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物流中心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860125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4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物流中心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国际物流中心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国际物流中心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国际物流中心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国际物流中心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物流中心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物流中心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概述2第二章 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13第三章 建设条件28第四章 规划内容与建设方案34第五章 项目实施计划与招投标56第六章 环境影响、劳动安全与消防57第七章 节能分析61第八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67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1第十章 财务评价73第十一章 风险分析81第十二章 问题与建议84第一章 概述现代物流业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一种新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是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代物流的核心就是突出资源整合的思想,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将分散在不同区域和部门的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报关、货运代理、配送和信息处理等资源,按供应链理论整合为一个

2、无缝链接的物流系统,根据客户的需求,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将正确的货物交到正确的人手中,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服务的目的。现代物流业作为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作业的复合型产业,已成为降低资源消耗和提高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基础性支撑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先导性产业。发展现代物流业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XX国际物流中心建设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概况承办单位:河北XX物流开发有限公司法定地址:XX市开发区法定代表人:经济性质:民营企业注册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物流园

3、区开发、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项目不得经营,法律、行政法规限制的项目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企业概况:河北XX物流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专门从事物流中心建设以及仓储、运输与第三方物流开发与管理的民营企业。1.1.3编制依据(1)2004年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2)XX市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年)(3)冀政函(2006)41号河北省现代物流业2010年发展规划(4)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5)其它相关资料1.1.4项目提出的背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XX市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大XX工业组团日益茁壮,钢铁生产

4、加工、金属玻璃家具、玻璃、板材、服装、塑料、食品、化工、印刷九大行业齐头并进,目前XX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薄壁管生产基地和钢木家具生产基地。由于XX本身并不具备资源优势,需要强大的物流平台作为支撑,服务于供应领域和产品销售领域,从而降低流通成本,增加企业盈利。但现在XX市物流市场杂乱无序、服务单一、层次较低,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组团,根本不能满足当地产业的物流需求,亟需通过整合提升现有资源及物流企业招商来提升物流产业层次,突破产业发展瓶颈。物流的规范化、产业化发展将成为XX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改变“两高一低”现状,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部署。XX周边路网建设的日趋完善,“五横一

5、纵”的高速网络已经建成,XX的交通区位优势得到质的提升,建立辐射全国的物流节点平台的条件已经成熟。在“十一五”规划中,XX市明确提出了“以建设物流园区和扶持现代物流企业为重点,实现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逐步把XX建设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以XX和市区为核心,加快建设综合性和集散枢纽两种类型的物流园区,形成快捷有效的物流运作体系,形成完善的商品集散、商品中转、商品配送、货运代理、保税加工、信息服务、物流咨询、商品展示、电子商务等服务功能。”在这种背景下,为践行科学发展观,保障“大XX”战略的稳步推进,迈出物流产业化发展第一步,经市政府批准,由河北XX物流开发有限公司筹建X

6、X国际物流中心项目。河北XX物流开发有限公司委托廊坊市华玺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开展XX国际物流中心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就物流中心工程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投资规模等开展分析研究。编制单位抽调专业人员组成项目组,深入现场进行实地研究,并与XX市政府、XX市建设局及其相关部门就物流中心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建设方案、资金筹措方式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并达成共识,走访了当地的物流企业和关联企业,广泛收集了各方面资料。经过外业和内业紧张地调查研究,项目组编制完成了XX国际物流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1.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省市政府制定的“十一五”规划,可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促进以

7、扩大消费为特点的增长方式的科学转变。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颁布以后,2006年3月十届人大在已批准的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正式将现代物流业列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同时,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商务部等九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1993-2005年中国物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见表1-1、表1-2表1-1 物流业对GDP的拉动年份国内生产总值物流业增加值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物流业对GDP增长的拉动力(%)物流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总 量(亿元)逐 期增长量(亿元)比上年增 长(%)总 量(亿元)逐 期增长量(亿元)19933

8、533414.031535278.921994481981286413.141089558.527.420.971995607941259610.945484407.483.490.381996711771038310.050034557.034.380.4419977897377969.353493466.774.440.4119988440254297.856442956.695.430.4219998967752757.6601236863706.980.5320009921595388.463983866.454.050.342001109655104408.368624646.264

9、.440.372002120333106789.173955336.154.990.4520031358231549010.080646695.944.320.4320041598782405510.189979335.633.880.3920051830852320710.21214030036.6313.381.36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年第22期74页表1-2 国内生产总值与社会物流总额年 份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社会物流总额(亿元)单位GDP的物流需求系数199335334543151.5199448198792371.61995607941019751.719967

10、11771102881.61997789731236651.61998844021287321.51999896771389541.62000992151705611.720011096551945131.820021203332325831.920031358232954992.220041598783838292.420051830854810002.6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年第22期75页2006年4月河北省人民政府以冀政函41号文件正式颁布了河北省现代物流业2010年发展规划,规划明确鼓励依托产业优势的各类专业物流中心建设。2、 本项目的建设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各

11、级政府部门和相关物流企业已充分认识到物流业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与此同时,相关的工业生产部门、内贸和外贸部门、交通运输部门、信息化主管部门都加大了发展现代物流的工作力度,指导所属企业向现代物流方向发展。本项目的建设正是顺应了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对于优化XX物流资源,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增强XX企业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XX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都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3 、本项目的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货物流通的各个环节,包括采购、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配送等完全通过计划手段进

12、行管理和控制,企业基本上没有自主经营的空间,导致了条块分割,自成体系,“大而全”,“小而全”,各环节相互分离,社会库存量大,物资周转缓慢、资金占用较多,给社会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改革开放后,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入,根据社会和用户需要,将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使运输,仓储、整理、加工、配送等环节有机结合,高效运作的现代物流观念和管理方式及技术开始进入我国。在二十世纪90年代前后,我国经济体制开始转型,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整个生产、运输、流通和消费发生了深刻变革,国内市场开始出现了不同形式的各类物流企业。近几年,民营、合资和外商独资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陆续进入市场,不仅在企业数量上有较多增加,

13、而且在运营质量上更有一个层次的提高,即有了“现代物流”的内涵。本项目的建设正是顺应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向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4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总体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目前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新经济的导入,要求物流业发展跟上步伐。(2)以批量进货、大量销售为特征的超级市场的兴起以及连锁经营的发展,零售规模不断扩大,对物流提出了大批量、多品种进货的要求。为得到比较优厚的进货条件,降低进货价格,提高与大型连锁企业的竞争力,大量中小零售企业将通过自由连锁等形式,组成共同进货组织,实施从厂家直接进货的变革,对中转基地有较大需求。(3)高

14、附加值产品的日益增加,要求物流提供更细致的服务,提高物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迅速性。产品的多品种化和消费的多样化、个性化,将导致产生多品种、小批量的物流;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将使企业更加重视在物流环节上节约成本,减少浪费,削减人工成本。(4)信息化的发展,特别是由于POS系统的应用,将导致越来越多的零售店对库存实行极为细致的“单品管理”,实行多品种、小批量库存,从而要求中转批发环节增加送货的次数和品种,减少每次的送货批量。本项目建设可满足商业竞争对即时配送的需要。5、 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优化当地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现代物流被国际上普遍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创造利润的第三重要源泉,也是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经济发达国家和部分经济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现代物流能力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6、 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物流中心的建设将有利于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可为现有工商企业节约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投入,降低流动费用和管理费用,提高流通效率,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