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十六国与北朝中国古代史上册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824717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课十六国与北朝中国古代史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7课十六国与北朝中国古代史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7课十六国与北朝中国古代史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十六国与北朝中国古代史上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页眉内容第 17 课 十六国与北朝中国古代史上册王爱义 2010 年 12 月 星期七( 5)( 4)班一、知识与能力1 了解十六国与北朝是与两晋与南朝并存的政权,特点是战乱不断,破坏严重,后期各民族趋于融合,民族融合是北方地区的主要内容,了解到我国的历史是多民族的历史;2、 了解五胡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他们受汉族文化影响的情况和他们对汉族的影响,了解淝水之战与前秦南伐北魏孝文帝改革;二、过程与方法1 本课涉及的民族多,内容繁杂,一定要理出线索,并突出重点,有选择性,次要的知识点一笔带过就行,不求面面俱到;在讲“五胡十六国”时可用填图或联线的方式,落实知识!2、可利用成语为教学服务,

2、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掌握少数民族领袖人物的贡献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演进、团结,他们是对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伟人,我们要学习他们开拓进取的精神;2、 帮助同学们树立民族团结的观念,中华56 个民族是一家人,平等相待,互不歧视,反对民族分裂!各民族共同发展,只要民族团结,国家就会发展,社会就会进步!四、重点:淝水之战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五、难点:五胡十六国和正确认识民族融合的含义六、教学过程1、 导入从胡字的含义说起,胡萝卜、苜蓿、核桃、胡床出产自哪里?教师绘制两晋南北朝政权交替概况: (南方)三国西晋东晋南朝,(北方)西晋316 年灭亡十

3、六国304 年北魏386 年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朝581 年;2 朗读第一节“五胡十六国”,引导同学们看地86 页地图,设计问题:( 1) 教师拓展之一:胡是我国古代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总称,居住地点相当于今天的甘肃省、陕西省、内蒙古、青海省,东汉以来至西晋,陆续迁到长城以北和黄河流域,与汉族杂居,学习汉族的风俗习惯,北当地汉人称为五胡,虽然保留着原始部落组织,但已采用汉族的生活方式,比如建房屋、农业耕作、穿衣物;( 2)五胡指 -,他们建立了 -个国家, 这是北方非常混乱、分裂,迫切需要伟人出面,统一江山!( 3)少数民族学习了汉族的 -、-,汉族学习了少数民族的 -,我们把这种双向学习叫民族融合

4、,并不是汉族消灭了少数民族,( 4)思考与讨论回族:不吃猪肉;傣族:泼水节;( 5)教师拓展之二:我们应该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可歧视,这是为了民族团结。十六国与北朝是与两晋与南朝并存的政权,特点是战乱不断,破坏严重,后期各民族趋于融合, 民族融合是北方地区的主要内容,了解到我国的历史是多民族的历史;但是,同学们要树立民族团结的观念,中华56个民族是一家人,平等相待,互不歧视,反对民族分裂!各民族共同发展,只要民族团结,国家就发展,社会就会进步!3、朗读第二节“淝水之战与前秦南伐”,点名提问:( 1)教师引导: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事件,深深地改变了历史;( 2)淝水之战交

5、战双方是 -和 -,分别是 -族与 -族建立的政权;( 3 ) 淝 水 之 战 时 间 是 -,地点是-,其历史背景是-,( 4)淝水之战经过 -( 5)淝水之战后果 -;1页眉内容( 6)教师引导同学们看地图,找出交战地点,和双方进军路线;( 7)教师拓展之三:本次战役是古代有名得以少胜多的战役,你还能列举两例吗?你能讲讲本次战役的成语故事吗?点名,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少数民族领袖人物的贡献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演进、团结,他们是对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伟人,我们要学习他们开拓进取的精神;4、朗读第三节“北魏孝文帝改革”,思考问题:( 1)孝文帝是- 族拓拔

6、部的领袖,建立政权北魏,以-为首都, -年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长达 120 年的纷乱局面; 少数民族领袖人物的贡献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演进、团结,他们是对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伟人,我们要学习他们开拓进取的精神;(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是-,学生回答:迁居到汉地的少数民族不断封建化,刚刚经历过亡国之苦的拓拔部深感要生存,就必须改革其落后状态, 而结束落后状态就应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加快鲜卑族经济、 文化发展。于是,拓拔部于 431 年灭了夏国、 436年灭了北燕、 439 年灭了北凉,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长达120 年的纷乱局面;为北方经济文化发展和各民

7、族的融合,提供了条件!(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连续性表现为-,学生回答:从484 年冯太后开始的改革,到494 年孝文帝改革,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都是学习汉族的先进文明,改变了鲜卑族原来的封闭落后的状态。(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 -;第一,实行均田制;第二,整顿吏治;第三,迁都到洛阳;第四,改姓易服、通婚、讲汉语;( 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深远影响是-;回答:加速了内迁的北方各民族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的互相认同与融合,为以后的南北统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6)教师拓展之四:中华 56 个民族是一家人,平等相待,互不歧视,反对民族分裂!鲜卑族与汉族一样,为中华文明做出了贡献。不能歧视少

8、数民族,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定!5、朝代演变: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朝6、小结淝水之战与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少数民族的演进和封建化, 因为那是汉族远远比少数民族先进, 大家要利用一些题目对此进行训练,加以熟悉!五胡十六国和正确认识民族融合的含义!7、课堂练习(1)鲜卑族向汉族学习先进文明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至少列举三点( 2)风声鹤唳出自- 战役,此战交战双方是- 与 - ;( 3)西晋末年,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至汉族聚居地代,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这些民族有- 、-、 - 、 -、-;七、板书设计:1、 五胡十六国;2、淝水之战与前秦南伐;3、北魏孝文帝改革;4、正确认识民族融合的含义八、教学反思:1、本课内容繁杂、头绪多、范围大,要尽量归纳成表格或线索,要充分利用书上图片,以便形象化;2、可利用成语为教学服务,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