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情境教学在低段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833603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1情境教学在低段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案例1情境教学在低段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案例1情境教学在低段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1情境教学在低段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6年9月发表于省级报物小学教学改革于实验由“老师,你骗人的”想到 情境教学在低段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新课程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随着课改的深入,这一理念已深入人心。确实,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搭建了生活现实与数学逻辑之间的桥梁,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尤其是低段学生。华丽的场景、童趣的情节再加上教师精彩的语言和多媒体的渲染,这一切都刺激着学生的各种感官,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发现、探究和解决各种问题。但是随着笔者在一次次的调研、研修课中发现有的教师在课改中把情境教学当作体现课程新理念的一种手段、课堂教学中的一件华丽外衣,而

2、这件外衣真的就那么合适吗?现象一:(三年级分数的认识教学片段)师:同学们,今天有一智慧老爷爷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欢迎吗?学生高兴极了,纷纷嚷嚷:“欢迎,欢迎”师点击课件出现智慧老爷爷:“同学们,你们好”。师再点击出现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问:“你们最喜欢哪个图形?”下课铃响了生1:“老师都是骗人的。”生2:“就是,还说有智慧老爷爷一起学习,根本就没有的”。旁边几名学生纷纷附和:“就是,就是”现象二:(二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片段)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去跷跷板乐园玩,想去吗?(点击出现乐园场景)师:请小朋友仔细的观察乐园,你发现了什么?生1:乐园里的花好漂亮呀。生2:乐园里有许多小朋友在玩生3:有

3、的小朋友在玩跷跷板。师急的连问:还有呢?还有呢?思考:情境创设真的就那么难吗?从上面两个片段中不难看出它们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片段一中教师利用智慧老爷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正当学生兴趣盎然的时候教师又抛开这一情境直接引导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情境创设成了一种摆设、一种包装,教师过分追求形式化,而忽略了情境创设的真正目的、学生的内在需求,使课堂教学既流与形式又失信与学生。在片段二中情境展现的目的完全背离了教师设计的初衷,过多的无关信息模糊了学生的思维,冲淡了数学课的数学味,使情境的创设失去了本身的价值。一、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创设数味情境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情境的

4、创设是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进行。情境在创设、展现和把握的过程中都必须紧扣教学内容的知识和技能,离开了这一点情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我们提出要创设“数味情境”。在片段二中跷跷板乐园这一情境过于华丽的场景加上教师不当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总是在情境的表面打转,而进入不到数学问题的本质,使数学课堂变成了语文课、说话课,失去了应有的数学味。情境在创设中要紧扣数学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要让学生真正关注情境中的问题,而对情境本身不作过多的渲染,以免造成“喧宾夺主”的场面。二、以学生年龄为依据,创设趣味情境“兴趣是最好是老师”这是一句至理名言。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学生的心理活

5、动将被激活,学习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十分明显,低段年级的小朋友好动、爱玩,学习上以形象思维为主,而且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而高段学生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注意力也相对稳定集中。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时必须考虑到不同年龄学生的内在需求,因人而宜、因班而宜、因课而宜。例如在“位置”一课中教师就经常采用创设一个有趣的卡通人物形象,并请学生帮助它找位置,或说说它在学生的哪个方向,或帮它送信,把数学知识完全溶入在这一系列有趣的游戏情境中,学生学的开心、学的主动。又如片段二中创设的跷跷板乐园对低年级小朋友很有吸引力,而在高年级就不一定合适了。总之

6、,教师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生理和心理的需求时,才能创设出适合学生的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进一步品尝收获知识的喜悦。三、将数学知识串点成线,创设完整情境片段一的教学中,教师对情境的创设虎头蛇尾,导致学生有种被教师欺骗的感觉,这样的情境创设还不如不创设。其实教师完全可以把本节课的知识点串连成线,创设一个情境串,让学生在充满趣味而又丰富多彩的情境中发现、探讨和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并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一堂课我们可以这样设计:1、在智慧老爷爷的带领下进入一个数学乐园,引导学生观察乐园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学生会发现小朋友在分饼干、水果等从而引出分数。2、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探究二分之一是什么及读法、写法,并解决智慧老爷爷给出的一系列问题,并及时评价。3、智慧老爷爷请小朋友找一找乐园中藏着的分数和生活中的分数,找到的同学有礼物哟。4、请小朋友给智慧老爷爷送一份礼物“创造分数” 。通过这四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我们把教学内容的知识点融与情境串中,使学生在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主动探索,激活思维,并且使注意力在较长时间都能相对集中。总之,情境的创设是为教学而服务,离开这一点它就失去存在的意义。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从数学性、趣味性,有效性等几个维度来创设,充分发挥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别让情境成为课堂的摆设、新课程教学的包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