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解决拆迁遗留问题报告3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855040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协调解决拆迁遗留问题报告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协调解决拆迁遗留问题报告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协调解决拆迁遗留问题报告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协调解决拆迁遗留问题报告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协调解决拆迁遗留问题报告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协调解决拆迁遗留问题报告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协调解决拆迁遗留问题报告3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协调解决拆迁遗留问题报告3篇协调解决拆迁遗留问题报告第1篇创建指挥部:辖区广后街社区原广后街大院的700余户居民于年9月由城投公司拆迁。在拆迁过程中因牵扯到部分居民、光辉村部分村民的安置和补偿费用以及村上的地皮费问题,致使拆迁事宜未按期全部完成。目前存在的问题:1、拆迁现场留下了大片拆迁后的空地和未拆迁尚在居住的居民和村民房(多半由外来人员租住)。2、在拆迁过程中,因城投未给付拆迁工资,大片空地被拆迁工人自行出租给个别驾校或废品收购站。3、居住地因无下水,近5年来,这些地方已成为垃圾堆积、污水横溢的脏源点。街道、社区曾多次找过城投公司,但都未予解决,给周边群众出行造成极大不便。每遇环境卫生百日

2、会战、城管风暴等大型整治活动或检查,街道和社区都是组织干部或者社区综治员自筹资金雇佣车辆进行拉运清理或用彩条布进行遮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这只能治表不治本,也成了一个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近期,国际马拉松赛事、创建文明城市迎检即将来临,环境卫生整治的力度正在逐步加大,面对这一城市顽疾,街道、社区采取多种办法进行清理整治,但收效甚微。这一区域地处国际马拉松赛事必经路段,若航拍势必直接影响到辖区乃至全市、全区的环境卫生整体形象,希望区上出面协调有关职能部门,从根本上彻底予以解决。协调解决拆迁遗留问题报告第2篇4月18号市委市政府召开关于加强全市房屋征收管理工作会议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3、立即召开国土、住建、有关乡镇及项目区业主单位工作会议,迅速做出了重要部署,现将我县此项工作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1、澄清底子,为做到有的放矢,我们精心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县各房屋征收项目进行了一次排查摸底,对存在房屋征收遗留问题的七个项目进行了逐个登记备案。这七个征收项目共涉及拆迁户数计713户,已拆迁425户,未拆迁未安置288户。(1)元光路城中村改造项目,位于秀水办事处二里井社区,于2010年9月动迁,已拆迁163户,未拆迁19户;(2)根亲文化园建设项目,位于秀水办事处八里松社区,于2011年10月动迁,已拆迁98户,未拆迁39户;(3)新福东路建设项目,位于城关幸福路东段,

4、于2010年8月动迁,已拆迁26户,未拆迁3户;(4)产业集聚区一期建设项目,位于县城产业为集聚区内,于2011年9月动迁,已拆迁360户,未拆迁200户;(5)吉尔茶叶建设项目,位于番城办事处六里庙社区,于2010年8月动迁,已拆迁16户,未拆迁7户;(6)温州商贸城建设项目,位于蓼城办事处东大店社区,于2011年4月动迁,已拆迁26户,未拆迁12户;(7)204省道建设项目,位于204省道两边,于2012年12月动迁,已拆迁24户,未拆迁3户。2、制定解决房屋征收遗留问题工作方案,根据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解决每项遗留问题的时间节点,安排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同时在工作方案

5、中对明确各相关单位的职责,强化督查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部署。3、全面启动存在遗留问题项目的征收工作,务必做到遗留问题不彻底解决,人员不散、机构不撤、工作不停。日前在解决元光路东段城中村改造拆迁遗留问题时,通过多方努力,顺利拆除了位于项目区内的两处房屋,为项目的区间道路建设和拉舍围墙扫清了障碍。4、督催部分项目安置用房开工建设。根亲文化园房屋征收项目用于安置的土地平整,道路建设已全面展开,产业集聚区用于安置的金色雅居项目已开工建设。5、依法拆除部分项目区内的违章建筑,共拆除违建21处,拆除违章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另外温州商贸城项目的违章建筑进行证据收集等工作,为强拆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6、

6、组织了工作组深入各项目区,对被征收户开展全面细致的思想动员工作,加强了与被征收群众的积极沟通,争取获得被征收人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在不违背政策的前提下,对被征收人的合理合法诉求予以解决。二、存在问题一是一些被征收户对征收补偿安置要求过高,拒不搬迁,影响项目推进及整个项目的安置工作;二是个别项目中被征收户以安置房面积、楼层以及配套建设不符合个体要求为由拒不入住;三是部分被征收人对同期先后开展的征收项目补偿标准和安置形式解读不清,即要求最高的补偿价格,又要求最实惠的安置及产权调换政策。三、下一步工作对有遗留问题的拆迁项目实行领导包项目、工作组成员包户的工作机制,确保按照上报市政府的遗留问题解决时间

7、表完成工作任务。对有条件可以先行建设安置用房的项目,要求项目业主必须优先建设,在资金、人力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对安置房用地和建设相关审批手续,要求各单位优先予以办理,实行“绿色通道”制度。对补偿标准漫天要价、对安置提出过高无理要求、经调解、仲裁仍不搬迁的个别被征收户房屋,履行相关法定程序后,依法予以拆除。协调解决拆迁遗留问题报告第3篇水观镇人民政府关于请求解决集镇建设发展中遗留问题的报告市委:为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我镇抢抓2013年被四川省列为“百镇建设示范行动”乡镇和2014年被国家住建部列为“全国重点镇”的机遇,以“治理美镇,开发扩镇”为总体思路,进一步规范用地和建房秩序,大力推进场镇基础设

8、施建设,不断增强中心镇凝聚功能。近年来,我镇招拍挂土地5块,出让总面积19.14亩,成交总价款1004万元,使场镇面积拓展到2.1平方公里,场镇常居人口突破10000人。通过土地的开发,不仅集镇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还利用土地收益金偿还了800余万元部份历史债务,维护了一方稳定。但是,“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场镇危房改造、项目工程拆房安居、征地青苗补偿600多万元新增债务等,又遗留了诸多矛盾和问题,特请求市委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和解决:一、“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和场镇居民危房改造请求解决的遗留问题“5.12”汶川地震后,我镇灾后重建户和场镇居民危房改造户有139户,为确保受灾农户尽快安置

9、,根据灾后重建“先建后批”的政策,2009年我镇在老山寨村规划了10多亩土地用于安居,按4至6层进行修建。因集镇建设快速发展,该宗地已成为集镇永安街的核心部份,我镇于2010年将该宗地报征为国有土地。现安居房已全部建成,而建房手续极不完备,急需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请求解决:一是建房户补足出让金,按协议出让评估供地。不宜再采取招拍挂供地;二是对建房户补办规划设计;三是对建成房屋进行质量鉴定和综合鉴定;四是在办理“两证”中给予程序上的简化。尤其是要简化一些前置程序和中间程序,直接办理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五是在办理“两证”中降低费用。这些安居农户都是因为无房居住而修建房屋,他们根本无力承担办

10、证中应缴的费用,因此,尽量降低如土地出让金等费用的收费标准,减轻他们的负担;六是缩短办理“两证”时间。国有出让土地的建房手续的办理程序复杂,如果要按正规程序办妥需要耗时几个月,希望“集中办理,缩短时限”。二、因供水及基础设施项目和长滩河中小河流域治理项目建设的拆迁农户请求解决安居的问题2013年初我镇供水及基础设施项目开始启动,该项目总投资1670万元,占地20余亩,拆迁房屋8户。2014年初我镇长滩河中小河流域治理项目开始启动,该工程全长2.4公里,总投资2050万元,占地20余亩,拆迁房屋29户。为确保两项目顺利推动,我镇与这37户农户签订协议,承诺于2014年10月对其安居。目前,这些农

11、户房屋已拆,杜强、张泽华、张泽富暂时安置在老山寨村村委会临时居住,其余农户寄居在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个别拆迁户在场镇租房,因建房手续迟迟不能办理,导致拆迁农户无法安居,他们多次到镇政府上访,要求政府兑现承诺。我镇拟在杜家坝永安路旁国有土地选址安排9户拆迁户,其余拆迁户以集体土地选址进行安置。请求解决:一是在国有土地选址安置的拆迁户,以划拨或协议出让取得建设用地。因为采取招拍挂方式供地拆迁户难以接受;二是集体土地选址安置的拆迁户,以集体土地建设指标供地,或直接按规划区外农民建房规划建设。三、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建设请求解决用地指标的问题2013年我镇被四川省列为“百镇建设

12、示范行动”乡镇,根据省住建厅的要求,分两年下达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每年省财政资金投资500万元,项目用地指标60亩省捆绑下达到阆中市。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中央财政资金235万元,占地2亩。为确保两项目落地生根、顺利实施,请求解决:落实两项目建设用地指标62亩。四、危房改造户在场镇滨河路安居请求解决用地指标的问题经统计,我镇有危房改造户165户,他们自愿申请到滨河路安居,按两层川北民居建设滨河路景观带。请求解决:以集体土地建设指标供地5至10亩。五、水观镇小城镇建设国有土地存量盘活请求解决降低起拍价的问题我镇2012年在永安大街延伸段报征国有土地50亩。由于国家房地产政策调整,土地市场疲软,2013年上网招拍挂10.75亩,至今未拍卖成交,农户400多万元的征地拆迁费用无力兑现,严重侵犯了群众的利益,乡镇维稳的压力剧增。建议:按市场供求关系规律降低起拍价,每亩30万元左右为宜。特此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