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水文桥墩冲刷的检测、监测和防护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822739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涵水文桥墩冲刷的检测、监测和防护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桥涵水文桥墩冲刷的检测、监测和防护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桥涵水文桥墩冲刷的检测、监测和防护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桥涵水文桥墩冲刷的检测、监测和防护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桥涵水文桥墩冲刷的检测、监测和防护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涵水文桥墩冲刷的检测、监测和防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涵水文桥墩冲刷的检测、监测和防护(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桥涵水文第二次研讨会名:* 丁”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号:成日期:姓专 学宀 兀桥墩冲刷检测、监测和防护专题桥涵水文第二次研讨会- 桥墩冲刷检测、监测和防护专题摘要:桥墩冲刷是造成桥梁毁坏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桥墩冲刷的监测、检测和防 护十分必要。 为此, 在三个部分分别简要分析了常用的手段方法和一些新兴的方向, 并结合 具体事例予以说明, 其中监测手段主要介绍了超声监测、 时域反射系统和光纤布拉格光栅传 感器监测; 检测部分主要介绍了潜水、 摄像和水下机器人检测; 防护方面主要介绍了主动防 护法中的防护板、阻砂槛和被动防护的抛石防护法及其改进。关键词: 桥墩冲刷、监测、检测、防护。0 引言冲刷

2、是水流对河床的冲蚀淘刷过程 ,是组成河床的泥沙颗粒被水流冲走 ,致使河底高程降 低或河岸后退的过程。冲刷是导致桥梁水毁的一个重要原因,世界各国每年都有许多桥梁因洪水的冲刷而毁坏。桥梁冲刷分为三类:自然演变冲刷、一般冲刷和桥墩局部冲刷。自然演变冲刷: 指的是在不受水工建筑物影响的情况下, 由于水流挟带泥沙行进而引起 的河床冲刷。一般冲刷: 建桥后, 桥孔压缩水流, 致使桥孔上游水流急剧集中流入桥孔, 在桥孔稍下 游处,形成收缩断面。 该断面处流速梯度很大, 床面切应力剧增, 引起强烈的河床泥沙运动, 床面发生明显冲刷。桥墩局部冲刷: 局部冲刷是水流在受到阻拦时, 其结构发生急剧变化。 水流的绕流

3、使流 线急剧弯曲, 床面附近的漩涡剧烈淘刷迎水端和周围的泥沙, 剧烈淘刷桥墩迎水端和周围的 泥沙, 形成局部冲刷坑。 随着冲刷坑的不断加深和扩大, 坑底流速逐渐降低,水流挟沙能力 随之减弱, 当趋向输沙平衡时, 冲刷随即停止,局部冲刷坑达到最深。 冲刷坑外缘与桥墩前 端坑底的最大高差,就是最大局部冲刷深度。为了防治桥墩在冲刷下稳定性受损,研究桥墩冲刷的检测、监测和防护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除了对现在应用的或者理论成熟的冲刷进行介绍以外, 也介绍了新兴理论、 方法 (例如 基于结构动力分析的桥梁冲刷分析、水下机器人进行桥墩冲刷检测等等) ,以期了解更多关 于桥墩冲刷检测、监测和防护的前沿知识。1桥

4、梁冲刷的监测在介绍桥墩冲刷的监测之前,先对监测和检测的概念加以区分。监测和检测两者看似差不多,但还是有区别的。检测一般只物探检测,用声波、雷达等信号对结构和岩体进行探测, 是周期性的或不定期的; 监测一般做为长期状态动态监测,一般在结构内部埋设仪器进行长期实时监测。 当然,基于这种分析,很多监测技术方法、手段自然可以应用到检测中。冲刷深度是冲刷影响桥梁安全的最重要因素,冲刷深度的监测对于桥梁的安全至关重要。目前已有桥梁冲刷的监测方法在实施过程与监测效果都存在着相应特点、优势和不足之处, 该部分主要介绍超声波监测、时域反射系统和利用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监测。基于GPRS的桥梁冲刷监测系统、桥梁基

5、础冲刷过程原位电学监测等新型方法,该部分不做重点介绍。1.1 .超声波监测利用超声波的一些有利特性,可以设计出基于超声感应原理的冲刷监测系统。超声波拥有良好的传播性能,具有非常好的方向性,可以在声阻抗不同的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反射。其优点十分明显:超声波具有良好的穿透性和良好的界面反射效应。而且声呐设备具有易于安装,技术成熟的优势。根据选择的声纳频率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精度的测量结果(最高精度可精确至0.1m及以上)。但是使用声纳技术监测冲刷深度也有一些缺点:除了超声波在水中传播有削减、声纳设备并价格较高等常规特点,超声监测用于桥墩冲刷本身也有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该部分最后会作详细说明)。以下将

6、简要介绍常用的声呐监测设备:图1是常用的移动式双探头式监测方法。发射端探头和接收端探头并排放置在水面处探头的发射面和接收面要放置于水面之下。工作时,声呐探头超声波从发射端探头发出,遇到水于河床底部界面,会在界面处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能够被接收端探头接收。用发射 信号和接收信号之间的时间差的与声波在水中的波速相乘,即可以求得河床的深度。当装置在水面上拖行时,可以将行驶路线上的河床深度测出来。射信号,又能接收信号。声波监测方法。这种方法通常个探头,这种探头既能发,会在河床底部发生前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在水中向前传播反射,反射信号可以被发射探头接收。用发射信号和害号之间的时I间差的与声波在水中

7、的波速相乘,即可以求得河床的深度化反映了河床的变化。仁,;|基于以上两种方法原理工监测方法勺核心在于利用发射信号与接信号I八 I J )-rig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的时间差来直接反映河床深度的变化。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1、 移动式监测方法只适用于日常的河床位置的变化,不适用于洪水期间的冲刷监测。当水位稳定、流速稳定时,这种方法可以算是一种比较好的一般冲刷的监测方法,但是对于洪水期间的河床变化未能为力,也不能有效用于桥墩附近局部冲刷的监测。而局部冲刷对桥梁安 全威胁最大,并且最大冲刷深度一般发生在洪水期间,因此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对于固定式的监测方法,由于要求能够在洪水期间

8、工作,而洪水中往往夹杂着石块、漂浮物等,这些 随着流水高速流动的杂物具有相当大的冲击力,一对超声探头造成损坏。2、 超声波在水中传播时会有衰减 ,尤其是在洪水期间,水的含沙量很高,而且水中中夹杂 着大量的气泡和多种杂物,超声波能够在这种水流状态下传输的距离大大减小 ,严重的制约了 监测的效果。3、超声波可以在界面处发生反射 ,但是洪水期间,河床底部的泥沙在不断的运动 ,有大量 的泥沙被洪水带走,又有大量的泥沙从上游流入并沉积。在这种河床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河床与水的界面将变得模糊,使得超声波没有清晰的反射界面,反射的超声波强度大大减弱,这部 分反射波在复杂的水流中继续衰减,实际到达接收端的信号强

9、度非常微弱,使得检测结果难以 辨别和解读。由于以上存在的种种缺陷,目前应用于桥梁冲刷监测中的超声波技术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即使最来有学者开发出了一些的改良技术,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克服上述缺陷,其效果仍然值得商榷。1.2 .时域反射系统时域反射系统(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简称TDR)用于桥梁冲刷的监测.该系统的原理是操作装置通过传输线以一定的速度发出一个脉冲,脉冲沿着传输线进行传播直到其末端,除非中间有断口,这些断口是由于空气和水或水和沉积物的入侵造成的,这样一部分信号就会被反射回来.通过研究这些信号的返回时间,就可以计算出不连续点的位置.图3是TDR的实验装置

10、目前相关研究表明TDR可以准确提供输沙和桥梁冲刷数据,并对严重冲刷情况予以预警.即便是高能水流状态下,这种仪器也能提供实时的动态冲於数据。但是尚未在 我国找到实际应用案例。TektixMiix1.3.光纤;栅传感器(-: .: i . v s)监测随着光电学和光纤通光纤传感器被越来越多地应用沟健康检测的工RS-2;i2I.UG 101程实际之中,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即是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fiber Bragg grating简称FBG)。该传感器能感知应变和温度的变化,并由此改变自身反射光波波长,当光束传播到 光纤布拉格光栅时,光纤就会反射一种特定波长的光波,通过对变化的反射波长的采集即

11、可实现对待测物理量的监测。该方法主要有以下优点:(1)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在土木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相比于传统的机械电子类传感元件具有多方面的优点;(2)分布式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相比于传统的点式应变传感技术存在巨大优势,其既可很好的反映结构的整体模态信息且对结构的局部信息也非常敏感;(3)长标距FBG传感器的封装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其不仅对传感器工作环境给予保证而且对传感器的基本性能影响不大,对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给予可靠的保证。经相关实验验证,这两种传感器在洪水期间依然有效,而且这种传感器可以测量水位、 冲刷深度、沉积物高度等一系列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光栅传感器在桥梁冲刷实时

12、监控 领域中有进一步应用的潜力。与时域反射系统一样, 该方法也只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尚未在我国找到实际应用案例。2.十:-傅憊誹LFRC們訓磊托该部分将详细介绍了水下基础检测的三种不同方法(水下摄像、水下机器匕缺点和适用范围。畔: 一% - I:方法是新型检测: 别的桥墩冲刷状态分析等新兴方分析了各机器人监测-.舅有关实例证明了方Io办工程实践中应用较多油汁其中水下丘法的可行性。此外还有基于动力 礙g總一乩 I基于结构自振频率与振型,.对其合特性识得到能筛选后转换得到能反映桥梁状态的结构柔度矩阵,基于该结构柔度矩阵得到反映关注方向结构刚度的“计算结图4 :应用FBG进行桥墩冲刷监测的两种模型构

13、位移差”),只在此对原理简要说明。2.1. 潜水监测检测时,由潜水员手持带照明设备的水下摄像器材下潜作业,携带小块磁铁、铲刀、钢尺、引水定位砣绳及探照灯, 并配合实时监控录像系统来获取水下结构物的影像资料,潜水员与水面监控人员实时通讯联系,以保证检查摄录影像的质量和结构物缺陷的各个细节及遇 到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在检测区域潜水检测的优点在于对基础附近的水质要求较低(无论清水、混水均可)5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图4:利用潜水作业方法进行水中桥墩基础检测内不留死角,且在检测的同时, 可以对一些缺陷进行及时修补。缺点是检测速度慢、检测费 用高以及潜水员人身安全威胁较大, 特别是在深水

14、、 湍急河流以及桥下有沉船等情况下, 潜 水员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从理论上讲, 只要潜水深度在生命安全范围内 (一 般不超过 60m), 潜水检测基础均能实施。 因此, 除了坐落于大江大河上的桥梁以及跨海大桥外(一般水深均较深),潜水检测对于一般的大桥、特大桥基础均能实现检测任务。(1)检测范围:墩台水面线至河床位置。移动路线:从水面线起,按潜水员距离基础60cm内的俯仰视角范围(约 1.5m),大致等分为若干个此深度范围的区域, 在每个深度区域内, 潜水员 360度检查并拍摄该深度区域 的基础表面,从而完整的 反映结构物在水下的病害情况。( 2)病害定位:如在某一位置发现病害后,由潜水员根据

15、深度表或携带的标尺,判断 病害所在的深度, 并在该位置释放浮标, 水面人员根据预定坐标和水流影响, 大致判定浮标 相对基础所在方向,并结合深度来确定病害具体位置,在立柱水位线上对应位置进行标识, 在记录纸上记录病害发生的桩号、高度、径向位置、录像文件编号并绘制病害方位示意图。( 3)截图和录像:对无病害的桩截图2-3 张;对有病害的基础除进行正常截图外,病害部位应从不同角度进行截图, 图片能够完全反映病害的类型及病害的严重程度。 对水下检 测的影像资料进行后期处理,并对缺陷处的描述进行录音解说,最终整合到相应视频文件中去。2.2. 水下摄像检测 组合式水下摄像检测仪由水下摄像头、水下照明器、传输电缆、监视器、配音系统、专 用吊放设备 (作为摄像镜头的上下移动装置 )以及驳船 (作为 作业平台使用 )组合而成。检测时, 将工作船用绳索与被检测墩台固定在一起, 在基础上方水面将各拍摄点做好标 记。采用专用吊放设备把摄像头固定在欲检测部位起始原点上,竖向垂直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