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蠹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854716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谷蠹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谷蠹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谷蠹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谷蠹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谷蠹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谷蠹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谷蠹属鞘目,长蠹科昆虫,俗名硬谷虫,是重要的储粮害虫之。它为害禾谷类、豆类、粉类、干果、块茎和根茎类、蔬菜类等,其中以稻谷、小麦及粉类被害最烈。为害粮粒能蛀食内部成空壳,还能侵蚀木材,蛀害粮仓木板。其耐干、耐热能力强,大量繁殖时,常引起储粮发热,达3738c成虫身上有臭腺分泌臭液,当大量感染时,能使被害物发生毒臭气,粉类被害严重时常结成块状,色污味臭不能食用。在今年进行全县市场检疫活动中,发现被抽样检疫检验的物品里(其中包括粮食类、饲料类及中药材类等J受害率达50%,大大降低了物品的商品性能。为了使人们对谷蠹有更多的了解,更好地做好储粮工作,现将谷蠹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

2、介绍如下。一、生活习性1.1形态成虫体长2.3-3mmi细长圆筒形,长为宽的3倍,暗褐色、略有光泽。头部大,被前胸背板掩盖。触角锤形,暗褐色。前胸背板前方狭小,后方略大,中央隆起。鞘翅细长圆筒形,各有纵点纹10多条.足粗短。1. 2生活习性1年发生2代,以成虫越冬。越冬场所一般在发热粮中。若粮温降低则向粮堆下层转移或蛀人仓底和四周木板内越冬.越冬成虫约在翌年4月间开始活动交配产卵至7月问变成第一代成虫,8一9二代成虫由现,此时为害严重,尤以9月份为甚。成虫寿命长达1年,一生产卵量随温度和粮食含水量的不同而异,卵多产于粉屑中或谷类表面,卵的孵化率高,一般能达100%。谷蠹耐干燥,在含水量只有81

3、0%的粮粒内能正常发育,同时抗热力高达38C以上才停止发育,粮温高达39c时,不论季节,成虫一般在离地2尺以内为害,当粮温降低时,成虫渐向粮堆中央移动,平时多集中在粮食发热高温处为害。二、防治谷蠹防治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经济、有效”。其基本措施概括为“刀”、“控”、“诱”及“熏”“切”指切断害虫传播途径,使粮食不至受感染;“控”控制害虫的生活条件,抑制其生长发育和繁殖;“诱”引诱,集中歼灭;“熏”熏害虫,进行防治。同时必须依据谷蠹的生活习性五种措施相互配台、相互补充进行综合的全面防治。1.1 “切”切断害虫的传播途径,使粮食不致受感染(采取粮食清洁卫生,空仓消毒,粮堆上层覆盖等方法以限制其传播

4、),在存放粮食前对仓库、及周围的沟渠、水道,彻底进行大扫除,并结台消毒工作消灭越冬场所。仓库消毒最好采用全面喷雾,然后把整个仓房密闭起来.效果更为显着.般选用敌敌畏等注意分开保管粮食,即有虫粮与无虫粮、新粮与陈粮、干粮与湿粮、成品粮与原粮均应分别隔离贮藏1.2 “控”采取降低粮食水分和温度,消除杂质或密闭充氮绝氧,增)Jn-氧化碳浓度等改变粮堆气体成分的方法,来控制谷蠹的生长环境。一般采用日光曝晒原粮.再结台过筛的方法。古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已采用曝晒趁热人仓密闭保管小麦的方法.这种方法必须在小麦收获后.当其休眠期未渡过之前进行。这样非但不影响其发芽率,反而可提高其发芽率和发芽势,以及制粉后工艺品

5、质的改善。1.3 “诱”利用谷蠹的生活习胜进行引诱集中消灭。利用谷蠹向上爬的群集习性,用裂缝、孔隙很多的术棒插在粮堆高峰c预先拨成1尺多高的堆峰1引诱害虫,群集顶峰,最后集中歼灭,也可用食物诱集。选用谷蠹喜吃的食料f如甘薯丝炒干后略拌和点红糖或者炒米糠)放一小撮在粮食堆高峰处,诱集后用过筛法进行分离和处理。1.4 “熏”利用熏蒸剂在粮仓内挥发生来的有毒气体,使害虫吸人而死亡。熏蒸时必须注意粮仓密闭,根据不同的害虫种类选用不同药剂,谷蠹一般选用磷化铝、马拉硫磷、敌敌畏等。用药量:磷化铝.每立方米2.5-5片,时间般为3-7天,应用磷化铝熏蒸操作较简便,只要根据粮堆体积划区分片,在顶层或四周设置施药点,将片剂或粉剂分散投入各施药点的盛器中加以密闭即可,但必须注意药物要用瓷盘或搪瓷盘散开放,每盘放25O50o克,厚度在3厘米以下,以免分解由的磷化氢气体不能及时扩散造成着火或爆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