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讲义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858469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塞诗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边塞诗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边塞诗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边塞诗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边塞诗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边塞诗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塞诗讲义(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姚学教育语文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姓名年级八年级辅导科目语文学科教师袁老师授课类型 T(边塞诗鉴赏)Z (专题链接)T (内容赏析)授课日期及时段 2016年01月20日星期三时段:15:0015:20教学内容【课标解读】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 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评价学生阅读 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 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教材分析】边塞诗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

2、分。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 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 边塞诗一般出自于出征的将领或随军文官之手。通过对古战场的艰辛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思乡 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在唐代边塞诗中,多以汉朝喻唐朝的类型。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 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七言长篇歌行 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 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学情分析

3、】边塞诗题材丰富,情感矛盾冲突激烈,意蕴深远,适合学生诵读学习。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学习 中,背诵并积累了许多的边塞诗,也形成了对边塞诗的大致理解,但对边塞诗的时代背景,其中的一 些具体意象,思想感情,比如借景抒情,借诗言志,直抒胸臆存在短板。因此在鉴赏边塞诗时,要注 意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讲解是具体时代背景,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边塞风光及戍边战士的情 感变化等,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读中思、读中品、读中悟。【教学目标】1. 了解唐代边塞诗的主要特点。2. 学习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教学方法】1诵读感悟法2. 评析欣赏法。3. 想象联想法。【预习指导】1. 查找关于边

4、塞诗的资料。2. 搜集整理边塞诗的代表作品,在课上朗诵分享。3. 边塞诗的代表诗人有哪些?【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 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当然,经过发展,在宋代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边塞诗。二预习检查。1说一说你知道的边塞诗人。提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卢纶、李白、常建。2你知道这些代表诗人的哪些代表作品?高适,盛唐诗人,以悲壮边塞诗著称,高适存诗2

5、40余首,其中边塞诗50余首。高适边塞诗多以幽蓟、河西,即 今河北北部及内蒙古一带的战争生活为题材。高适边塞诗皆抒发了他们立功边塞,慷慨报国的豪情壮志,如高适的“总 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塞上)、“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塞下曲)。岑参是盛唐边塞诗的的主要创作者,这和他的经历有密切关系。他向往从军立功,把它当作求取功名的一条主要 途径。他的诗风奇情壮采,表现边塞奇异壮丽的风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 归京),“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王昌龄,字少伯,盛唐著名边

6、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卢纶,字允言,唐代诗人。代表作品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李益(746-829),字君虞,唐代诗人,代表作塞下曲表现征戍生活的艰险和将士思乡的哀怨,“蕃州部 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李白(701年2月28日一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塞下曲表述诗 人“横行负勇气,一战静妖氛”的慷慨从戎的理想。疏宕放逸,豪气充溢,“愿将腰下剑,直

7、为斩楼兰”借用傅介 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 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常建,唐朝诗人,塞下曲:“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 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作者对这了美好的一页加以热情的赞颂,让明媚的春风吹散弥漫一时的滚滚狼烟,赋予 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三.边塞诗中看“国运兴衰”。i边塞诗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盛唐时期”,“中晚唐时期”以及“宋代”。2“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大多表现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 思家情绪;同时还包括

8、: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比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3“中晚唐时期”诗人们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比如:“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陇西行陈 陶)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从军北征李益)4. “宋代”边塞诗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 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如: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四感受思想主题1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如王

9、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借孤寂艰苦悲壮的战争生活的描写表现戍边将土的壮志豪情。李益的塞下曲“蕃州部落能结束, 朝暮驰猎黄河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借边塞人欢马叫的壮丽景象,赞美将士们慷 慨激昂,为国献身的精神和必胜信念。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 卷红旗临易

10、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2表现与亲人的离情别绪,表现思乡思亲的主题。如岑参的磧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在无处投宿的沙漠里行走,更激起作者的思乡之情。题苜蓿峰寄家人“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 上泪沾巾。闺中只是空思想,不见沙场愁杀人。”以家人的思念来反衬征人思乡的愁苦。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沈佺期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3描绘戍守战斗的场面,揭露官兵之间的矛盾,表达反战主题。表现塞外生活

11、的艰辛和连年征战 的残酷。卢纶的逢病军人“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色入金疮。” 借一个饥、寒、疲、病、伤的退伍军人形象控诉了扩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王昌龄的出塞(秦 时明月汉时关)体现了诗人对良将的期待,对无能边将的嘲讽。王维的老将行、陇头行反映了 将军有功不赏的不平。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4描绘边塞的奇异风光与边陲人民的生活状况。边塞诗人抒发感情和描写人物是常用粗犷的笔 触、厚重的色彩描绘出苍茫雄浑的边塞风 光作为背景。高适的营州歌“营州

12、少年厌原野,皮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描写了营州少年习惯原野生活环境,表现边地少数民族的骑射生活。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描 写了边塞和平宁静开朗壮阔的景象。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内容总体归纳如下:边塞风光一一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家乡思乡念亲将士一一艰苦私生活、报国豪情友人一一,惜别感伤、壮别感奋五鉴赏方法点拨。边塞诗的鉴赏,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抓住边塞诗的意象,认识边塞诗。识别边塞诗的身份并不难。边塞诗中的常见意象范围狭窄,多是和边塞、战争

13、有关。比如:地域 方面有关山、沙漠、黄河、关外、萧关、榆关、沙场、绝域等。边塞诗的意象: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胡、羌、羯、夷指少数民族)磧西、轮台、龟兹、夜郎;天山、阴山、 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边塞诗中常见的曲子: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2把握时代特征,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盛世唐朝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 前是其主调;而宋

14、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范 仲淹)。不同时代的边塞诗特点盛唐: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 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中晚唐:卢纶逢病军人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李益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吹遍行路难。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

15、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 陶)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宋代:南宋沦亡半壁江山,外临强敌内政颓糜,诗坛和词苑交织着救亡御侮的悲怆呼号!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 师又一年。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 游)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 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主题基本类似,风格也差别不大,却都分明展示了各自不同时 代特征。3. 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边塞诗题材的兴起,是与诗人们的生活范围有所扩展紧密关联的。从边塞诗中,我们看到诗人的 眼界开阔了,诗歌的意境拓展了,诗歌的内容更显得异彩纷呈。有对建工立业的渴望:“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有报效国家的激情:“誓欲成名 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