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827116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课时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二课时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课时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课时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时 计 划任课教师: 李慕唐 第 12 周 星期3 任教班级八( 8 )班 第 3 节课题中国的海洋资源教 学目 标1、 使学生认识海洋中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性。2、了解我国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渔场分布。3、了解我国海盐和海底石油资源开发利用、分布状况。4、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树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重点1、认识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2、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树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难点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树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教学器材多媒体教 学过程一、复

2、习,引入(3分钟) 复习中国的水资源,重点在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特点,解决的途径,“南水北调”工程的基本信息,根本途径是节约用水,保护好水资源。 大海是生命之源,在本学期的第一节课,我们学习过中国有面积广大的海洋,达300万平方千米。下面来了解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二、多样的生物资源(10分钟) 要学习海洋资源,首先要了解海洋概况,P70的“图”,找出中国面临的四大边缘海,最南,最大的一个是南海。 跨越的温带带有暖温带,亚热带、热带海洋资源丰富,地球上生物资源的80%分布在海洋里,海洋给人类提供食物能力是陆地的1000倍。在海洋生态不受破坏的情况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30亿吨水产品。四大渔场:黄

3、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东海素有“天然渔场”之称。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它是多种经济鱼类洄游的必经之处,每年有小黄鱼、墨鱼、带鱼等几次大鱼汛。渤海渔场是对虾的产区。我国近海的经济鱼类有近200种,其中带鱼、大小黄鱼、墨鱼、对虾等水产品产量极为丰富(四大海产)。除捕捞外,我国在近岸浅海滩涂发展了大规模的养殖业,如“种植”海带、紫菜,“放牧”对虾等(P90图6.18、6.19)。“海洋农牧业”展示图片,学生理解各种海产。思考我国发展海洋水产有哪些有利条件。宽浅的大陆架 水温适宜陆地江河汇入 丰富饵料寒暖流交汇 饵料;暖水性鱼类和冷水性鱼类。三、丰富的矿产资源(5分钟)P7

4、2图,海底石油资源情况如何?近海。近海的石油沉积盆地,说明我国石油资源前景广阔。我国海底石油资源相当丰富,近些年在勘探、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四、巨量的化学资源(8分钟)读P72图,哪儿盐场分布较多?由于海岸线漫长,我国北起辽东半岛、南至海南岛、盐场很多。从图上可知,北方渤海、黄海产盐多,南方东海、南海产盐少。为什么我国北方海域产盐多,南方海域产盐少?(从地势、气候两方面分析)我国最大盐场在哪儿?长芦盐场。五、保护“蓝色国土”(8分钟)我国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我们在开发利用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保护。1、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捕养结合,控制近海捕捞的强度,大力发展滨海增养殖业和远洋

5、捕捞业。2、防止海洋污染随着向海洋进军,海洋污染问题也随即出现(P92图6.24),请同学说出海洋污染主要来自哪几个方面?海上石油开采带来的石油污染,大江大河排入海洋的废水、废液及固体废弃物等。其中石油污染物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危害最大。海洋污染有什么危害?我们应采取什么对策?你自己能为海洋资源保护做些什么?加强立法管理;建设一支开发、利用海洋的科技队伍:增强全民海洋意识。 播放一些视频,学生理解有关海洋资源和海洋的污染。六、小结、练习(6分钟) 质量检测四16、19、28题。板书设计(体育写运动生理曲线)一、多样的生物资源1、优越的海洋自然环境 地跨多个温度带 大陆架面积宽广 海水温度适中 2、四大海产 3、四大渔场 4、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 二、丰富的矿产资源 1、海上油田及分布 2、滨海砂矿资源 三、巨量的化学资源 1、我国开发化学资源的途径 2、海盐生产及主要盐场 四、海洋能源、海洋空间与保护“蓝色国土” 1、海洋有丰富的能源 2、海洋蕴藏着巨大的可开发空间 3、海洋污染及其他问题 4、保护“蓝色国土反馈与评价(体育写安全措施)质量检测四16、19、28题巩固训练(体育写培辅安排)质量检测四16、19、28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