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语文模拟考试二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839073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语文模拟考试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语文模拟考试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语文模拟考试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语文模拟考试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语文模拟考试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语文模拟考试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语文模拟考试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姓名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27题。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第一部分 阅读(90分)一、文言文(42分)默写(18分)关河梦断何处, 。(诉衷情) ,此日中流自在行。(观书有感)枯藤老树昏鸦, 。(天净沙秋思) ,雪尽马蹄轻。(观猎)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孔孟论学)渐闻 ,酿泉也。(醉翁亭记)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四块玉别情元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扬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曲中的“杨花雪” 即是指: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2、是( )A.本曲前三句写出了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B.“凭阑”句描写了女主人公的送别回忆。C.“人去也”是女主人公离别时发出的哀叹。D.小令文句浅近,写出了主人公的相思之情。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分)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3、(3分)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下列是从文中得到的启示,表述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生活中我们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弱点。B.不要被生活中强大的东西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C.人有真才实学,才不至于使自己陷入困境。D.认识事物的过程,是观察探究的实践过程,是从现象到本质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赵襄王学御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子期,上何以调

4、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注释:王子期:战国时期驾车能手,即王良。安:安稳。调:协调。诱道:引导。此处之“道”,同“导”,不作道路解。】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三易马而三后 而后可以进速致远 对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技术已全教给你了,你在运用这些技术时错了。 B.我已经尽力了,你好好驾驭这三匹马就能超过我。C.技术已全教给你了,你好好驾驭这三匹马就能超过我。D.我已经尽力了,但你在运用这些技术过分了。赵襄王“三易马而三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读了文章后,我们应努力戒除赵襄王身上所暴露的怎样的的缺点。(3分) 二、现代文(共48分)阅读下文,完成1

5、720题(20分)迎接氢能时代的到来能源是人类的一个大问题,世界曾经发生过的许多战争,归根结底就是争夺资源,其中能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每次中东地区一打仗,石油的价格就猛涨。目前,在世界上的一次性能源中有40是由石油提供的。所谓一次性能源,就是消耗了不再有的能源。而科学家预测,到了21世纪中期,人类就将面临石油危机。烧完了石油和煤,接下来我们应该烧什么?这不仅是老百姓关注的问题,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一个大问题。在19 世纪以前,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还很落后,人们使用的燃料,一部分是天然的木材,一部分是从不深的地壳里挖掘出来的煤炭,这样的时代叫【甲】。人类进入20 世纪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

6、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地下挖掘技术发达起来,煤和石油更容易开采了,尤其是大型油井开采技术十分成熟;而新的交通工具和大型工厂的出现,使得人类对石油的需求量也增多起来。这两方面相互促进,使得人类对石油的开采越来越厉害,石油的产量越来越高,人类进入了【乙】。煤和石油虽然在地下经历了亿万年的积累,然而终将有消耗殆尽的时候,而且已经为时不远了。所以科学家提出,21世纪将是【丙】。21世纪前半期,人类将以天然气为主要能源。一方面,天然气的资源暂时还比较丰富;另一方面,天然气也比石油和煤更环保一些。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占主流的能源还是煤和石油,然而它们的燃烧带给世界的是酸雨和全球气候变暖等恶果。为了抑制全球气候变暖

7、的趋势,稳定能源供给,世界各国已开始积极开发天然气,希望以此代替煤和石油。天然气是最干净的化石燃料,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仅为石油的70。天然气的储藏量也相当大。然而比起氢气来,天然气则逊色不少。首先, ; 其次, 。既然这样,我们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使用它呢?说到底这是个成本问题,由于现在获得氢气的技术还不是很完善,故燃烧氢气的成本比石化燃料要高得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氢气的成本会越来越低。德国目前已经开始进行液体和气体氢供给基本建设项目的准备,计划到2010年将建成约3000个氢气气站。研制环保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业的主攻方向。一些规模较大的国际汽车集团为了在产品的核心技术方面保持领先

8、,在环保汽车产品的开发方面下了大力。利用氢气制造的氢动力燃料电池可作为汽车的动力来源,氢燃料电池是利用氢和氧(或空气)直接经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在底特律举办的2002年国际车展上,通用汽车公司“自主魔力”氢动力概念车首次亮相。由于汽车须解决环保问题的迫切性,将很可能使得氢燃料时代提前到来。科学家预测,从2020年开始,将在天然气中加入15的氢,到21世纪后期,人类将慢慢过渡到使用纯净氢气的时代。细读两段。两段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2分)请为第段横线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3分)【甲】( ) 【乙】( ) 【丙】( )A.固体燃料时代B.燃气时代 C.液体燃料时代 第段中“这两方面相互促进”中加

9、点字“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2分) 第段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其作用是什么?(5分) 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一次性能源,就是消耗了不再有的能源,煤和石油都属于此。B.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占主流的能源还是煤和石油。C.20世纪前半期,人类将以天然气为主要能源。D.由于汽车须解决环保问题的迫切性,将很可能使得氢燃料时代提前到来。下面分别是氢气燃烧和获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氢气作为燃料,较之煤、石油和天然气的长处和优势,填写在第段的横线上。(6分)氢气燃烧:2H2+O2=点燃=2H2O 获取氢气:2H2O =通电=2H2+O2 首先, ; 其次, 。 阅

10、读下文,完成2125题(28分)这个星球有你 彭先生打来电话,邀我去西部教师培训会上讲座。尽管与彭先生仅有一面之交,但还是愉快地应允了。撂了电话,翻一下工作安排,发现居然与一个会议撞车了。连忙打电话向操持会议的人请假。对方沉吟了片刻,半开玩笑地扔过来一句:“去走穴?”问得人火往头上拱,又不便发作,陪着笑说:“跟商业不沾边。组织者提供交通、食宿费用,不安排旅游。我的讲座是零报酬。”对方听了,用洞悉一切的口吻说:“哦?零报酬?那不是他们太不仗义就是你太仗义了吧?来这个会还是去那个会,你自己掂量吧。” 我跟自己说:“何苦来?背着一口黑锅去搞什么讲座!”可是,答应了的事又怎好推辞?我需要寻觅一个推掉讲

11、座的充分理由。我上网搜索彭先生的背景材料。彭先生本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到天津一家知名软件公司做软件企划。朝阳般的年纪,做着一份朝阳般的工作,惹来许多人艳羡。但是,突然有一天,他毅然决然地辞去工作,做了一名自愿“流放”西部的IT人。 促使彭先生下决心去西部的,是一对苦难的母女。冬季的傍晚,彭先生从公司下班回家,发现车胎没气了,便把车推到一个修车摊去修理。三九天气,刀子风刮得人脸生疼。为他补胎的是一个进城打工的女人。女人身边,是她五六岁的女儿。小女孩渴了,一直缠着妈妈要水喝。但妈妈忙着挫胎、涂胶,腾不出手来给女儿弄水。小女孩见妈妈实在顾不上自己,便趴在试漏的水盆前,小声地问妈妈:“妈妈,这盆

12、里的水能喝吗?”没等妈妈回答,渴极了的小女孩居然把头伸向了那飘着浮冰的脏水盆这一切发生得那么突然,彭先生的心仿佛被撕裂开了一道口子,在不住地滴血。他赶忙跑到最近的一家商店,买了几瓶牛奶,以最快的速度跑回来交到小女孩手中 第二天上班后,整个上午,彭先生全身都在发抖。他事后说:“在离我们公司不到五百米远的地方,竟有如此苦难的事情发生!而我却坐在有空调、有暖气的办公室里这件事是一个导火索,它把我几年来想好的事情一下子提前了;或者说,好比是一个朋友打来电话,让我赶紧去做更应该做的事。我再不能等下去了!” 他于是去了那个叫黄羊川的地方。分文不取,义务支教。当他坐在一户姓王人家的炕头,吃着读到四年级就因贫困而辍学的女孩烤的土豆时,他哭了;当他在另一户人家,听到一个做了母亲的人说因为没念完书而一直后悔着、怨恨着时,他哭了。 通过努力,他让黄羊川的中学生每周吃上了一次肉。 通过努力,他让黄羊川连上了互联网并拥有了自己的网页我原本寻觅推辞的心,此刻却被亲近的热望塞得满满的。在这些故事面前,一口“黑锅”显得多么微不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