值取向混乱。最后,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学生组织必需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在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中,存在管理主体多元化、管理手段简单化等问题。第二、高校学生社团的硬实力不硬。硬实力的强弱与占有资源的数量和才能有关3。主要反映在高校教育资源的分配中,社团占有资源的数量缺乏和才能不强,导致社团的运作资金缺乏,指导班子中缺少骨干力量和社团活动的简单化。首先,高校学生社团的运作缺乏资金。因此,社团活动要出程度、出成绩,学校必须设立“学生社团协会专项资金。其次,一个学生社团要完善的开展需要有一支很强的指导班子。但高校学

6、生社团工作中鼓励机制无力,尤其是在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学生社团工作成了学生关注中的薄弱环节,难以吸收优秀学生;即使有一些优秀社团干部,但他们因缺少专业培训,工作才能不强,不能适应社团工作的需要。可见,高校社团的开展实那么是人才的开展,但社团建立中的人才储藏实在是困难重重。最后,作为学生社团生命线的社团活动,它是把社团文化建立引向深化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学生社团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的常规方式,应常抓不懈。三、高校学生社团的目的与追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开展,给高校学生社团的建立创造了更多的开展条件与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这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掌握高校学生社团的目的与使命,为建立优秀社

7、团、进步校园文化品位,开展高等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一、学生社团要有作为社团核心和灵魂的精神与文化。学生社团的精神和文化是社团在开展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稳定的并为社员所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那么。一个社团的精神与文化是在长期的活动中积淀下来的,它浸透在社团工作和社团活动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社团的每一个成员,使社团具有独特的社团文化和精神,从而营造出一种宽松活泼的学术气氛,使人们在这里孜孜以求,可以持续的进展创新学习与交流。社团的精神和文化成就了社团和而不同的气质,是社团凝聚力和吸引力存在的根底,是社团的建立工作的中心目的。第二、高校学生社团要有标准的制度和科学的管理。学生社团一般都有社团

8、章程,并以章程为根底制定的各种标准和运行机制,但美中缺乏的是社团的这些制度建立缺乏权威性和严肃性,变动幅度大,社团负责人可以自由改动。因此,高校社团开展的一个目的就是要有一套标准的制度。优秀的社团一般都有标准的制度和成熟的运行机制,使社团的精神和文化得到真正的贯彻。同时高校学生社团也要实现管理体制从统管型向民主型的转变,建立科学的管理。第三、高校学生社团要有一流的人才队伍。优秀的学生社团应该是人才云集,群英荟萃之宝地。在知识经济时代,“一切取决于知识的创新及高科技的使用,说到底,取决于一大批优秀人才对知识的创新,并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消费力。因此关键在于人才4。高校学生社团要毫不动摇的坚持这一

9、理念,以“团校为平台,对社团成员尤其是骨干力量进展系统培训,使社团的人力资源素质到达更高的层次,形成一支凝聚在团组织周围、可以有效提升社团品质的人才队伍5。高校社团的开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是持续的开展,归根到底是人才的持续开展。因此培养一流的人才队伍,强化人才储藏,应摆在高校社团开展目的的首位。第四、高校学生社团要有效劳社会的意识。高校学生社团工作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它贯彻到社团工作理论中就是要求社团要有效劳社会的意识。“代表中国社会先进消费力的开展要求为社团提供了效劳社会的才能;“代表中国社会先进文化的开展方向给社团注入了效劳社会的动力;“代表中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社团有

10、效劳社会的定力。特别是在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社团更要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效劳社会、奉献社会,这既是社团开展的根本目的又是高校学生社团应该承当的社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四、结语当今,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已经成了高校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的触角已经伸到了高校和高等教育的各个角落,并且正在产生宏大的影响。而要将这种复杂的影响转化为高校教育开展的积极动力,就必须在高校学生社团建立的理论上和理论中投入更多的关注与研究。参考文献:1中国知名社团大巡游.DB.2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N.中国教育报.2022-1-213王名,刘国翰.中国社团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4王桂兰.邓小平的人才观及价值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22,(4)5新形势下学生社团开展的考虑D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