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成语检测及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846474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二成语检测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成语检测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必修二成语检测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二成语检测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二成语检测及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复习卷成语 姓名 班级 1、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B. 为什么有些人挨饿,世界其他地方却有堆积如山的食物在腐烂?C. 1945年,声名显赫的德国贝尔森集中营,在纳粹溃逃后,宁静的中午,一个孩子走在遍布尸体的营地的路上。D. 你能做的一切,从应该被做的角度来看,始终只是沧海一栗。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阳春三月,窗明几净,窗外几株桃花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给小屋增添了许多生机。B. 我想像金先生在平板三轮上东张西望,

2、那情景一定非常有趣。C. 学生提的问题深浅不一,金先生有问必答。D. 读鲁迅先生的文章,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全省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李教授的讲话直击时弊,同时又颇具前瞻性,对于当前经济工作而言,可谓空谷足音。B他对市场发展趋势洞若观火,在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这与他曾在国企和外企工作、后来又自己创业的经历有关。C张先生在这所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三十余年,学问炉火纯青,性格外圆内方,所以既受尊敬,又有很多朋友。D这位书法家书写作品,不管十几个字还是几十个字,都倚马可待,一气呵成,并且字里行间显示出令人振奋的豪情。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

3、恰当的一项是( ) A. 班级的一些规章制度都应该固定下来,不能翻云覆雨,叫人难以琢磨。当然也不是说一切都要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B. 3年前那个淘气顽皮的小姑娘,如今却以全省理科状元的成绩进入我国第一大学府,真是不堪设想。 C. 假如不愿走向深渊,就让我们走向广阔;假如不愿坐享其成,就让我们勤勉奋斗。 D. 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的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 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到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B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的演员们充分利用华清池的空间,以优

4、美的舞姿把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幻若梦境。C再完美的机制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机会主义,暴利主义成为心底横行之猛兽,即便付出天大的代价,破坏制度与规则者也会前赴后继。D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6、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 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做“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 B. 他这些年如天马行空般在国内国外四处游历,见识增长了不少,对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C. “哟,我从没

5、听到过这么荒唐的话。”苏艾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数落她说:“老藤叶同你的病有什么相干?” D. 一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对这种不可理喻的洋流氓,必须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B. 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是否会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C. 我们个个精神振奋,斗志昂扬,胆大包天,干劲十足。 D. 不少作家,为了完成自己的作品,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几乎倾注了毕生的精力。 8

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目前中超联赛激战正酣,鲁能泰山和上海申花已成鼎足之势,陕西中新、北京现代也冲入前列。B. 劳动合同法实施在即,某些企业领导总是不以为然,觉得只要自己不克扣员工工资,签不签合同无所谓。C. 三峡森林野生动物世界园内发生了一件耸人听闻的杀虎事件,饲养员准备喂养老虎时,发现一只老虎竟然血肉模糊地躺在地下,虎皮已经不翼而飞D. 海南取消公务车专用车牌,杜绝了开车人自恃公务车,肆无忌惮的闯红灯,根本不把交通法律当回事的现象。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一项是( )A. 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

7、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以至于)B. 聪明的人也许会说这是多余;刻薄的人也许会敷演出一把利剑,将我一条条地切割。(敷衍了事)C. 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就有了十余篇。(一发不可收拾)D. 那震耳欲聋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混浊了,正是它,把瓦尔登湖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了。(振聋发聩)10.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许多句子如果仅照字面解释、翻译,可能会晦涩难懂,一旦使用意译的方法则涣然冰释,怡然理顺。B. 京沪高铁对沿途经济的“溢出效应”是不容置喙的

8、,但如果自身不赚钱,这种“溢出效应”就不会有持续性。C. 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比比皆是,鱼龙混杂,顾客们实在难以分辨优劣。D. 2013年2月12日,朝鲜悍然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引发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日、韩、美做出紧急应对,致使半岛局势陷入不绝如缕的境地。11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与连篇累牍的电视剧本身相比,剧中翻书的动作、人物的坐姿等,只是一些细节。然而,令专家如鲠在喉、遭观众调侃的,正是其中与历史常识相冲突的文化“倒刺”。梳理这些细节,无论是将死后谥号、庙号当作生前名号,还是“早产”的线装书、字画、历史事件等,其中的知识性错误都不难发现。只要多一些检查环节,多一些细节

9、上的较真,在文化产品正式推向受众之前做好知识核查,诸多类似笑话或许是可以避免的。A. 连篇累牍 B. 如鲠在喉 C. 梳理 D. 受众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复习卷成语答案:1. C “声名显赫”偏于褒义,应该用带有强烈贬义色彩的“臭名昭著”。2. A “姹紫嫣红”是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好。不能形容一种花。3. D. 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这里对象用错。4. C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腕。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事情到了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难言之隐”与“苦衷”意思重复5. B “左右为难”意思是:“左也不好,右也不是,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与“

10、最感”矛盾。前赴后继:前面的赶过去,后面的紧跟上,比喻连续不断,勇往直前。这是褒义词,常用来形容在革命战争年代人们不断地投入战斗,奋勇冲在前面,表现的是革命斗争的英勇壮烈。而例句中用于“破坏制度与规则者”明显的褒贬不当。一挥而就,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6. B “天马行空”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对象错配; 7. B 望其项背,应用在否定语境中。胆大包天,贬义词。鞠躬尽瘁,指对国家,这里程度过重。8. D. 鼎足之势: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应用骇人

11、听闻.9. A 敷演:陈述并发挥;敷衍了事:办事不认真,草率了结。一发而不可收: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继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一发不可收拾:指局面无法收拾,是更加不能收拾的意思,为贬义词。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10. D 涣然冰释:像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不容置喙:指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鱼龙混杂:用来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11.A A“连篇累牍”,累:重叠;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多为贬义,原句并未体现出贬义。B“如鲠在喉”,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用在此处正确。 C“梳理”,本指用梳子整理(须、发等),也指纺织工艺中用植有针、齿的机件处理纤维,使之整洁的过程。语段中用以指对细节的整理,使用正确。D“受众”,指的是传媒信息、文艺作品等的接受者。从宏观上来看,“受众”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从微观上来看,“受众”又可以体现为具有丰富的社会多样性的人。适用对象正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