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834356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领域的根本特征是有目的地培养人。 广义的教育: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是学校教育。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 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教育的基本要素:1. 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2. 受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3. 教育媒介:教育活

2、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 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教育的起源学说:生物起源说【法】利托尔诺、【英】沛西能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心理起源说【美】孟禄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 【前苏联】 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教育的形态:1. 按教育系统自身标准分非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2. 按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空间特性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3. 按教育系统发展历史进程分原始社会教育、古代社会教育、近现代社会教育 原始社会教育特征:自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有关; 主要方式

3、为言传身教和有意识模仿学习。 古代社会教育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古代中国:夏代出现学校教育形态;西周“国学”、“乡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春秋私学,儒墨 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科举制度,“六学二馆”; 宋代“四书五经”,“学而仕则优”;明代八股文;清代清光绪 31 年(1905),科举制度被废. 古代印度:婆罗门教、佛脚 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古代希腊、罗马:欧洲奴隶社会雅典教育、斯巴达教育;欧洲封建社会教会教育、骑士教育。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1. 教育的终身化;2. 教育的全民化;3. 教育的民主化;4.

4、教育的多元化;5.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一旦被认识和研究便成为教育问题。教育规律: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以及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教育学的任务:研究并揭示教育规律。教育学发展经历的阶段: 1 . 萌芽阶段;2. 独立形态阶段;3.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阶段;4. 现代教育理论发展阶段 学记:战国后期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比 喻系统阐述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

5、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 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萌芽阶段: 中国:孔子论语儒家与墨家合称显学。春秋战国时期,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 西方:苏格拉底问答法:苏格拉底讽刺、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柏拉图理想国,以培养未来统治者为教学目的。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除奴隶外都应受教育。 和谐教育思想:以灵魂论为基础、以培养优良公民为目标、以德智体和谐发展为内容、 以音乐陶冶为途径。最早提出人的和谐发展和年龄分期教育。独立形态阶段:1. 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2. 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163

6、2.: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泛智教育思想”“把一切事物交给人类的艺术”3. 卢梭爱弥儿:顺其自然,远离社会影响4. 康德: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开课,1776年在德国的柯尼斯大学。“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5. 斐斯泰洛奇【瑞士】: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法则全面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6. 洛克【英】教育漫画:“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白板,观念和知识来自后天。人人智力天赋平等,都可接受教育 主张家庭教育,轻视国民教育7. 赫尔巴赫【德】普通教育学1806: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标志。将心理学引入教育;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四段教学法“;民主主义与教育8. 杜威: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

7、教育即经验。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发展阶段: 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著作: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 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著作:1930年 杨贤江编新教育大纲现代教育理论发展阶段:【德】梅伊曼、拉伊实验教育学 【德】狄而泰、斯普朗格、利特文化教育学【美】杜威、克伯屈实用主义教育学 【美】鲍尔斯、布迪厄批判教育学【美】布鲁纳教育结构:结构主义学说、发现法 【德】瓦根舍因范例教学论【瑞士】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普及教育“最早在资本主义社会提出。 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出现在埃及。 赫尔巴赫的教学理论与杜威的教学理论的差异:1. 赫尔巴赫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其教学理论主要有:1) 强调课

8、堂教学的作用,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2) 强调教材的重要性,主张学生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3) 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及权威地位。2. 杜威是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其教学理论与赫尔巴赫的教学理论针锋相对,主要有:1) 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从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2) 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并激发学生 的思维,使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3) 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第二章 教育目的与功能教育目的:规定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与标准,是对受教育

9、者的总要求。 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广义的教育目的: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 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特殊要求。 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变化的结果。 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他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教育目的的理论:个体本位论18th C19th C上 卢梭洛克斐斯泰洛齐主张教育目的

10、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社会本位论 19thC 下赫尔巴赫、凯兴斯泰纳、孔德、涂尔干 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社会需要来确定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1.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以及人的道德发展。2. 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的基础和可能。3. 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4.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指城市与农村的分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 人的片面发展的基本特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与

11、对立。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意义:1. 为我们科学地认识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论指导。2. 马克思主义指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为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我国教育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1)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

12、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我国的德育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对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起着定向作用。 德育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U在思想政治方面,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无产阶级世界观;U在道德行为方面,培养学生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U在个性品质和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具有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2)智育: 智育的任务: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形成技能、培养自主和创造性。传授知识3)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体育是以发展体能,锻炼体魄为目标的教育活动。4) 美育:一 普通中学在美育方面的要求是:

13、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5)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五育之间的关系:五育紧密相连,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统一整体。 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 智育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了认识和基础;体育是实施各育的物质保证; 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和实施。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功能的类型:1. 按作用对象分个体发展功能、社会发展功能;个体发展功能:

14、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 社会发展功能:1)教育的政治功能;2)教育的经济功能;3)教育的文化功能2. 按作用方向分正向功能、负向功能;3. 按作用呈现形式分显性功能、隐性功能。教育功能观的演变历程:1. 古代教育的政治伦理功能观;2. 近代教育的发展个体功能观:斯宾塞教育论、注重实用3. 现代教育的改造社会功能观:杜威学校与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4. 当代教育的功能主义:结构与功能、整合、稳定与和谐第三章 学校教育制度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 有关规章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

15、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 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体现了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实质。 教育制度的类型:1.双轨学制;2.单轨学制;3.分支型学制 教育制度的发展历史:1.前制度化教育;2.制度化教育;3.非制度化教育 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双轨制西欧学制;单轨制北美;分支型学制前苏联。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 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 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我国学校教育制度:1)1902年 “壬寅学制” 未实行 我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日本2)1903 年 “癸卯学制” 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日本3)1912 年 “壬子癸丑学制” 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4)1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