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案 长春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848511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案 长春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案 长春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案 长春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案 长春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案 长春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案 长春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上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案 长春版 师:今天我们学习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南宋诗人陆游所作,大家对南宋,对诗人有哪些了解?简单地说。生:我们来了解南宋的历史生:我来介绍作者陆游的资料师:是的,那是个非常复杂的时代。南宋可以说是北宋的后半生,水浒传里提到的那个皇帝丢了半壁江山,还当了金兵俘虏,他的儿子逃到临安又做了皇帝,继续寻欢作乐南宋王朝并没有吸取北宋王朝的教训。(老师介绍历史背景)。师:1.齐读诗题生:读题师: 你能看提示说说诗题目的意思吗?学生练习说,同桌交流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意思是师:请大家自读故事,做到准确,自然学生练习后展示2.我们

2、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读出意思师:请你看提示朗读这首诗。师:理解了诗题,我们还要探究诗意。请看图师:请小组内根据图片内容和课下注释说说这首诗的大意生:(有点紧张)师:别紧张,自己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说生:(用自己的话,基本讲清楚了)师:沦陷区的百姓被称为生:遗民(老师板书)师:当你看到这些、听到这些以后,你觉得“遗民”应该怎样理解?是遗留在沦陷区的人民吗?生:是遗弃的人民师:诗句中的“胡尘”仅仅是灰尘吗?生:师:是金兵烧杀抢掠的铁蹄,践踏在北方老百姓的身上。生:我仿佛看到金兵骑着战马将老百姓的房子、财产,烧的烧,抢的抢。师:是啊,北宋的遗民在流泪啊!这滴滴流淌的又是怎样的泪啊?生:这是失去亲

3、人的泪。生:这是家破人亡的泪。生:充满仇恨的泪。生:这是遗民们盼望统一的泪。师:金兵横行,国破家亡,生灵涂炭,这是何等的凄凉,何等的悲惨呀!此时,你的心情是什么?(并请学生怀着体会到的心情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生答。(痛苦,愤怒,绝望,期盼)师:北方的壮丽山川陷落了西湖边还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北方的老百姓在异族的欺压下度日如年西湖上的权贵们在歌与酒之间昏昏度日;北方老百姓盼望克复中原的部队,望眼欲穿南宋的统治者们终日寻欢作乐,早已将失地与那儿的老百姓一起忘到了九霄云外。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师:读了这首诗,你现在有什么样的感想?生:我的心里有同情,同时感觉宋朝政府真是腐败无能。(师

4、板书:凄凉)师:是啊,他们是如此的昏庸,而老百姓却是他们的盼啊,盼啊!读南望王师又一年)师:又一年是多少年?65年呐,师:生:痛苦的日子一年又一年,杭州的权贵们吃喝玩乐,而西湖旁边的这些权贵们却还在花天酒地之中。读题临安邸 生:我觉得他们太对不起为他们流干眼泪的百姓了。 生:我感受到宋朝政府腐败无能。 师:强敌的入侵,面对沦陷的家园,面对人民的悲泣,一位位爱国志士站出来了,陆游就是其中一个;一个个民族英雄诞生了,岳飞就是南宋历史上一位最著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他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同流芳百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播放满江红)附送: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稻草人教案学案教材

5、简介:本文是一篇童话,通过稻草人前后的心理活动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词,学会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的性格,介绍事件的背景,表现人物的生活遭遇;2学习人物动作、心理、外貌描写的真实性和合理性;3学习作者的表现方式。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1. 文中哪些描写与稻草人的特征是相符和的?2. 课文为什么把稻草人与牛、狗进行对比?二、学生分别读稻草人的外貌。心理活动。动作描写的句子,体会:1. 外貌描写表现了什么?2. 文章有几次心理活动描写?每次表现了稻草人怎样的心情?(高兴、焦急、痛心)3. 文章中几次直接描写老

6、太太?分别是从那几个方面写的?各表现了老太太怎样的心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以快乐的心情的反衬结局的悲惨,以乐写痛,则痛甚)三、品读句子,理解思想情感:1. 给课文分段:1.介绍稻草人的外貌,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普通,善良,坚守职责的好人)2用一句话话概括1-2自然段的主要人区类容。3.稻草人为主人做了那些努力?有效吗?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种情况(心有余而力不足)表现了作者的什么?(同情劳动人民却又无力改变现状的悲哀)B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本自然段中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两层?如何分?(回顾主人的悲惨经历,为主人即将得到的丰收感到由衷的高兴。这一处伏笔的作用是什么?)(1)学生谈一谈读了本段

7、的感受;(2)齐读本段;(3)找出本段的比喻句,体会情感;(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那里会露出笑容来呢!)(这一句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以往的生活悲惨,将来又会雪上加霜,更令人同情) (4)点名读第四五自然段:(5)文中的动作描写实际上是什么造成的?把他写成稻草人的自觉行为有什么好处?(体现作者的同情与焦急,稻草人就是作者的代言人)(6)找出本段中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作上记号;(7)作记号之处表现稻草人什么心情,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无比惊恐、着急)C学生通读1-5自然段;质疑问难。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二、学生轮读课文至第五自然段,然后听老师读6-8自然段,思考:1. 听完这

8、几段,你弄懂了哪些问题?有哪些疑惑?2. 文中“她看到一切事情都很好”指的是哪些?3. 文中表现稻草人焦急的心情的词语有哪些?(急得不得了、连忙、急迫、急得要命、使劲、恨不得、)4. “除了稻草人以外,没有一个人为稻子发愁。”这句话有没有话外音?三、学生自由读本部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自讲6-8自然段四、小组评选一人上讲台讲授这一部分,其他同学可进行质疑问难五、学生默读第九自然段,思考:a“咬嚼”一词还可以用哪些词代替?用本词的好处在哪里?(表现肉虫的贪婪,令人厌恶,闻者的不忍与心痛)b稻草人为什么低下头?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在事实上,稻草人低下头是什么原因?六、想象一下老太太见到田里的情况会怎样,然后写一百五十字左右的语段,表现老太太那时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七、总结全文八、学生通读全文,并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九、语段仿写:1.第一自然段外貌描写2.第三自然段环境与心理活动描写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