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区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840914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8.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崂山区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崂山区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崂山区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崂山区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崂山区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崂山区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崂山区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岛市崂山区“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青岛市崂山区海洋与渔业局二一五年十一月 目 录 前言1一、规划背景(一)国内外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2 (二)崂山区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成就6 (三)崂山区海洋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7二、规划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10(二)基本原则10(三)发展目标11三、优化海洋经济总体布局(一)蓝色硅谷产业孵化带13(二)海洋旅游度假区14(三)现代海洋渔业区15四、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一)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18(二)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19(三)海洋可再生能源业20(四)海水利用业20五、积极发展海洋服务业(一)海洋文化产业20(二)涉海金融服务业21(三)海洋公共服务

2、业22六、科技兴海,提高海洋产业创新能力(一)积极发展海洋产业核心技术23(二)加快推进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23(三)鼓励科技型涉海企业发展24(四)培养海洋产业创新型人才24七、推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5(二)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25(三)推进海洋产业节能减排26(四)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27八、保障措施(一)强化海洋经济管理的统筹协调27(二)优化海洋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28(三)推进海洋经济发展试点29(四)加强海洋经济规划实施评估和督促检查29前言海洋是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也是支撑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当前,“创新驱动”、“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国家战

3、略对海洋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海洋经济加快调整优化的关键时期,坚持陆海统筹,科学规划,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海洋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对于提高综合国力、实施“建设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青岛是全国著名的海洋科学城,也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龙头城市,海洋教育、科研机构、人才队伍、产业发展总体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海洋经济已成为全市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崂山区是青岛市的重要沿海区市之一,海洋资源丰富,区位条件良好,海洋科技人才资源丰富。充分发挥崂山区的海洋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特色显著的经济强区,对青岛建成“蓝色硅谷”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具有

4、十分重要的意义。崂山区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设“有特色的新城区、有特色的高新区、有特色的商务区和有特色的旅游区”的总体目标。为加快崂山区海洋经济发展,依据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省关于推进“海上粮仓”建设的实施意见、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青岛蓝色硅谷发展规划、青岛市海洋产业发展指导目录(试行)以及“崂山区十三五总体规划要求”,结合崂山区海洋经济发展的实际,特制订崂山区海洋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作为建设海洋经济强区的发展依据,以及编制相关部门、行业规划

5、和沿海城镇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规划期限为2016年至2020年。本规划涉及的区域包括崂山区的内水、领海、毗连区、其它管辖海域及海洋经济发展所依托的相关陆域。一、规划背景 “十二五”期间,崂山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成就。同时,受国际经济下行等不利因素影响,海洋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一)国内外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从国际看,全球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海洋产业总产值每10年左右翻一番,一些发达国家的海洋产业类别已经超过20个,不断增值扩大的海洋产业群构成了一个新经济领域。海洋生产总值从20世纪60年代的130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9000亿美元,近年来已经超过20000亿美元,占GD

6、P的比重超过4%。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和调整,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加快,科技创新孕育新的突破,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促进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同时,随着能源资源竞争的不断加剧,围绕海洋资源的权益争夺也愈演愈烈。主要海洋发达国家都在加速培育和发展海洋产业,推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国际海洋竞争新优势,以掌握海洋发展的主动权。美国在未来20年的海洋研究远景规划中提出要重点发展新型传感器技术、平台技术、信息技术、远程通信技术以及无人自治技术等关键技术,发展开发利用深海油气、天然气水

7、合物、海洋可再生能、海水淡化、工业用藻类等海洋新能源、新资源的产业。欧盟发布海洋综合政策蓝皮书,提出建立“多产业海洋群集区”,集聚并整合欧盟海洋产业以进一步提高其竞争力;鼓励公共与私营机构参与“优秀海洋中心”建设和发展,解决产业和行业的共性关键技术;建立“海洋观测与资料网络”和欧洲海洋科学伙伴关系,加强科技界、产业界和决策者之间沟通与对话。欧盟还设立蓝色投资基金,重点支持海洋创新企业,发展既保护环境又能促进经济繁荣的绿色安全海洋产业技术,促进欧洲的海洋生物技术产业、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水下技术与装备产业等迈入世界先进行列。日本2013年4月出台的海洋基本计划,将振兴海洋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8、官民并举推动海洋资源和能源开发、培育新的海洋技术和海洋经济领域。韩国为强化海洋R&D发展基础,确保国家海洋科技竞争力,强化海洋产业的竞争力,将政府的海洋R&D预算占政府支出预算的比例,由2007年的1.89%,逐步扩大到2013年的3%,并出台了海洋科学技术(MT)路线图(2012-2020)。总体看来,主要海洋发达国家都在重新重视实体经济发展,以再工业化、低碳经济、下一代新能源、智慧地球等为切入点,瞄准高端制造领域和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实施海洋经济“走出去”战略,推进海洋经济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进一步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发展空间,谋求塑造新的竞争优势。同时,海洋生

9、态环境约束日益显现,全球气候变化与海洋灾害影响加剧等问题更加突出,对海洋经济发展形成了严峻挑战。从国内看,我国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势头良好,海洋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的发展态势。201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为59936亿元,比上年增长7.7%,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35611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24325亿元。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322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704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9661亿元,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4、45.1和49.5。据测算,2014年全国涉海就业人员达到3554万人。2014年主要海洋产业增加

10、值构成图随着综合国力稳步增强,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深入发展,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市场需求潜力不断扩大,科技教育水平显著提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宏观调控能力明显提高,为海洋经济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海洋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粗放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自主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能力不强,资源与生态环境约束加剧,保障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这些因素仍制约着我国海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从青岛看,在“十二五”期间坚持陆海统筹,突出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强力推进蓝色经济区和蓝色硅谷建设,大力培育海洋优势产业,积极发

11、展海洋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升级了海洋产业结构,已经基本建成我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2014年,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751亿元,2011年以来,年均增速超过17.7%,高于同期GDP增速7.6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 20.2%,比2010年提高4.1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9.5%。海洋经济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骨干力量。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正式获批建设,国家深海基地和国家海洋设备检测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必将为我市形成更加雄厚的本土优势,为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构筑“

12、一带、五区、多支撑点”的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总体格局,已经培育形成以环胶州湾区域为中心、以胶州湾东西两翼为新增长极的蓝色经济聚集带;董家口港口及临港产业区、胶州湾西海岸经济区、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胶州湾东海岸现代服务业区、鳌山海洋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示范区也已成为带动全市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强大引擎;初步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渔业、滨海商务旅游度假、港口物流、现代装备制造、海岛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综合利用与能源开发、科普教育聚集区,形成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多点支撑。同时,我市在浒苔等生态灾害处置机制、胶州湾养殖设施清理、远洋渔业跨越发展、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科学配置陆海资源、海岛保护与开发利用、国际

13、海洋产权交易、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等方面也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制约我市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困难和矛盾依然较多。一是人才和资源环境约束突出,亟待在法制化、制度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绿色愿景。二是城市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进一步加快,“经济绿色化”任重道远。三是城市承载力与规模快速扩张的矛盾显现,公共资源分布不够均衡,城乡协调发展和城市管理机制亟待创新。四是全国范围区域间的开放竞争加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一体及天津滨海、辽宁沿海等区域的加快发展,使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的竞争更加激烈。(二)崂山区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成就崂山区拥有103.7千米海岸线、3700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积,海域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9.5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