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油管道的初步设计--毕业论文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822591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7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油管道的初步设计--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输油管道的初步设计--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输油管道的初步设计--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输油管道的初步设计--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输油管道的初步设计--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油管道的初步设计--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油管道的初步设计--毕业论文(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输油管道的初步设计 前言1第1章 工艺设计说明书2 1. 工程概况及设计原则2 2. 设计原始数据23. 基本设计参数的选取5第2章 工艺设计计算书8 1. 经济管径的确定82. 热力计算103. 水力计算124. 反输计算185. 主要设备选型20 第3章 工艺流程设计221. 工艺流程设计222. 阴极保护计算22 3. 方案的经济性分析23第4章 结论31参考文献32 中国石油大学远程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前 言毕业设计是本科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要求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以达到融会贯通。本次设计是进行输油管道的初步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由经济流速确定经

2、济管径,然后由最小输量确定加热站数以及由最大输量确定泵站数,结合沿线特征进行加热站和泵站的布置,最后进行经济性计算,确定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以及净现值等。本次设计在安家容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由于本人水平有限,缺乏现场知识,所以难免存在疏漏和错误之处,希望老师批评、指正。第一章 工艺说明书1. 工程概况及设计原则1.1 工程概况输油管道全长400km,设计输油能力为280万t/a。全线地形起伏不大,无翻越点。管道选取L290螺旋缝埋弧焊钢管,其最大允许承压为6.96Mpa。管道进行埋地铺设,其中心埋深为1.6m。全线采用“从泵到泵”的密闭输送方式和先炉后泵的工艺流程,共设四座热泵站(含末站)。首站和中

3、间站设出站调节阀,自动调节各站的出站压力,并实施水击超前保护,末站设减压装置。为防止管线因腐蚀而发生破坏,各站设阴极保护站一座。1.2 设计原则本设计在满足安全生产及输量要求的前提下,力求满足以下原则:(1)在遵守国家设计相关规范的前提下,选择最优工艺运行方案。(2)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尽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3)输油站的工艺流程与所采用的输油方式相适应,且便于事故的处理与抢修。(4)注意保护环境,少占耕地,节约投资。(5)总体设计时,统筹兼顾,远近结合,以近期为主。2. 设计原始数据2.1 管道的设计输量(1)最大设计输量:280万t/a 最小设计输量:190

4、万t/a(2)运行期各年生产负荷(各年输量与最大输量的比率)如下表:年份1234567891011121314生产负荷(%)70809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908070(3)管道的设计压力为6.4Mpa 2.2 沿线地形及管道特征(1)管道总长400km(2)沿线里程、高程里程(km)04080120160200240高程(m)2000219520582005201520252115里程(km)280320360400高程(m)1998199019781953(3)管道中心埋深:1.6m 管中心埋深处年最低月平均低温:2管中心埋深处夏季月平均低温:20 土壤导热系数

5、0.555w/m . 保温层厚度:35mm 保温层导热系数0.035w/m . 2.3 原油性质(1)密度:=846kg/ m 含蜡量:14.5% 胶质、沥青质含量:7.71% 初馏点:70 比热:2.1kJ/kg 燃油热值:4.18kJ/kg 凝点:27(2)在不同测量温度下的流变性:测温()流变方程牛顿流体温度范围内的粘温方程27293133354045505560注:表中的单位为Pa, 的单位为1/s,的单位为mPa.s。2.4 设备选型(1)常用加热炉的型号: 814kw、1745 kw、2326 kw、3489 kw、4625 kw、5815 kw(2)有关输油泵特性(参阅相关泵特性

6、资料)2.5经济评价参数(1)线路工程投资指标(万元/km)管径273.1323.9355457559不保温管60.477.485.6106140 保温层修正系数:1.10(2)输油站工程投资指标A(万元/座)(设计输量240260万吨/年)外输首站末站中间热泵站中间泵站中间热站20009001300900700输油站工程投资指标A(万元/座)(设计输量300350万吨/年)外输首站末站中间热泵站中间泵站中间热站2500100016001100800 (3)原油价格:2000元/吨 电价0.50元/度 运价024元/(吨.千米)(4)流动资金按管道存油的价值计算,流动资金的30%为自有资金,7

7、0%为工商银行贷款,年利率为10.98%。(5)输油站人员编制首、末站各40人,中间热泵站25人,中间热站或泵站15人;职工工资按每人1500元/月计算,福利费按投资总额的14%计算。(6)固定资产原值按总固定资产投资的85%计算,管道折旧年限(生产期)取1年,综合折旧率取7.14%,残值为0,修理费按折旧的30%计算。(7)输油成本中的其他费用按工资总额与福利费之和的2倍计算。(8)输油损耗按最大输量的0.35%计算。(9)营业税率取3%,城市建设维护税按营业税的7%计算,教育附加税按营业税的3%计算。 (10)行业基准收益率为12%。3. 基本设计参数的选取3.1温度参数确定加热站的进、出

8、站温度时,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油品的粘温特性和其他物理性质,其次是管道的停输时间、热胀、和温度应力等安全因素,第三是经济比较,使总的能耗费用最低。 3.1.1 出站油温TR 考虑到原油和重油中难免含水,故其加热温度一般不超过100 。由于站内设有“先炉后泵”流程,则其加热温度不应高于输送原油的初馏点,以免影响泵的吸入。另外,当温度高于凝点3040 以上时,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小。更由于热含蜡原油管道常运行在水力光滑区,摩阻与粘度的0.25次方成正比,提高油温对摩阻的影响较小,而热损失却显著增大,故加热温度不宜过高。管道采用聚氨酯泡沫防腐保温层(其适用范围为-60120),油温高低不会对

9、其性质产生明显的影响。结合以上因素,确定出站温度为TR=60。3.1.2 进站油温TZ加热站的进站油温主要取决于经济比较,对于凝点较高的含蜡原油,由于在凝点附近粘温曲线很陡,故其经济进站温度常略高于凝点35。 由输送原油的粘温特性知,温度低于35时,粘度随温度变化很大,适当提高出站油温会使摩阻大大降低,故综合考虑,确定进站油温为TZ=36。 3.1.3 周围介质温度T0的确定 对于埋地管线,取管道埋深处的年最低月的平均低温作为设计地温,即取T0=2。 3.1.4 根据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规定,我国长输管道平均温度计算采用加权平均温度:Tpj=TR+TZ 。 本设计中 Tpj=TR+TZ =60+36=44 。 3.2 原油密度 任一温度下的密度由20时的油品密度确定:式中 :分别为温度为和下的油品密度,kg/m :温度系数,。3.3 计算输量以设计任务书给出的最大输量作为工艺计算时的依据,任务书给的是年设计输量(t/a)计算时,必须将其换算成计算温度下的体积流量Q( m/h或m/s)。考虑到管道维修及事故等因素,经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