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法——研修文档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860202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社会教学法——研修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品德与社会教学法——研修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教学法——研修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教学法——研修文档(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德与社会教学法研修文档二大家都知道品德与社会课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为了教好本门课程,我总是认真做好课后随笔,下面从以下几方面谈几点体会: 1 、记成功之举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在课后随笔中我这样写到: “思品课教师应重视改变课堂传授知识的习惯,设计

2、一些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动中悟理、动中导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愿与大家一起探索品德与社会课的最佳途径,把课改理念有效地融入到教学中。2、 记 败笔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 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作为教师应该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这个重要性。我们必须实际走入学生的生活当中,去了解他们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课前调查,无论是问卷还是调查采访都应该在课前有所了解,课上才能有的放矢。 3 、记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

3、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课后随笔中,我这样写道:非常情况,非常处理,教师在课上应多些应激机智,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 、记学生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 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