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三案例分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835593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三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模块三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三案例分析(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你认为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使用了什么教学模式?答:我认为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使用了: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首先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目标知识点的学习。让学生动手折纸,提问:层数和折叠的次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启发学生主动自觉的思考,然后在黑板上板书层数和折叠的次数之间的关系,引入新知。2、你觉得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中体现了哪些教学策略?体现在哪里?答: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探究式教学模式:利用学生动手折白纸的实验引出本课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式教学策略:如:在“幂的符号规律探究”中,老师通过逐渐深入的引导性问题,让学生逐步找到规律。情境教学策略

2、: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求知。3、陈老师设计用 Math3.0 演示乘方运算,你是否认同他的设计?给出你的理由。答:陈老师用 Math3.0 演示乘方运算是教学的需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更直观的呈现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从繁琐的计算中脱离出来,有助于本节课目标的达成。在信息化的时代,应该让学生学会使用一些信息化软件。教师使用Math 3.0,方便快捷,既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同时也使学生脱离了枯燥的公式记忆和繁琐的计算,提高了学习的兴趣。4、你觉得陈老师的教学设计在创设情境、问题设计、知识扩展等方面有哪些优点?答:创设

3、情境:陈老师的教学自始至终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如让学生折纸的游戏,简单直观的引出乘方,创设有利教学目标实现的情境。可操作性强,而且生动有趣,还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问题设计:注重学生的差异性,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知识拓展:所设计的问题适应于当时的教学情境,且问题具有启发性、有助于学生的挖究性学习。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数学来自生活又要回到生活中去。5、对于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你有什么改进建议?答:我仔细阅读了陈老师的教学设计,觉得这个教学设计已经能够体现教学目标和要求,体现了教师对知识的关注度,体现了课堂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我觉得本堂课的设计似乎对于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一直都是老师在讲,在总结。感觉陈老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与学生交流得比较少,基本上是以老师为中心,传授为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比较少,适当让学生参与讨论,得出结论,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会更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