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册《与朱元思书》表格式教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845326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下册《与朱元思书》表格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二下册《与朱元思书》表格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二下册《与朱元思书》表格式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二下册《与朱元思书》表格式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二下册《与朱元思书》表格式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二下册《与朱元思书》表格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下册《与朱元思书》表格式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二下册与朱元思书表格式教案12 初 二 年 级 语 文 讲 学 稿(生) 年 月 日课 题21 与朱元思书课 型讲读主备人学习目标1、 了解作者、作品常识,初步感受富春江美景。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背诵课文,整体把握文意。3、 逐层解析课文,初步感受作者情感。4、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感。重 点目标2、3教具投 影 纸教时2难 点目标3、4第 一 课 时教 学 过 程一、导 入:“天下西湖三十六,个中最好是杭州。”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萦绕徜徉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

2、忘返。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又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附诗句: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唐韦庄) 三吴行尽于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苏东坡)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吴桓赞)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清刘嗣绾) 二、文学常识积累 要求:查找有关资料(如课文注解等其他语文资料),整理出你认为重要的与作者有关的常识内容,写在下面空白处。 三、反复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要求:1、读通课文,找出难读难写的常用字,并注音后整理到下面空白处(要查字典)。教师提示:韵yn 柯k 飘pio 荡 轩xun 邈mio

3、泠lng 嘤yng 缥pio 碧 横hng柯k 窥kui鸢yun 和h 鸣 戾l 天 急湍tun自行整理: 2、熟练而准确的反复诵读课文(读准字音、准确断句)要求:先用铅笔在文中自行断句,做出标记。(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注意重读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 “奔”二字上。) 3、结合课文,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富春江的山水美景。提示:描写时,要抓住文中主要描写句的大体意思,但绝不可照抄翻译,语言要简洁而生动。 作业:1、整理笔记(背诵名句、写准字音字形、重点句的断句、掌握重要的作家常识);2、抄写字词、拼音各3遍;抄写课文2遍 3、预习并完成下一课时的学习内容第 二

4、课 时教 学 过 程一、初读此文后,你认为这篇文章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式看,它属于什么文体?从文章内容上看,又属于什么文体?从语言特点看,是什么文体? 二、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三、逐层解析课文。(一)解析第一部分(第一节)1、字词解释:风烟: ;共色: ;俱: ;许: ;独绝: ;从流飘荡: 2、语段翻译: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来里的风景,作者是怎样概括的?可见本节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4、请分别找出本段中写景、叙事、抒情的语句?写景: 叙事: 抒情: 5、本段中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天共长天一色”意境相同的句子是什么? (二)解析第二部分第一层(第二节)1、字词解释:缥碧:

5、 ;急湍: ;直视无碍: 甚箭: ;若奔: ;2、语段翻译: 3、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哪两种状态描写了富春江水怎样的特点? 4、静态描写了水的哪些方面?动态描写了水的哪个方面?(要找出对应的语句) 5、文章有没有直接写水深?“千丈见底”是不是写水深?可见写水清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 6、本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7、三峡中的哪句描写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描写手法上有何区别? (三)解析第二部分第二层(第三节)1、字词解释:寒树: ;负势竞上: ;轩邈: ;泠泠: ;相鸣: ;戾天: ;息心: ;经伦: ;忘反: ;不穷: ;无绝: ;横柯上蔽: ;犹昏: ;交映: ;可见: ;直指: 。2、语段翻译: 3、作者写奇山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写了哪几种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