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评课稿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852782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评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数学评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数学评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评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评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数学评课稿 有幸听了陈晓娟老师教学的组合图形的面积,下面我谈谈对这节课的感受。 主要优点: 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网络图,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能清楚地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能清楚地记忆这些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和更好的运用知识。 陈老师在设计练习时,突出了平时教学的软肋,设计的题目多是计算,可以更有效的培养学生严密的数学思维。 不足:在最后一个题目神机妙算环节,第一个学生的思路很清晰,也很准确,但没有用到分割法,教师就没有给出明确的肯定。 建议: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课堂的亮点。首先肯定学生正确的想法,然后再让学生补充其他的方法,通过对比对多种方法进行优

2、化。 我参与聆听了赵丽梅老师主讲的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深有感受,下面谈谈我对这节课总的感受: 一、动手操作,拼一拼摆一摆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在教学中,赵老师让学生动手操作,分别将三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比较每个三角形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各部分间的关系,同时在操作中向学生渗透旋转、平移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和感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个个都很积极、很投入地动手操作,极大调动了学生思维活动。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但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时间不够多,这是本课中的缺憾。 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在这节课中,探讨平行四边形面积

3、公式与三角形面积公式有何不同,三角形面积公式中的“除以2”是怎么来的?在探讨这个问题时,今后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既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活跃课堂气氛。三、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强调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让学生运用所学三角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补充了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尝到应用知识的快乐,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听了王建平老师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从中我获得了一些鲜活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具体概括以下几点:一、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地制定了教学思路。这节课以“创设情境指导探究发现规律实践

4、应用”为线索,整个教学思路清晰。二、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重视操作探究,发挥主体作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基础,是课堂教学的生长点,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开始王老师在课的开始时出示一个长方形,再把长方形压成平行四边形,追问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引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变了没?学生各抒己见。形象直观地推导了平行四边形的公式概念,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三、注重数学方法和思想的渗透在数学课堂渗透科学的数学方法和思想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关系到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等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在设计一节课时,对贯穿全课,形成线索的东西要格外关注。值得探讨之处:在练习中,应该做

5、到人人参与,人人思考,巩固提高,而不是流于形式。我觉得练习设计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是检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一个途径。所以,在练习题中,不能只是请一个学生回答就行,要给予学生动手的机会,从而规范他们的书写,同时,刺激他们的思维,才能达到真正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听了鲁老师教学的多边形的面积(复习课)使我感受颇多。主要优点:一、知识整理 小学数学教材是一个整体,各单元之间联系紧密。 这节课的一开始,鲁老师先通过一个组合图形让学生回忆我们已经学习了哪 些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以及它们的计算公式,接着让学生说说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有

6、怎 样的联系,并用图形摆一摆。学生通过整理出的网络图,能清楚地理解这些图形 面积推导之间的关系:三角形、梯形是通过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求面积的,它们的 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平行四边形是通过转化成长方形求面积 的,它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二、有所发展 复习要重温学过的知识, 但不是简单的重温,而应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体现 提高、发展。知识要向外延伸拓宽,方法要更灵活,有利于学生创新。三、练习讲究综合性和探索性 复习课更注重考查学生知识间的沟通与联系, 学生能通过综合性题目所提供 的信息,搜寻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点。将这些知识点灵活组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课堂的亮点。首先肯定学生正确的想法,然后再让学生补充其他的方法,通过对比对多种方法进行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