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别人应注意什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857259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批评别人应注意什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批评别人应注意什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批评别人应注意什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批评别人应注意什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批评别人应注意什么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批评不仅仅是一种伎俩,更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富有人情味的、和风细雨的批评,不仅有利于被批评者积极地改过错误,而且能使批评者和被批评者之间的关系更和谐、更融洽。为了使批评收到这种效果,我们批评别人应注意什么:掌握批评的目的批评和任何事情一样,要想收到预期效果,必须具备明确的目的性。如果你仅仅把批评当做发泄不满情绪的渠道,那就干脆不要使用批评了。因为批评的目的是让被批评者改过错误,取得进步。当你把批评变成一种发泄工具时,它就没有任何意义可言了。因此,我们要时刻谨记,批评的目的是帮忙别人成长和进步,让他在今后的工作或生活中表现得更出色,而不是为自己出气,更

2、不是打击对方甚至把对方整垮。掌握好批评的力度我们在批评别人时,一定要掌握好批评的度;。在批评之前,首先要揣摩被批评者的心理和个性特征,考虑一下他的接受和领会能力,同时还要分析事态的严重程度,经过多方衡量之后,再确定一个更能收效的批评计划。比方,对个性比拟顽固的人,要单刀直入,直接击其要害;对轻微的错误点到即可;对严重的错误要迎头痛击等。此外还要注意,不管被批评者是什么个性的人,都要充沛认识对方对批评的领悟程度,如果对方拒不接受批评,甚至反唇相讥,对所犯错误不以为然,就要加大批评的力度。否那么,不但达不到批评的效果,反而会让他对错误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从而让小错误演变成大错误。当然,如果对方认错态

3、度良好,那么应该适可而止。给对方留面子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面子问题是每个人都十分重视的问题。因此,我们在批评别人时应该谨记这样一条原那么:千万不要损伤对方的面子和自尊。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在批评别人时应该尽量委婉含蓄,比方可以这样说:我以前也犯过这种错误;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重要的是如何正视错误和改过错误。;像你这么聪慧的人,我实在无法同意你再犯一次同样的错误。;你的表现一直优于他人,希望你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要站在对方立场上要想对方接受我们的批评,就要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说话。比方,你是一个部门经理,你有一个下属上班迟到了,你不应该这样说:小x,你迟到了,注意点儿!;小x,你怎么又

4、迟到了,拖部门的后腿!;而应该这样说:小x,你看你又迟到了,这样对你的影响不好,你这么年轻,不养成好习惯,对你的未来是没有好处的。;很明显,后一种批评方式要比前一种好得多,因为后一种批评方式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说话,对方会觉得你是在为他好,他打心眼里愿意接受这样的批评。批评对事不对人通常情况下,批评是一件比拟伤人的事情,任何批评都会造成不良情绪。最有效的躲避不良情绪的办法就是对事不对人,即我们在批评别人时,一定要就事论事,并且尊重客观事实。我们要时刻记住,任何人都会犯错,犯了错,并不代表他这个人就如何,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把对别人错误行为的批评扩大到对他本人的批评上。比方,你让秘书校对一份文件并打

5、印出来,结果文件上还有一个错误没有被改过,这时候你应该对他说:这个字你没有校出来。;而不能说:你这个人工作怎么这么马虎,这么不负责任!这么大的错误都没有校出来!;很显然,后一种批评方式很难让对方接受,因为这样的批评会让对方很难堪,也许这只是他一次无意的差错,你却回升到了责任心的高度去批评,这就很难起到鼓励的作用,甚至会起到反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记住:永远不要批评人;。当众批评不如私下谈心很多人认为,要想收到批评的预期效果,就必须给被批评者制造一种心理压力,以迫使他改过错误。所以在批评别人时常常大张旗鼓,弄得尽人皆知。事实上,这样的批评很难起到催促对方改过错误的作用,甚至会严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激起对方的逆反心理。因此,我们在批评别人时,切忌当着众人的面指责对方,最好选择在独自的场合,比方独立的办公室、安静的会议室或休息室等。批评要把握关键;批评是为了鼓励对方进步,帮忙对方纠正错误,所以一定要批评到点子上。因此,我们在批评别人之前,首先要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抓住问题的关键点,而不是蜻蜓点水,训斥几句了事。同时要运用自己的智慧,思考躲避再次犯同类错误的办法,警戒对方不可重蹈覆辙。批评别人应注意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