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案例分析中粮并购蒙牛 学年论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849583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中粮并购蒙牛 学年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中粮并购蒙牛 学年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中粮并购蒙牛 学年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中粮并购蒙牛 学年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中粮并购蒙牛 学年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中粮并购蒙牛 学年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并购案例分析中粮并购蒙牛 学年论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姓名:李静文年级:2012级专业:财务会计学号:12330874113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学年论文题目企业并购案例分析中粮并购蒙牛作者姓名李静文指导教师姓名汪琴学科领域企业并购目录摘要21. 中粮并购蒙牛背景介绍31.1并购方:中粮集团31.2被并购方:蒙牛乳业31.4并购概况42. 中粮并购蒙牛的动因分析42.1中粮的全产业链欲望42.2蒙牛的危机52.3政府的行政意志53. 中粮并购蒙牛财务分析63.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63.2营运能力分析63.3盈利能力分析73.4基于财务视角的综合分析84并购后的情况84.1并购蒙牛中粮的风险和机遇84.2中粮管理层接管蒙牛94.3利于蒙牛发展105案例

2、启示11参考文献12致谢13企业并购案例分析中粮并购蒙牛摘要企业并购活动中,能否选择一家合适的被并购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并 购活动的成败,因而对于目标企业选择问题的探讨是十分必要的。并购已经逐渐 成为大多数企业做大做强的首选方式,而越来越多的企业并购是以战略为导向即 战略并购,通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协同效应实现企业战略。本文研究的是战略并购前提下目标企业选择的问题,剖析的是中粮集团并购 蒙牛乳业的案例。蒙牛曾经是一家经营得比较成功的民营企业,而中粮又是一家 大型中央企业,他们的结合可以说是一场“新国企运动”那么这场运动对并购 企业和被并企业的影响有多大,本文将通过财务分析来说明并购对双方的

3、利弊。关键词:战略并购 财务状况 中粮集团 蒙牛乳业1中粮并购蒙牛背景介绍1.1并购方:中粮集团中粮集团有限公司(COFCO)成立于1949年,经过多年的努力,从最中粮集团 有限公司初的粮油食品贸易公司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 品和服务供应商,致力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建设全服务 链的城市综合体,利用不断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营养健康的食品、高品质 的生活空间及生活服务,贡献于民众生活的富足和社会的繁荣稳定。中粮从粮油 食品贸易、加工起步,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至种植养殖、物流储运、食品原料加工、 生物质能源、品牌食品生产销售以及地产酒店、金融服务等领域,在各个

4、环节上 打造核心竞争能力,为利益相关者创造最大化价值,并以此回报全体客户、股东 和员工。通过日益完善的产业链条,中粮形成了诸多品牌产品与服务组合:福临 门食用油、长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屯河番茄制品、家佳康肉制品、香雪面粉、 五谷道场方便面、悦活果汁、蒙牛乳制品、大悦城Shopping Mall、亚龙湾度假 区、雪莲羊绒、中茶茶叶、金融保险等。这些品牌与服务铸就了中粮高品质、高 品位的市场声誉。作为投资控股企业,中粮旗下拥有中国食品(00506, HK)、中 粮控股(00606, HK)、蒙牛乳业(02319, HK)、中粮包装(00906, HK)四家香港上 市公司,以及中粮屯河(60073

5、7, SH)、中粮地产(000031, SZ)和中粮生化(000930, SZ)三家内地上市公司。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中粮不断加强与全球 业务伙伴在农产品、粮油食品、番茄果蔬、饮料、酒业、糖业、饲料、肉食以及 生物质能源、地产酒店、金融等领域的广泛合作。凭借其良好的经营业绩,中粮 持续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2014 年11月26日,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粮集团 有限公司,将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 接监管企业。12被并购方:蒙牛乳业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2319H

6、K,简称蒙牛乳业), 连续第三年稳坐中国乳业头把交椅。蒙牛乳业创立于1999年8月,最初为完全 由自然人发起的民营企业,2004年6月10日,蒙牛正式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股票代码2319 HK),成为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乳制品企业。公司在全国15 个省级行政区建立了约30个生产基地,带动内蒙古及周边地区新增奶牛110万 头,产业链条辐射200多万农牧民。公司液态奶市场占有率已达32%,全国每3 袋牛奶中就有1袋是由蒙牛生产的。目前蒙牛已包揽了国内液态奶、冰淇淋、酸 奶三项冠军。2009年7月,蒙牛乳业集团名列全球奶业公司第19名,代表中国奶 业首次跻身20强。1.4并购概况中粮集团与厚朴

7、投资共同组建一家新的公司(中粮集团持股70%),分别向 蒙牛认购新股,以及向老股东购买现有股份,新公司在分别完成相关收购后将持 有蒙牛扩大后股本的20%,成为中国蒙牛&第一大股东中粮集团联手厚朴基金 以港币每股17.6元的价格投资61亿港币收购蒙牛公司20%的股权,这是迄今我 国食品行业最大宗交易我国乳品行业去年下半年因毒奶粉&事件遭遇重创,蒙 牛乳业股价从年初的30港元左右一度跌至6港元,但是今年以来逐渐回升,累 计升逾89%值得注意的是,蒙牛乳业上周五临近收盘时交易量放大,成交量为 1200万股,收于19.14港元,当天上涨幅4.59%,公司总市值达到298.90亿港 丿元。2中粮并购蒙牛

8、的动因分析2.1中粮的全产业链欲望中粮集团带有国资背景,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堪称国内食品行业中 的旗舰,而且还在不断完善其产业链,除了传统粮油食品,也涉足了房地产、饮 料等行业。综观中粮的全产业链计划,独独缺了乳业一环。中粮的国资背景还会 为蒙牛带来政府支撑,此后的蒙牛不再只是一个带有外资背景的民营企业,它获 得扶持的力度一定会越来越大。通过收购蒙牛,中粮在中国乳业进行二次创业的前夜,通过蒙牛杀入中国的 乳制品行业,不仅有助于发挥全产业链优势,更将为声誉不佳的中国乳业未来的洗牌和整合加大想象的空间。2.2蒙牛的危机根据蒙牛乳业年报,蒙牛计划建设20家万头以上奶牛场,每家奶牛场投资 需2-

9、3亿元,截止2009年才建2-3家,按照计划来看,蒙牛乳业在奶源建设方 面资金缺口不下30亿元。牛根生一直追求速度,追求速度需要高投入,而蒙牛 在营销方面投入缺口至少也需要数亿元。2008年蒙牛的销售额超过了 200个亿, 但其中广告费就要超过20个亿,此外还要支付奶款等等,35亿元并不能弥补亏 空,虽然此次蒙牛宣称自己有35亿元的现金,但这对于一个从事快销产品的企 业来说远远不够。三聚氰胺事件和特仑苏事件的冲击,造成蒙牛资金链紧张,尽 管牛根生表示向中粮卖股并不是因为差钱,但蒙牛2008年度的财报却显示其负 债财务状况并不乐观。三聚氰胺事件和特仑苏事件让蒙牛几乎崩盘,这终于让之 前一直对中粮

10、有所排斥的牛根生就范。中粮入主,可以帮助蒙牛缓解或解决资金 压力。2.3政府的行政意志在这个交易中,引起争议的是中粮的“央企身份,中粮收购蒙牛,因而被 视为又一起“国进民退”的逆市场化典型案例。自从三聚氰胺事件以后,国家开 始从大局上对奶业进行调控,从贸易和整个产业的控制开始着力。决策层意识到, 中国奶业再也丢不起人了。而对奶业的控制,管住行业老大就行。2009年6月 底工信部出台的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修订)已经将决策层“实施企业兼并 重组”的意志变成了具体文字。国家已明确表示要加强政府对奶业的管控能力, 并已经让农业部牵头商务部和工信部等部委制定奶业发展规划。也是政府出 于打造民族品牌的考虑

11、,是收复失地的一个重大战役。为振兴中国奶业,必须抓 住蒙牛这个企业,抓住这个机会。中粮集团虽为国企,但其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之高令很多民企也难望项背。 从产业整合的主导权而言,中粮集团收购蒙牛,事实上是将中国食品行业未来的 整合权掌握在中国企业的手中。目前,中国食品行业的集中度非常低,而国际食 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就是打造具有全产业链概念的龙头企业。长期以来,中国很 多行业整合的主导权沦于外资之手,尽管外资的进入未必就意味着产业安全问题,但不可否认,如果国内企业不重视产业整合的主导权,让绝大多数的产业整 合借助外资的并购之手,肯定会产生产业安全问题。未来中国各个产业整合的任 务很重,需要中粮这样的

12、企业来带动和主导。3中粮并购蒙牛财务分析3.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表1 2007-2009伊利、蒙牛、行业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与资产负债率(%)发布期2009/12/312008/12/312007/12/31偿债指标伊利蒙牛行业伊利蒙牛行业伊利蒙牛行业流动比率0.761.761.350.660.881.190.911.121.13速动比率0.551.60.870.660.740.570.570.860.65资产负债率0.720.370.720.580.720.47如以上图所示,随着蒙牛乳业的高速增长,我们可以看到在2008年下半年发生“三聚氰胺”事件之前,尤其是从2007年开始,净流动资产一直保持

13、较高 的正值,流动比率一直保持在1.2的水平,速动比率也保持在1左右,资产负债 率也低于伊利。因此,蒙牛的短期偿债能力一直不错。但是,“三聚氰胺”事件 发生之后,在2008年下半年,净流动资产迅速下降,达到了-6.64亿,流动比 率也降到了 0.89,速动比率下降到0.74,资产负债率上升到0.58。因此,蒙牛 乳业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后,短期偿债能力下降。经营面临危机。3.2营运能力分析表2 2007-2009伊利、蒙牛、光明总资产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可以推测出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乳品企业的运营效率可能都有所下降;横 向来看,三家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相差并不大,说明

14、乳品行业的运营效率基本持 平。蒙牛在2008年时表现相对出色一些,虽然经历危机事件,但下降比率并不 明显,且明显优于其他两家。蒙牛集团的信用政策通常是不超过30天,蒙牛的 收款期限明显小于30天,不存在重大信贷集中风险。并且通过对账龄的分析, 其3个月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总额的85%以上,计提和确认的坏账准备也较低。 与其他两家对比,蒙牛的存货周转天数明显更少,通常情况下,蒙牛的存货变现 只需要十几天。较高的存货周转率可能与蒙牛的营销政策有关,蒙牛致力于终端 营销,以市场为导向,一直采取的是“先找市场,再建奶站”的营销策略。然而, 这也出现了一个问题,较少的存货能不能满足流转的需要,十几天的存货周

15、转天 数少于行业平均水平,是不是意味着这并不是最优的时间。特别是当短时间突然 出现市场需求变大,蒙牛可能会出现库存紧张的情况。3.3盈利能力分析表3 2007-2009蒙牛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权益净利率(%)发布期2009-122008-122007-12毛利率26.6519.5722.53销售净利率4.75-3.875.2权益净利率13.69-19.5119.00蒙牛2008年度的净利润为-92446.4万元,销售净利率降为-3.87%,盈利能力发生急剧恶化。2008年毛利润较2007年下降2.8%,由于2008年平均原料鲜奶价格有所上升,以及受到下半年奶品污染事件的影响,提高销售推广力度和 检测费用的提高。2008年到2009年对于整个世界经济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 年全球爆发了金融危机,多家企业受到经济危机的波及。对于中国乳业来说更是 动荡的一年,这一年曝光了 “三聚氰胺事件”,这一事件使中国整个乳品行业都 受到巨大影响。消费者信心下降,消费需求下降,乳制品消费市场受到了巨大冲 击。根据蒙牛乳业2009年中期年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