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与现代人生选修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853701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孟与现代人生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孔孟与现代人生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孔孟与现代人生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孔孟与现代人生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孟与现代人生选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孟与现代人生 孔孟之道,始于春秋,但其影响力绝不是至于春秋。儒家思想作为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正统思想,必然有其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必然依据。它在封建时期扮演者重要角色,在当今社会也将发挥不容小觑的作用。孔孟之道,孔子与孟子的学说与主张,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儒家思想。它讲求“仁义礼智信”,希望世人以这五常作为人生的基准,行为处事的准则。儒家把“仁”概括为人的最高行为准则,认为其他的道德标准都是由“仁”衍生出来的。这种“仁”的基本含义就是爱人,人与人之间要有爱心,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对人要温、良、恭、俭、让。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不正需要这样一种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来使自己能够在匆忙中多一分悠闲,

2、在焦躁中多一点淡然,在竞争中多一丝谦让?孟子继承孔子“仁爱”的思想,他认为,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待别人,要推己及人,不仁无以为人。后期的仁爱思想,更为宽泛,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也应该达到一种和谐。“不违农时,谷物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则树木不可胜用也。”不正说明了人与自然如果可以达到一种和谐,就会“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矣。”在中国传统道德中,“信”是五常之一,“诚”乃做人之本,百行之源。诚信是儒家的道德追求,也是每一个人应有的道德追求。孔子主张诚信无欺,把信作为立身之本,将其看成人际交往中最起码的道德准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我想,谁也不愿意跟一个朝令夕改,出尔反尔的人交往,因为你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会遭遇背叛,你会缺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缺乏安全感。无信寸步难行,讲究诚信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行为准绳。华夏民族,礼仪之邦。而“礼”作为五常之一,也有其不可动摇的地位。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之仁。孟子曰:“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虽然孔子的礼太具有封建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等时代的局限性,但是就其中的精华部分依旧值得考究,值得拿来作为今人礼仪训练的一部分。它要求人能够懂得宽容,懂得辞让,懂得换位思考,懂得尊重等等,这不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每每提到孔孟之道,便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我们的校训:博雅兼上,知行合一。博:有渊博,博学,博爱

4、之意;雅:有雅道,高尚,儒雅之说;兼想来不必过多解释,都的意思,大家一目了然;上:有上等之意,更有上善若水的意境;知行合一:就是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了知识不叫知识,只有运用了的知识才叫知识。也就是可以把我们的校训解读为:渊博的知识,与高尚的品格都达到上等,正所谓存上等心;把实践与知识结合起来,把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知识,获取新知识,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些,不仅与孔孟之道的仁爱,学而时习之不谋而合,也与马格斯主义中唯物主义思想有着密切了解。它要求我们不能人云亦云,不能随波逐流,要做一个实实在在的践行者,而非侃侃而谈的语言上的巨人。须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虽然有自夸

5、嫌疑,但是不得不说这是我所知道的校训中,最完美的了。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还有哈佛的让真理与你为友。都觉逊色于博雅兼上,知行合一。因为它更为广泛的要求了我们,而不是拘泥于某个方面,如果我们都能达到校训的要求,那成就自己便不再困难。在这里要说明,不是想可以诋毁其他学校,更不是怀着嫉妒的心才故意为之,是个人主观的认为,一家之言。一次偶然的机会注意到学术报告厅附近有一个碑,前后各有一句话一面题到:修身进学;一面题到:学为人师,德为世范。看到修身,想必大家同我一样首先想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的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本,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末。我们不可本末倒置,徒有鸿鹄

6、大志,却心中无半点韬略。想要得到自己所希望得到的,就得保持正能量,散发爱的磁场,这样才会吸引你所寻找的。要知道,你所寻找的也一直在寻找你。进学即是使学业进步,这个不说也都明白。在其位谋其政,我们是学生自然以学习为重。至于学为人师,德为世范,大家首先会想到师范,没错!师范,取自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言自明!一直以来,就认为能不称其位,必患大难;德不称其职,必酿大祸。而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将有更高层次的道德要求,以及更为扎实的教育实力。这两句话,不仅跟校训有共同之处,跟我们学校的办学宗旨也吻合,紧密的了解在了一起。走进一所大学,我个人认为一个学校的文化氛围,其中校训

7、与办学宗旨,以及主要建筑物、标志灯所体现的思想都应该有所了解,所以我不厌其烦的去品读,去揣测,去剖析这些事物背后所隐含的深刻教育意义。书归正传,说到孔孟之道的现在意义,就更值得关注。现在太多的社会现象表明,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正在一步一步远离正道,依靠一些投机取巧的手段,见不得光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逐渐远离了正义,远离了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善良,背叛了自己原本纯洁的灵魂。所以,要求我们严格按照校训发展自己,不背弃心中的道义。孔孟之道在现在社会显示出尤为重要的意义。缺斤少两这等小事暂且不提,但是三鹿奶粉,地沟油等震惊全国的事件不都表现出了人们因对物质欲望的贪婪而变得不诚信了吗?人们为什么幸福感会

8、降低,因为找不到可以信赖的东西。土地荒漠化,温室效应,活取熊胆等,不挣揭示了人与环境的不和谐吗?这些行为能够实施,不就是违背了“仁爱”的思想。“诚信”的准则吗?自知对孔孟之道的解释不完善,所以有不到之处还希望大家共同探讨,“疑义相与析”。但是不提倡大家全盘接受孔孟之道,因为任何一个思想或者发明的产生都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没有可以超绝一切的适应于任何时期的思想存在。所以,我们要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有用的,吐出不适的。孔子学府在世界各地的相继建立,不得不说也让国人更加重视本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孔子热,国学热,不能让它只热三分钟,而应该让这种习惯传承下去,从旧思想中读出新方法,让“旧枝开出新精神。”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