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仿真模拟测试四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858027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仿真模拟测试四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仿真模拟测试四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仿真模拟测试四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仿真模拟测试四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仿真模拟测试四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仿真模拟测试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仿真模拟测试四(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仿真模拟测试四(时间:120 分钟 满分: 120 分)一、基础 (24 分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 分 )(1)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1分)( 鱼我所欲也 )(1 分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3)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 千树万树梨花开 。 (岑 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分)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将士作战时,奔驰向前,英勇杀敌,弓弦发 出霹雳般的响声的词句是: 马作的卢飞快 , 弓如霹雳弦惊 。 (2 分)(5)请把秋瑾的满江红的下阕默写完整。 (4 分)身不得

2、, 男儿列, 心却比, 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 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 ? 英 雄末路当磨折 。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 青衫湿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1)靳尚带卫士二人,各蒙面,gu 1 ju诡谲)地由右侧登场。(2)今天开张有j hu(i忌讳),不许穷小子进门,叫常头出去。(3) 颗枣儿从树上落下,男孩ni e sh o u ni e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捡枣儿。(4)di a o li a ng hu a雕梁画栋()的大楼金碧辉煌,门前那块黑底金字的陈年老匾泛着辉光。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 )(3分)A.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生气勃勃的魏玛文

3、化在共和国贫乏苍白而又充满危机的政治背 景下睥睨欧陆。B. 在蓦然回首的刹那,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C. 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性格傲岸,对权贵从不阿谀奉承,对一般人也都侧目而视.,遭 到很多人的嫉恨。D叶君健先生在创作上绝不渲染离奇情节去哗众取宠.,坚持朴实的“白描”,被西方 称之为“冷静到残酷”和“大师的写法”。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C )(3分)A. 端午假期,广东接待游客超2 000多万人次,古驿道游等精品路线受青睐。(删去“多”)B. 自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多莉”诞生以来,使各国科学家先后克隆了牛、鼠等动物。(删去“使”)C. 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长沙市教

4、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把“严禁”改为“禁止”)D. 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 游产业。(把“发扬”改为“发展”)5. 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如果说生命是一本书,那么时间则是一支笔,书写着人生;如果说生命是一条河 ,那么时间则是涌动的波涛 , 推动着人生 ; 如果说生命是一座花圃 , 那么时间则 是一朵鲜花,点缀着人生 。二、阅读(46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 .送

5、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 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 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 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 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 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

6、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 且艰若此。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无从致书以观(得到。 )走送之(跑。)(3)既加冠(已经。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脸色更为恭敬,礼节更为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2)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8.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A. 善用对比是本文的特色,通过“我”和“同舍生”的对比,突出了“我”求学的快乐。B.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写出了学馆条件之差

7、,反衬了“我”学习的刻苦。C. 学习生活的艰苦没有动摇作者的求学意志,他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终于学有所成。D. 选文是一篇赠序,作者先晓之以理,后动之以情,要求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徐中行徐中行,台州临海人。始知学闻安定胡瑗讲明道学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至京师,首谒范纯仁,纯仁贤之,荐于司马光。光谓斯人神清气和.,可与进道。会福唐刘彝赴阙,得瑗所授经,熟读精思,攻苦食淡,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乃归葺小室,竟日危坐, 所造诣人莫测.也。父死,跣足庐墓,躬耕养母。推其余力,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 晚年教授学者,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

8、,不失其性,不越其序而后已。(节选自宋史 徐中行传,有删改)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B )(3分)A. 至京师/过中不至 B.光谓斯人神清气和/久而乃和C.乃归葺小室/太守归而宾客从也D.所造诣人莫测也/夫大国,难测也10. 请用三条“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始知学/闻安定胡瑗讲明道学/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11. 文章表现了徐中行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文章表现了徐中行求学的刻苦勤奋,做人行事的高洁操守。(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安星予 青春岁月一生只一次, 恰如昙花一现, 又如江流入海, 奔涌向前。这是人生中最美好 且短

9、暂的时光,更是不可复刻的璀璨年华,因此古人有“ 青春须早为,岂能常少年 ”之言。酌古论今, 在民众的意识观念中, “大器晚成 ”始终不及 “ 初露锋芒 ”令人艳羡。 “成名要 早”“ 建功要快 ” 的思想,不知从何时起被深深植根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中。于现代青年人而言,似乎时刻都在忧虑,唯恐脚步稍慢,就会被这个时代抛在身后。殊不知,“早和快 ” 远不如“稳和静”来得稳妥心安。 青春的座右铭的确应是步履不停地向前奋进, 但不急功近利、 不功利为之的 “静”,才应是青春中那抹最纯净的 “底色 ”。 我们要始终坚信, 脚踏实地是仰望星空的根基。 无论梦想如何绚烂, 也要静下心来一 步一个脚印地去追逐实现

10、。 对于青年人而言, 在这个物欲横流、 光怪陆离的现实社会中, 单纯的、 不被世俗化的、 纯粹的理想主义行为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 守住自己的初心, 将自己真正喜爱的专业兴趣, 发展成为之奋斗的事业, 将“热爱 ”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这是当代青年人真正对自己的人生 高度负责的体现。 从社会层面来讲, 摒弃“鸡汤成功学 ”的灌输与引导, 充分发挥社会职能, 尽可能多地为青年人提供广阔而稳定良好的发展平台,才是根本职责所在。 当然, “平心静气 ”并不等于消极懈怠、 无所作为, 而是要在奋进的过程中让心静下 来去沉淀、 去厚积。 在明白 “ 时不待我 ” 的紧迫性的同时, 更要经历 “ 宁静致远

11、” 的人生修 炼。于青年人而言, “驱车策驽马”的驰骋前提, 是懂得“悠悠涉长道 ”的心境,也只有在 “静”的底色中,青春的拼搏与奋斗才会越挫越勇,一往无前!(选自红网,有删改 )12. 下列与原文表述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3 分)A. 选文第段中,作者认为青春短暂,青年人更应该珍惜时机,加快前进的步伐。B. 作者认为现代青年人能守住自己的初心,将自己真正喜爱的专业、兴趣,发展成为 之奋斗的事业,将“热爱”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是难能可贵的品质。C. 选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脚踏实地是仰望星空的根基。D. 脚踏实地是要在奋进的过程中静下心来去沉淀、去厚积。13. 下列材料中不能证明中心论点的一项

12、是 ( B )(3 分)A.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B.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C. 画家齐白石幼年学木匠,之后学雕刻, 57 岁以后才在画坛逐渐成名,他曾经“十载关门”,大胆突破,终于“扫除凡格”,“变更”了面貌,66 岁到达绘画巅峰。D. “大国工匠”高凤林 35 年做同一件事,为火箭焊“心脏” 发动机喷管。他用35 年的坚守,成就了一个航天匠人的梦想。14. 请概述文章的论证思路。 (4 分 )文章首先指出 “成名要早 ”“ 建功要快 ”的社会现象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在此基础 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脚踏实地是仰望星空的根基; 然后从个人和社会的层

13、面阐释观点; 最后 辩证说理,并号召大家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四 )文学类文本阅读 (17 分 )峡谷阿城山被直着劈开,于是当中有七八里谷地。大约是那刀有些弯,结果谷地中央高出如许,愈近峡口,便愈低。森森冷气漫出峡口,收掉一身粘汗,近着峡口,倒一株大树,连根拔起,似谷里出了什么不测之事,把大树唬得跑,一跤仰翻在那里。峡顶一线蓝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峭壁上草木不甚生长, 石头生铁般锈着。一块巨石和百十块斗大石头, 昏死在峡壁根, 一动不动。巨石上伏两只四脚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尔吐一下舌芯子,与石头们赛呆。因有人在峡中走,壁上时时落下些许小石,声音左右荡着升上去。那鹰却

14、忽地不见去向。顺路上去,有三五人家在高处。临路立一幢石屋,门开着,却像睡觉的人。门口一幅布 旗静静垂着。愈近人家,便有稀松的石板垫路。中午的阳光慢慢挤进峡谷,阴气浮开,地气熏上来,石板有些颤。似乎有了噪音,细 听却什么也不响。忍不住干咳一两声,总是自讨没趣。一世界都静着,不要谁来多舌。走近了,方才辨出布旗上有个藏文字,布色已经晒褪,字色也相去不远,随旗沉甸甸地 垂着。忽然峡谷中有一点异响,却不辨来源。往身后寻去,只见来路的峡口有一匹马负一条汉, 直腿走来。那马腿移得极密,蹄子踏在土路上,闷闷响成一团。骑手侧着身,并不上下颠。愈来愈近,一到上坡,马慢下来。骑手轻轻一夹,马上了石板,蹄铁连珠般脆响

15、。马一 耸一耸向上走,骑手就一坐一坐随它。蹄声在峡谷中回转,又响又高。那只鹰又出现了,慢 慢移来移去。骑手走过眼前,结结实实一脸黑肉,直鼻紧嘴,细眼高颧,眉睫似漆。皮袍裹在身上, 胸微敞,露出油灰布衣。手隐在袖中,并不拽缰。藏靴上一层细土,脚尖直翘着。眼睛遇着 了,脸一短,肉横着默默一笑,随即复原,似乎咔嚓一响。马直走上去,屁股锦缎一样闪着。到了布旗下,骑手俯身移下马,将缰绳缚在门前木桩上。 马平了脖子立着,甩一甩尾巴, 曲一曲前蹄, 倒换一下后腿。 骑手望望门, 那门不算大, 骑手似乎比门宽着许多, 可拐着腿, 左右一晃,竟进去了。屋里极暗,不辨大小。慢慢就看出有两张粗木桌子,三四把长凳,墙里一条木柜。木柜 后面一个肥脸汉子,两眼陷进肉里,渗不出光,双肘支在柜上,似在瞌睡。骑手走近柜台, 也不说话,只伸手从胸口掏进去,捉出几张纸币,撒在柜上。肥汉也不瞧那钱,转身进了里 屋。少顷拿出一大木碗干肉,一副筷,放在骑手面前的木桌上,又回去舀来一碗酒,顺手把 钱划到柜里。骑手喝一口酒, 用袖擦一下嘴。 又摸出刀割肉, 将肉丢进嘴里, 脸上凸起, 腮紧紧一缩, 又紧紧一缩, 就咽了。把帽摘了, 放在桌上, 一头鬈发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