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河西路隧道工程项目安全通道搭设方案范本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821681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河西路隧道工程项目安全通道搭设方案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滨河西路隧道工程项目安全通道搭设方案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滨河西路隧道工程项目安全通道搭设方案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滨河西路隧道工程项目安全通道搭设方案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滨河西路隧道工程项目安全通道搭设方案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滨河西路隧道工程项目安全通道搭设方案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河西路隧道工程项目安全通道搭设方案范本(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市航空港区滨河西路隧道工程项目S4隧道雁鸣路安全通道搭设方案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二0一七年三月4 XX市航空港区滨河西路隧道工程项目S4隧道雁鸣路安全通道搭设方案编制:_审核:_审批:_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二0一七年三月目录一、 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三、施工方案1四、搭设注意事项4五、通道的安全措施5六、成品保护5七、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6八、通道的拆除6九、主要工程数量表7十、安全通道校仿图及施工现场8十一、 保通道路标志标牌现场布置示意图8 一、 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20,J84-2020) 二、工程概况: 郑州航空港区滨河

2、西路隧道工程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中部,南水北调工程西侧,规划为南XX市快速路。其中S4隧道为XX市雁鸣路(南)隧道工程,位于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内,沿规划滨河西路快速路布置,隧道南起雁鸣路南侧K4+831,北至雁鸣路北侧K5+632,为下穿雁鸣路而设。雁鸣路(南)隧道工程,全长801米,其中主线隧道封闭段长22020南侧引坡敞口段长309m,北侧引坡敞口段长272m。 雁鸣路(南)隧道由于采用半幅保通的施工方法,雁鸣路有通行车流。由于本隧道需要使用塔吊等大型吊装设备,因此在与施工作业区与雁鸣路相交叉范围存在高空坠物的危险源。因此需在雁鸣路上,塔吊作业范围下设置塔吊以防止高空坠物带来的伤

3、害。三、施工方案1、具体位置在滨河西路S4隧道结构钢筋加工厂塔吊作业范围之下,由于钢筋厂塔吊需要转运钢筋至雁鸣路的另一侧施工作业区。为防止高空坠落造成物体打击伤害,需要在雁鸣路行车道路作业区域搭设安全防护棚。具体搭设位置如下图所示。总宽度为7.5米,高度6米,通道净高度为4.7米。通道自施工便道与雁鸣路交叉口处搭起,到塔吊覆盖范围终止区域(即施工门楼向东2020)为止。塔吊1和塔吊2的安装高度需要保持安全距离,处于不同的高度,以保证塔吊之间不发生碰撞。塔吊需配备专门的司索工和信号工,以保证塔吊的安全作业。塔吊均须在安全防护棚防护区域内作业,确保不产生物体打击伤害。2、具体做法落地行人安全通道防

4、护棚,立杆及双层防护所用横杆均采用48*3.0钢管,立杆高度为6米。其余纵横向横杆均采用48*3.0钢管与立杆进行连接,此防护棚采用双层硬防护,第一层防护满铺竹挑板,第二层上面满铺10毫米厚的木模板。剪刀撑、小横杆和扫地杆采用48*3.0钢管,立杆间距:1.5米,通道宽3.75米(2车道),大横杆向水平间距:1.5米。防护棚上下二层间距1.3米,上层满铺竹挑板,四边采用18号铅丝双股与架体绑扎牢固;下层满铺木模板(10厚木胶合板+防水设施),木模板下面刷漆,木模板采用自攻丝与架体连接牢固。距地面0.2米处采用48*3.0钢管设置扫地杆,通道两侧范围内满挂钢网。 具体做法如下安全通道侧立面图安全

5、通道正立面图 3、整体加固 立杆距地面0.2米处设置扫地杆与立杆链接,隔1.5米设置横杆一道,均为48*3.0钢管,与立杆扣件连接。另在通道两侧每隔3跨米加一道48*3.0钢管斜撑与地面成40-60夹角,以防通道侧向倾斜。 4、通道整体喷涂颜色为红色,防护棚使用期限为5个月,期间施工单位负责维修检查。四、搭设注意事项 1、安全通道搭设过程中两侧拉警戒线,并设专人看守。若必须有人通过应有看管人员通知上方搭设人员,待无隐患后才可通过。通过时必须佩带安全帽,并注意头顶上方情况。 2、搭设之前对进场的钢管、扣件进行严格检查,禁止使用不合格和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和配件。 3、通道的搭设必须统一交底后作业,必

6、须统一指挥,严格按上述搭设程序进行。 4、通道的搭设应按“一”字形从一端开始并向另一端延伸搭设,搭设过程中随立随校正后予以固定。 5、斜撑、扫地杆应随立杆同步设置、固定。 6、在搭设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通道结构,减少构件设置和扩大立杆间距。五、通道的安全措施 1、通道两侧均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密目式金属安全网挂设在立杆外侧。2、通道门口挂“安全通道”示牌,两侧立杆上挂安全口号。 3、 安全通道可以为营销提供宣传位置,顶部留有1.3米的距离可以供吊挂装饰物件,通道内侧面可供粘贴喷绘,地面可以也可以宣传装饰。六、成品保护 1、在使用中注意成品保护。任何人严禁随意拆除、破坏通道结构。 2、过往车辆

7、注意提防刮碰通道结构。本通道限高4.7米,限宽3.75米。禁止材料装放过高、过宽的车辆通过。 3、 风雨后,应及时组织人员对通道进行检查,若有损坏及时修缮。七、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 1、通道搭设过程中四周拉警戒线,电焊工应持证上岗,申请动火证,批准后方可施工,施工时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 2、搭设时派专人看守,防止人员通过,若必须通过时,应有看护人员通知施工人员,待无安全隐患时方可允许人员通过,并必须佩带安全帽。 3、施工完毕后打扫现场垃圾,剩余材料入库。在通道出入口设标语牌。 4、禁止人员在通道内逗留,通道内严禁堆放任何物品。八、通道的拆除 1、在安全通道拆除前应做好以下工作: (1)对安全

8、通道进行安全检查,确认不存在严重隐患。如存在影响拆除安全通道的安全隐患,应先对安全通道进行修正和回固,以确保安全通道的拆除不发生危险。 (2)安全通道拆除前,应先明确拆除范围、数量、时间和拆除的顺序、方法、拆除的安全设施和警戒区域。 2、严格遵循拆除顺序,按后搭先拆、先搭后拆的顺序。 3、拆除安全通道时,下部的出入口必须停止使用,对此除监护人员要特别注意外,还应在出入口处设置明显的停用标志和围栏。 4、在拆除的安全通道周围,必须有专人监护,以保证拆除时无其他人员入内。 5、使用氧割时应办理动火证明,并持证上岗,施工时配备灭火器材。 6、安全通道应人工拆除,上下运输也为人工传递,拆下的方钢及其他

9、材料应及时清理,以免堵塞通道。将合格的、能重复使用的和报废的材料加以区分,按规格堆放。 7、安全通道拆除时遇大风、大雨、大雾应停止作业。 8、安全通道拆除过程中,不得中途换人,如需换人,应提前对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九、主要工程数量表雁鸣路安全通道搭设主要工程量表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单位数量1钢管48*3.0mmm4415 2竹跳板4953胶合板10mm厚4954防水层495 十、安全通道校仿图及施工现场十一、 保通道路标志标牌现场布置示意图1010标志标牌现场布置示意图附件:工程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安全保证措施一、编制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

10、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项目部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4、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二、编制目的1、应急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企业、系统人员

11、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突发性灾害,如触电事故、泥石流灾害、火灾、环境破坏等。2、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应急预案应以完善的预防措施为基础,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3、应急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4、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5、应急预案应经常检查修订,以保证先进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施被采用。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组织机构为加强安全领导,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管理,项目部成立应急预案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常务副经理、安全

12、总监、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环保部安全员、各施工队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队长为组员,负责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负责重、特大事故的现场应急抢险救援指挥,对施工现场突发性情况进行技术、资金和设备支持,在施工现场发生重特大事故时以最快的时间达到现场,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风险事故级别,负责分部和有关地方管理部门、组织、机构联络和报告事故情况,制定抢险救援的方案措施,领导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确定紧急状态的解除,协助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在上级和有关地方部门进入的情况下,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措施,做好应急抢险救援配合工作。四、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1、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后,

13、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当发生事故时,负伤人员或者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或专项安全负责人,并应马上组织人力现场抢救伤害者,根据伤情需要,协助医务人员运送伤者到医院或拨打“120”,请求协助抢救。 1.1事故发生后,各级人员应保镇静及冷静,切实负起本身责任,主动控制局面。要有组织、有指挥和结合实际进行妥善处理。 1.2 第一时间进行“救死扶伤”,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人员,对必须在现场进行紧急抢救的,应采取应急方法如止血、人工呼吸等进行施救。否则必须立即用工地的交通工具或截出租车将伤者送到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同时应采取有效措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1.3 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及善后工作

14、。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并划出保护区禁止闲人进入。 1.4 因抢救受伤(害)人员,以及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记、拍照、录像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2、 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2.1 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及燃烧的物质,积极抢救伤者及使用施工现场所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自救工作。 2.2 迅速准确地拨打119报警。在拨打119时,做到镇静拨号,说清火灾单位的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燃烧部位、燃烧物质的性能等。 2.3报警后,派专人到约定的路口迎接消防队。 2.4 在消防部门到达前,对易燃、易爆的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隔离。根据火场情况,机动灵活地选择灭火工具。 2.5 在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组织撤退扑救人员,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3、 利用一切可行的通讯工具按规定时间内将事故情况进行层级上报。 4、发生事故层级上报时限。 4.1 轻伤事故,应在24小时内报告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和基层工会组织。 4.2 重伤事故,一般情况下,事故单位应在24小时内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对涉外有影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