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区域活动展示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836815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区域活动展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班区域活动展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班区域活动展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区域活动展示(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区域活动展示一、设计意图根据幼儿健康、社会性、认知、语言、艺术等方面发展的需要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幼儿刚从家庭进入幼儿园,我们设立了宝贝屋贝贝小家、贝贝书屋、开饭咯,益智区 、巧手乐园、小小建筑师等一系列以家为主线的区域。这样可以使幼儿感到亲切适宜,从而较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二、设计目标(一)让幼儿学会正确的行为习惯及游戏规则(二)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及与小朋友交流合作能力(三)让幼儿乐于活动,激发对区角游戏的兴趣1、活动过程(1)幼儿能根据已投放材料进行区域活动,活动过程有井有条,幼儿能按照区域活动规则有序的进行玩耍,获得玩具带给他们的快乐。第一步:选卡区 我们在进行区域活动

2、之前要进行选卡,教师对幼儿选卡进行一定的引导,尽量满足幼儿的兴趣来自主选择区域。如果区域人数已满,老师将及时与幼儿交流,让幼儿接受到其他区域去玩耍,获得更多的快乐。第二步:自由玩耍 第三步:教师引导幼儿整理玩具第四步:教师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表扬幼儿做得好的地方并展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完成的成果。2、活动优点(1)小班幼儿特别喜欢模仿,常常把自己当做游戏中的角色,把假想当真实,把动物当作人,常常和娃娃说话。因此在贝贝小家里我们大量投放了布偶娃娃、电话、小床、家庭照片等,在一起玩耍的幼儿很快进入角色(幼儿自己把自己当做爸爸、妈妈给娃娃喂奶、穿衣服、说话,学爸爸妈妈有模有样的打电话、知

3、道把玩具收集起来卖,小朋友买),在娃娃家里幼儿结合现实生活,有效的利用了区角里的玩具,真正融入其中,同时也减少了幼儿分离焦虑,尽快适应集体生活,益于引发幼儿积极的情绪,在游戏中通过模仿向同伴学习的机会。游戏结束后,幼儿可以将娃娃进行整理分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小班幼儿有明显直觉行动性,记忆及思维都是在直接与该事物接触或在活动中进行。离开具体事物和具体活动便不能进行,他们往往先做后想,边做边想。因此我们在益智区投入了“图片宝宝找妈妈”、“拼图”、“益智积木”、“穿珠子”、“扣纽扣”、“吸管变变变”等游戏。幼儿动作发展较快,活动中我们分为4个阶段,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培养幼儿从大动作到精细

4、动作的能力(如手撕面条学会用剪刀将面条撕得更细)、手眼协调能力及专注能力(如穿珠子),学会边思考边做,形成正确的思维逻辑。(3)材料投放多样化,层次性,色彩丰富,由易到难,幼儿有自主选择的余地。活动中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自理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能学会与小朋友分享玩具、一起交流。(4)区角分配合理,动静交替,区角之间减少干扰;空间布局平衡,幼儿想象创造的空间较大;五大领域全面发展,知识技能的培养。3、活动中的不足之处(1)个别区角材料投放的有效性。益智区投放小型玩具对幼儿来说有些困难,幼儿的创造想象力还不够好。因此应该更多的投放大型的箱子、真实的实例图片或者废旧材料,这样幼儿能直观的理解游戏,充分的利用玩具,获得游戏的快乐。(2)教师在个别关注上还有待加强。幼儿自我为中心,游戏过程中经常发生争抢玩具的现象。教师应该利用幼儿情绪易转移这一特点,适时地介入并加以引导,化解“纠纷”。(3)要在幼儿玩游戏的过程中不断生成和改进材料,要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具有层次性的材料,保证每个幼儿都有机会体验成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乐于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