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常见病防治计划(四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854954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常见病防治计划(四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生常见病防治计划(四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生常见病防治计划(四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生常见病防治计划(四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生常见病防治计划(四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常见病防治计划(四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常见病防治计划(四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常见病防治计划为了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师生中的发生与流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及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今年我校传染病(常见病)防控工作计划如下: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我校严格树立学校疫情无小事的观念,将传染病防控和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工作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中。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防控组织体系,成立由校长负总责的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任务落实,并建立起由学校领导牵头、校医为骨

2、干、班主任为网点负责人的覆盖全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网络,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二、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防病意识和防病能力1.充分利用校广播、班会、学生集会、健康教育课、健康小报、宣传栏、知识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有关学生常见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知识,引导师生养成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增强他们的防病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利用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宣传传染病、常见病的预防知识,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三、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防控工作1.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各项制度,制定规范的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常见病、多发病、传

3、染病预防制度和疫情监测及报告制度,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具体措施,重点加强冬春季、秋冬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2.加强对环境卫生的监督,制定完善的卫生制度。德育处每日专人负责检查教室和环境的卫生,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到文明班量化考核中去,以提高同学们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抗病能力。3.加强饮水饮食的安全卫生监督。学校由专人负责检查,各项管理制度健全,措施得力。定期组织对食堂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食堂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技能。4.加强校园消毒和教室的通风换气管理。在冬春季节,建立专人负责制,做好校园消毒和各班教室定时开窗通风换气

4、工作,以保证学习场所空气清洁、流通。5.加强我校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工作:由校医室负责本校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加强传染病监测工作,切实做到“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每日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做好晨检午检及因病缺课登记追查工作,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在做好相应的防控措施的同时,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区疾控中心进行报告。6.严格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更新、充实卫生是必备设备,追被足够的消毒、预防用品以及应急工作所需的经费。7.认真做好新生入学及转入新生的卡证查验工作,为有效预防学校传染病提供科学参考。8.配合

5、地段防疫部门,做好学生常见传染病相关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建立有效免疫屏障,严防各种传染病传入我校。四、扎实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有效防治学生常见病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利用校广播、班会、学生集会、健康教育课、健康小报、宣传栏、知识讲座等形式,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向学生普及视力低下、龋齿、肥胖等常见病的发生和预防知识,不断纠正学生不良的卫生习惯,采取合理膳食、注意用眼卫生等措施,有效预防学校常见病的发生和发展。学生常见病防治计划(二)一、沙眼的防治规划与措施1、目标:以每年沙眼患病率为指标。控制沙眼的发病率。2、策略: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向学生传授沙眼防治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6、充分利用学校良好的卫生设施和条件,预防沙眼。3、措施:(1)健康教育:开展对学生、家长的沙眼防治知识宣传,采取干预措施改变学生的不卫生行为。提高家庭卫生水平,提倡一人一巾一盆,有条件的要用流动水洗脸,避免交叉感染,以配合学生的沙眼防治工作。(2)改善卫生条件;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学校卫生设施,做到学生在校有流动水洗手。(3)治疗:定期查治学生,观察疗效,对患病学生的检查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一次。体检结果应及时通知家长,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针对沙眼患者,建议其用药治疗,随时检查治疗效果。(4)监测:对患病学生的检查频率每年一次。体检结果应及时通知家长,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采取

7、积极的防治措施降低患病率。二、学生视力不良(近视)防治计划1、背景近视是指眼睛辨认远方(_米以上)目标的视力低于于正常。视力低下,裸眼视力低于5.0的一般称为视力低下。学生的视力低下大部分是由近视而引起的。在视力低下的学生中近视所占的比例较大;小学生中为_%_%,中学生中为_%_%,大学生中为_%以上。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措施近视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保护视力和预防近视应采取综合性措施。(1)合理安排生活制度,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2)重视阅读、书写卫生,应教育学生把眼离书本的距离保持在3035cm之间。避免走路或在震荡较

8、大的车厢里看书及躺着看书和在光线过强或弱的地方读写。(3)开展体育锻炼,做好眼保健操。(4)改善学习环境:学校在每学期开学以前要检查教室的采光、照明是否充足,不足的应增加人工照明。灯具有损坏的要及时检修。教室墙避要定期粉刷,黑板要定期刷黑,并使其平整无反光。课桌椅应根据学生身高进行调整,使之符合学生身体,定期轮换学生座位。(5)定期检查视力:学校要建立视力保护制度。定期作视力检查,了解每个学生的视力变化情况,早期发现视力开始下降的学生,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近视眼的发生发展。(6)健康教育:利用多种形式,深入开展用眼卫生及保护视力的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自觉注意用眼卫生。看电视

9、半到一小时以后应至少休息5_分钟。三、视力不良防治规划及措施_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使近视眼患病率有所下降。(一)目标:以每年视力不良发病率作指标,控制上升趋势。(二)策略:采取以加强健康教育、纠正不良用眼习惯及保证眼保健操时间,加强检查管理、保证眼操质量。保证每天用眼时间不超过国家规定时间。(三)措施:(1)将有关健康教育内容纳入学校卫生工作计划;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2)保证室内光线充足,写字时注意左侧采光。(3)保证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各班有卫生员领操。值周同学及校医认真检查。保证眼保健操质量。(4)黑板墨绿无反射眩光,教师板书要工整,字体不要过小(7厘米)。(5)定期调换座位,每周一次

10、。(6)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7)要求学生做到两要、两不要、三个一。两要: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连续看书、写字_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向远处眺望。两不要:不要在光线过强或过弱的地方看书、写字。不要躺着或在动荡的车厢里看书、写字。三个一:眼与书本一尺远、胸与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3)监测:每学年定期对学生进行_次视力的监测,并及时统计分析。研究视力不良原因,监测结果及时通知学生和家长。四、龋病的防治规划与措施龋病是学生中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疾病,应当引起重视。1、目标:以学生恒牙龋均、学生龋齿充填率为指标,在原有基础上有所下降,提高龋病充填率。2、策略:从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入手,提高学生

11、口腔健康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针对学生群体,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增强口腔预防保健服务。3、措施:(1)健康教育:将学生口腔保健内容纳入健康教育工作划,向学生传授龋病与牙周疾病的危害、预防等口腔保健知识,采取干预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2)提高学生的有效刷牙率:刷牙率达_%。提倡氟化物的使用。(3)推广使用保健牙刷:使用率达100%。(4)龋齿充填:对患有龋齿的学生将体检结果及时通知家长,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建议去医院积极治疗。提高龋齿充填率。(5)监测:每年为学生进行龋齿检查,监测学生的牙齿情况,发现患病及须要进行窝沟封闭的检查情况通知家长,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学校

12、每两年组织治疗一次)五、贫血防治规划及措施贫血是学生常见病,近几年发病率明显降低,但仍继续加强健康教育使患发病率控制在最低水平。1、目标:以学生每年的贫血患病率为指标。积极采取措施,力争使贫血患病率控制在_%以下。2、策略:普及营养知识,改善膳食结构,进行营养干预;集体与个体相结合的指导、治疗原则。以预防为主,采取个体治疗。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学生的贫血状况。3、措施:(1)健康教育:将有关贫血的内容纳入健康工作计划。要针对学生、家长、老师进行宣传、指导,在现有饮食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平衡膳食的意识。(2)膳食指导:对在校就餐的学生要加强教育,偏食、挑食等。加强营养午餐的管理工作,要提倡课间加餐

13、,强化食品。指导学生平衡膳食,合理调整饮食结构。(3)治疗:对患病学生的查治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一次,学校应将学生,特别是患病学生的体检结果及时通知家长,以取得家长对健康监测的理解和配合。轻度贫血(血红蛋白在100-110g/l)的学生,学校应与家长合作,使用以改善膳食为主的治疗原则,辅以维生素c、铁剂等制品和药物。对于中度贫血(血红蛋白在100g/l)以下的学生应以药物治疗为主,学校应通知家长去医院诊治,并进行重点观察。六、营养不良及肥胖的防治规划与措施1、目标;以每年学生营养不良患病率为指标。与此同时应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控制学生肥胖发生上升趋势。2、策略:以宣传、普及营养知识为主要手段,采取宣传

14、教育等多种形式,改善学生的不良的饮食行为,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在防治营养不良的同时,开展肥胖的防治工作,在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加强个体指导。3、措施:(1)健康教育;将合理营养的知识纳入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对象应包括家长、教师和学生。(2)合理安排膳食:学校安排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对学生的膳食进行营养卫生指导。改善在学校就餐学生的膳食。(3)防治指导:定期查治患病学生,对患病学生的检查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一次。体检结果应及时通知家长,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对患有轻度营养不良的学生,学校应与家长合作,进行膳食指导,对患有重度营养不良的学生,学校应通知家长,去医院就诊。对患有肥胖的学生进行个体指导,鼓励

15、其多参加体育活动。(4)监测;每年进行一次监测,指标为营养不良患病率。应同时加强肥胖的监测工作。学生常见病防治计划(三)为确保学生身体健康,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现就我校加强学校卫生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意见制定了一些计划。一、工作目标:1、明确卫生防病的任务和应采取的措施。2、全面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疾病预防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技能,增强传染病和突发事件报告意识。3、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二、传染病的防治: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及时对发现传染病或暴发流行的传染病采取必要的措施,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重点抓好传染病预防和报告工作1、疫情报告一旦发现师生患有传染病或发现有传染病流行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为及早发现和及时报告疫情做到:切实落实非常期间的晨检制度;卫生保健老师每天进行巡视;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专人负责学校疫情报告;建立专门的传染病登记本。2、疫情控制一旦发现疫情,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调查处理工作:协助开展个案和爆发疫情的流行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