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梁现浇段预应力施工方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83035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帽梁现浇段预应力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帽梁现浇段预应力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帽梁现浇段预应力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帽梁现浇段预应力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帽梁现浇段预应力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帽梁现浇段预应力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帽梁现浇段预应力施工方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帽梁现浇段预应力施工方案 帽梁、现浇段预应力 施工方案 目 录? 一、预应力施工? (一)材料验收? (二)准备工作? (三)机具选定、标定? (四)管道埋设? (五)梁体混凝土浇筑? (六)穿预应力筋? (七)施工支架? (八)加载过程? (九)预应力张拉? 二、注意事项? 预应力施工 为确保预应力施工达到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施工时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材料验收 根据帽梁、现浇段施工图纸,将钢绞线型号、锚具、精轧螺纹钢的型号及规格、工程数量列出明细清单交物资部;以物资部为主的物资采购领导小组按施工规范要求对钢绞线、锚具进行多家厂商考察,最终选择符合材质、性能符合施工规范要求、物美价廉、信誉好的

2、厂商。 物资部根据施工进度分批分次预应力物资进场,进场物资须具备出厂证明、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 每进一批物资由经理部试验室负责人报监理工程师现场取样,取样数量及抽样频率严格按相关试验规范进行。分别对钢绞线的弹性模量、b极限应力、0.2应力;锚具的材料规格、弹性模量;波纹管的材质、塑性等进行试验;抽检结果钢绞线须满足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GB/T5224-2003、锚具与连接器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0、波纹管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钢铰线的技术条件、质量证明及包装、标志等,均应符合GB5224-85的规定,其力学性能、直径等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钢铰线表面应无

3、裂纹、毛刺、机械损伤、氧化铁或不得有降低钢铰线与砼粘结力的润滑剂、油渍等物质,允许有轻微的浮锈,但不得有锈蚀麻坑,钢铰线中的钢丝拉力试验应按YB39-64进行。 锚具按设计要求符合国家标准的均可使用。锚具用钢符合GB699-65中45号钢要求,并经热处理,符合GB230-63的洛氏硬度HRC55-58;并在工厂进行逐个探伤检验;同时要求钢束张拉达到极限强度的95%时,锚具无损伤和锚塞滑移等现象。 二准备工作 (1)钢绞线下料:钢绞线下料长度包含固定端钢绞线露出锚具的长度、工作锚长度、应力筋孔道长度、张拉端千斤顶的工作长度。下料误差不得大于5mm,下料时应预先在断点两端用铁丝将两侧断头绑扎紧并扣

4、向预应力筋里,防止切开后散开。 钢绞线下料切割时,宜采用砂轮锯,不得采用电弧、火焰切割;不得采用焊接加长,钢绞线加长时,采用钢绞线专用连接器加长,且每根钢绞线接长次数不得超过两次。按技术交底将 钢绞线编束,编束时应逐根理顺,捆扎成束,不得紊乱,每隔2m用4号铁丝进行绑扎牢固,铁丝扣应向里,以免伤人。在弯点处绑扎点加密,间距为0.5m。编好束的预应力筋束编号挂牌,按使用的先后进行分层堆存,底部用方木支垫悬空不得小于0.5m;表面用塑料布覆盖。搬运时,抬吊点间距不应大于4m,两端悬出长度不大于3m,钢绞线不得在地上磨擦滑行。 (2)波纹管接长:根据预应力筋下料技术交底配置波纹管节数及接头用材料(大

5、一号波纹管,长度不小于20cm),确保在安装波纹管时迅速、及时、密封;接长后用胶布将接头密封,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漏浆。 三机具选定、标定 根据设计施工图纸中预应力筋所用的型号、锚具规格、预应力筋伸长值,千斤顶采用穿心式,规格为YCW100A、YCW250A、YCW500A;配套高压电动油泵采用ZB4-500。在预应力施工前半个月对所用预应力施工机具及配套设施进行检查、标定,对机具的归零、读数波动进行统一;防止在预应力施工过程中各机具读数不一、不准确,造成预应力不能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或超张拉过大。张拉设备标定后有效期为六个月,同时不得超过200次作业;在即将达到标定限期时,提前送检标定,不得超期使

6、用。 钢绞线的应力采用应力、伸长量双指标进行控制。 四管道埋设 第一步位置调整:依据技术交底在已绑扎好的钢筋骨架内对预应力筋位置进行放线,对有阻碍预应力筋位置的普通钢筋采取“先主后次”的原则进行适当移动;移动后,绑扎牢固; 第二步波纹管埋设:将已按技术交底下好料的波纹管安在预应力管道处,并用大一号的波纹管将接头套牢固,并在外面裹一层塑料布,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漏浆;经技术员对管道位置再次检查合格后,用10定位钢筋网片对管道进行定位;定位后管道误差不得大于1cm。钢筋网片直线段的间距不大于50cm,在弯点处加密至30cm;具体见施工图中定位筋安装图。定位网片筋与管道紧贴,并与原钢筋骨架主筋、箍筋焊牢

7、。 波纹管安装过程中,尽量避免反复弯曲,以防管壁开裂;还应防止电焊火花烧伤管壁。发现壁破损,及时用粘胶带补修。压浆孔、泌水孔与波纹管的连接方法是:在波纹管上开洞,洞口上覆盖海绵垫与带嘴的塑料弧型压板并用铁丝扎紧;在用塑料管或钢管插在嘴上,并将其引出梁顶面4060cm。 第三步绑扎锚下钢筋:根据锚下的不同形式采用不同的加固筋措施,具体见施工图中锚下钢筋加固措施图。在确保锚下钢筋位置正确的同时,需保证锚下螺旋筋位置的正确性。 固定端预埋 按照技术交底将钢绞线穿好,并安装好锚具、夹板,并用力使锚具、夹片将钢绞线锚件固;定位准确,并用定位钢筋与钢筋骨架焊接牢固。埋入混凝土的固定端钢绞线可采用压花锚具或

8、挤压锚具。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均需确保钢绞线不滑动和漏浆,否侧后果严重,处理极其麻烦。 五管道处混凝土浇筑 在预应力钢绞线预埋自检合格后,由专业工程师、质检工程师对波纹管的位置、长度、弯起点、角度、锚具型号、定位筋、锚下钢筋及单位端张拉的钢绞线与锚具的连接情况逐一进行复检,合格后报驻地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侧模安装。 模板安装好,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梁体混凝土时,需由施工经验充足的老师傅带领、指挥混凝土捣固。捣固时须注意在预应力管道处的捣固:轻插轻拔、不得触到波纹管,为确保管道四周和锚具处混凝土的密实度,可在混凝土淹盖管道时用振动泵头轻触管道处的钢筋骨

9、架;锚下混凝土浇筑时,需轻振防止锚具位移,同时不得碰到锚具。浇筑梁体混凝土时,专人负责锚具位移的检查,发现情况,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加固措施。 梁体混凝土浇筑初凝后,用高压水枪进行管道清洗,防止管道接头处漏浆发生堵管;或在帽梁混凝土初凝后,每隔30min人工拖动钢绞线,防止钢绞线与漏浆混凝土粘结。在混凝土终凝后采用浇水薄腊覆盖养生。 预应力张拉前,需对帽梁、现浇梁同期养护试件进行试压。只有在帽梁混凝土强度达到90%、现浇梁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方可进行预应力张拉。 六穿预应力筋 穿预应力筋有两种方式:一是人工穿束;二是机械穿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穿预应力筋采用机械穿束与人工穿束相配合的方式。根

10、据现场实际情况,预应力束穿入采用整束穿入,防止单根或多根穿入过程中受阻、外露端参差不齐。 牵引头制作:根据不同预应力的编束,采用12圆钢夹钳(;拉环一端与钢丝绳拉钩连接,一端与钢绞线连接。拉环具体构造如下图所示。钢绞线与夹钳夹紧,在用力拉时即可将钢绞线夹紧。在拉环蒙一块硬塑料布,防止拖拉过程中,夹钳、钢绞线划破波汶管。 穿预应力筋:根据现场实际操作经验,对于长度短于50m长的钢绞线,由4个人工合力推入。当长度大于50m 时,先由人工从另一端穿入15mm钢丝绳,钢丝绳外露后将钢丝绳拉钩与拉环相接;由专人负责指挥牵引钢丝绳,一端拉钢丝绳、一端将钢丝绳推入。当钢绞线采用人工牵引难度较大时,可以用卷扬

11、机牵引,牵引端需高出管道底面1cm;推入端需用圆钢管将钢绞线支起,防止在锚具入口刮伤或卡住。 七施工支架 结合主线帽梁宽度和现场施工条件,不同地段帽梁施工采用不同支架进行施工。支架搭设施工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总体要求如下:悬挑最大跨度不大于2m,能与预制梁横隔施工支架一起搭设的的尽可能一起搭设。 A类施工支架 A类施工支架中的吊篮需提前进行加工,吊篮加工要求如下:吊篮高4m、宽3.0m、长1.8m,吊篮用料均为25螺纹钢;底板钢筋间距为30cm,四周围栏钢筋间距为60cm,底板四周均铺竹胶板并加挂密目安全网。吊篮加工时,焊接均采用双面焊,焊接长度不小于5d,焊体质量需严格按焊接施工规范进行

12、检查验收。 在预制梁吊装完后,利用吊机进行安装。 B类施工支架在搭设时,支架搭设基础用10cm10cm方木和底托进行支垫。纵横扫地杆离地面高度15cm。预应力支架搭设时,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搭设。横向剪刀撑设两道,剪刀撑跨度不得大于3.5m;纵向剪刀撑设四道,间距3.5m。架下净空5.0m;行车道上的支架部分,加挂防火安全网、密目安全网和挡板(该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反吊平台)。 B类施工支架 八加载过程 为确保预应力施工达到设计要求,施工中需分阶段控制,即: 0初应力10%k测千斤顶伸出长度20%k 测千斤顶伸出长度40%k测千斤顶伸出长度100%k(持荷4分钟锚固)。施工中实行双控,即应

13、力、伸长值指标。认真填写施工记录表格及复核,双控差不大于6%。记录表格采用广州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技术资料统一用表中的表格,具体见附件。 九预应力张拉 根据施工图纸,偏心墩柱、帽梁、现浇段预应力张拉顺序不同: a、帽梁预应力 该预应力采用两端对称张拉;张拉顺序:架梁前张拉N1,架梁后张拉N2、N3;张拉后立即压浆。 b、现浇段预应力 该预应力采用两端对称张拉; 端中横隔板张拉顺序:先张拉N1,N2在纵向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后方可进行张拉;张拉后立即压浆。 纵向预应力钢绞线其中N1、N2、N3采用两端对称张拉;N4、N5,采用单端对称张拉。 纵向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顺序:N2 N1 N3 N4 N

14、5 (1)锚具安装:在安装锚具前,彻底清扫钢绞线、锚板的夹片和夹片外锥及内牙清理干净,除去油、锈、灰尘等。接着将锚板穿在外露钢绞线上,将钢绞线端头的铁丝解开,依次将各股穿入锚板的小孔内;将锚板向梁端推进,使其与锚垫板紧贴;依次逐根将各股的夹片上好,并用小锤轻敲使夹片夹住钢绞线并紧贴在锚板上。安装时,锚具须与钢绞线垂直,防止张拉时各股受力不均匀。 (2)安装限位板:限位板两面的限位尺寸不相同,应根据现场张拉钢绞线时所采用的锚具不同而选择,限位板前止口与锚板定位。 (3)安装千斤顶:根据即将张拉的位置情况,搭设千斤顶的摆放作业平 台,便于千斤顶安装;搭设材料可采用方木或钢管支架。安装时,两个人相互

15、配合按要求将钢绞线穿过千斤顶且前端止口对准限位板;另外两人将千斤顶底部与支架垫平。 (4)安装工具锚板、工具夹片:首先将工具锚板对准、对正前端工作锚具,逐根将钢绞线安装上夹片,并用小锤轻敲使钢绞线与夹片紧紧的依附在工具锚板上。 (5)布设伸长量测量点:根据张拉力的测量方便与否,优先采用频率探测仪器(或压力传感器)测张拉力,同时配套因钢瓦尺测量钢绞线的伸长值。 (6)张拉:由于设计中要求钢绞线绝大多数采用两端张拉,因此张拉前两端张拉作业班组长统一施工意见,根据张拉总顺序:左右对称、由外到内、由上到下;确定先张拉哪一根、再张拉哪一根、在张拉时统一指挥,由专人进行指挥;张拉时,两端用对讲机保持联系。张拉前,作好安全防护:千斤顶表面用钢瓦进行覆盖,并用几根方木压住。张拉时,操作、测量人员站在千斤顶两侧。 张拉 由专人负责各阶段的张拉指令下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