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判断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817402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判断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判断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判断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判断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判断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判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判断(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判断若正反交子代雌雄表现型相同一、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正反交实验nn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正反交子代雌雄表现型不同n位于X染色体上I-1 (2018东河区校级四模)果蝇具有繁殖速度快,培养周期短,相对性状明显等优点,在遗传学研究中是一种 理想的实验材料。现有以下两只果蝇的遗传学实验:(2)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已知,只需一个杂交组合判断基因的位置,则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纯合个体杂交方 法。即:若子代中雌性全为显性,雄性全为隐实验一:两只红眼果蝇杂交,子代果蝇中红眼:白眼=3 : 1。隐性雌X纯合显性雄答案(1)红眼(2)白眼果蝇的性别 白眼果蝇全为雄性 红眼雄果蝇和白眼

2、雌果蝇 雌性全为红眼,雄性全为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1)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且亲本均为纯合子,则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即:2. 已知果蝇的圆眼和棒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 的。现有纯种圆眼和棒眼雌雄果蝇若干,某研究小组从中选取亲本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据实验结果回答 下列问题:实验二:一只红眼果蝇与一只白眼果蝇杂交,子代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红眼雌果蝇:白眼雌果蝇=1:1:1:1o请回答下列问题:(1) 从实验一中可知为显性性状。(2) 为了判断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有两种思路:

3、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观察子彳,如果子代,则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从实验二的子代中选取_进行杂交,如果后代,则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性n位于X染色体上若子代中雌、雄均为显性n位于常染色体上跟踪训练1. 从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量相等,每 种体色的果蝇雌雄各半。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 离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X黄色雄蝇、黄色雌蝇X灰色雄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 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推测两个杂交组合的F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于

4、哪一种体色为显性 性状,以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应的推断(要求:只写出F1的性 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P辛棒眼圆眼Ifl眼卜摩啡童ri!齐?忧眼 ?棒眼应圆眼占榨眼I ;】: I :L仅根据实验结果,能否推断出控制眼形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 。说明理由:。(2) 根据实验结果推断棒眼对圆眼为(填“显性”或“隐性”)性状。(3) 为验证以上推断,研究小组的成员从F2果蝇中选择材料,设计了两个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能独立证明以上推 断,请你写出支持以上推断的杂交组合及对应的预期实验结果。(要求:每个实验只用1个杂交组合)雄果蝇=2 : 1 :

5、 1;杂交组合:F2中棒眼雌果蝇与圆眼雄果蝇杂交,预期结果:子代中圆眼雌果蝇:棒眼雄果蝇=1 : 1二、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州果蝇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现有纯合刚毛和纯合截毛果蝇若干,两种纯合果蝇均有雄有雌。若一只刚毛雌蝇与截毛雄蝇交配,得到的F雌雄个体全部为刚毛。F雌雄交配,F2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雌性刚毛:雄性刚毛:雄性截毛为2 : 1 : 1,则 (填“能”或“不能”)判断B/b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在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如果能,请说明理由;如果不能,请从题干所给果蝇中选取材料设计实验,写出亲本组合方式,并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答案1.如果两个杂交

6、组合的F1中都是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黄色为显性性 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F1中都是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灰色为显性性状,基 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灰雌和黄雄杂交,F1中的雄性全部表现为灰色,雌性全部表现为黄色;黄雌和灰雄杂交,F中的黄色个体 多于灰色个体,则黄色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如果黄雌和灰雄杂交中,F中的雄性全部表现为黄色,雌性全部表现为灰色;灰雌和黄雄杂交,F中的灰色个 体多于黄色个体,则灰色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答案2. (1)能推断出控制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若位于常染色体上,

7、F2的性状分离比为3 : 1,与实验结果 不符(2)隐性(3)杂交组合:F2中圆眼的雌雄果蝇杂交,预期结果:子代中圆眼雌果蝇:圆眼雄果蝇:棒眼 答案不能亲本组合:截毛雌蝇与刚毛雄蝇交配。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若F1中有刚毛雌蝇和截毛雄蝇,则 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F1只有刚毛果蝇,则B/b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基因是伴X染色体遗传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适用条件: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和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1)基本思路一:用“隐性雌X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即:隐性雌X纯合显性雄 若子代所有雄性均为显性性状n 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 若子代所有雄性

8、均为隐性性状n I仅位于X染色体上(2)基本思路二:用“杂合显性雌X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的性状。即:若子代中雌雄个体全表现显 性性状n位于X、Y染色体同J源区段上杂合显性雌X纯合显性雄若子代中雌性个体全表现显 性性状,雄性个体中既有显性 性状又有隐性性状n仅位于 X染色体上(1) 这两对性状的遗传(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若只考虑翻翅和正常翅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果蝇种群中雄果蝇的基因型除了有XmYm夕卜,还有 种。为了判断果蝇红眼(E)、粉眼(e)的眼色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将一只 粉眼雌果蝇与一只红眼雄果蝇杂交,预测和

9、分析实验结果: 若子代雌性为红眼,雄性为粉眼,则; 若子代或,则该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4) 若果蝇红眼(E)、粉眼(e)的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Xe配子有活性,但个体基因纯合致死, (填“能”或“不能”)选择出某种基因组合,使后代只有雌性,原因是5.野生型果蝇(纯合子)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究中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果蝇眼形的遗传 方式,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雄果蝇染色体的模式图及性染色体放大图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j|i乙O跟踪训练3. 科学家研究黑腹果蝇时发现,刚毛基因(B)对截刚毛基因(b)为完全显性。若这对等位基因存在于X、Y染色体

10、同源区段上,则刚毛雄果蝇表示为XbYb、XBYb、XbYB,若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只能表示为XbY。现有各种 纯种果蝇若干,请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 写出遗传图解,并简要说明推断过程。(1) 若F2中圆眼:棒眼3:1,且雌、雄果蝇个体中均有圆眼、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 染色体上。(2) 若F2中圆眼:棒眼3 : 1,但仅在雄果蝇中有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可能位 上,也可能位于上。(3)请从野生型、F2中选择合适的个体,设计方案,对上述(2)中的问题作出进一步判断。4. (2018衡水金卷模拟)在果蝇中,翻翅(M)对正常

11、翅(m)为显性,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红眼(E) 对粉眼(e)为显性,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截刚毛雌刚毛雄厲 XKXh 卍丫只刚毛雌刚毛雄配子 Xh Xb YFi XBXh XhY刚毛雌截刚毛雄实验步骤: 用F2中棒眼雄果蝇与F中雌果蝇交配,得到; 用与交配,观察子代中有没有个体出现。预期结果与结论: 若只有雄果蝇中出现棒眼个体,则圆、棒眼基因位于; 若子代中没有棒眼果蝇出现,则圆、棒眼基因位于。答案3.用纯种截刚毛雌果蝇与纯种刚毛雄果蝇杂交,若F雌雄果蝇均为刚毛,则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 体同源区段上,若F雄果蝇均为截刚毛,雌果蝇均为刚毛,则这对等位基因仅

12、位于X染色体上。遗传图解如下:P截刚毛雌刚毛雄答案4. (1)不遵循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XMYm、XmYM、XmYm (3)无法得出结论 全为红眼 雌性为粉眼、雄性为红眼(4)不能 雄果蝇只有XeY 一种基因型,雌果蝇有XeXe、XEXe两种基因 型,后代一定出现XeY,不可能只有雌性答案5. (1)常 (2)X染色体的II区段 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1(顺序可颠倒)(3)实验步骤:棒眼雌果蝇 棒眼雌果蝇 野生型雄果蝇 棒眼 预期结果与结论:X染色体的II区段 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I一个种群雌雄鼠均为黑色,某兴趣小组为探究B、b基因的位置进行了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种群中

13、小鼠的表现型,该小组认为B、b基因不位于II2区段上,原因是。(2)该小组欲通过一次杂交确定B、b基因位于I区段还是II区段,可选择_杂交,观察后代的 表现型及比例。(3)若另一小组欲通过杂交实验(包括测交),确定B、b基因位于I区段还是常染色体上。实验步骤:黑色雌鼠与灰色雄鼠杂交;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结果分析: 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则B、b基因位于I区段上; 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则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答案(1)两种群中雌雄鼠均有灰色和黑色,不随雄性遗传(2)黑色雌鼠与灰色雄鼠(3)实验步骤:选F中的 灰色雄鼠与黑色雌鼠测交结果分析:雌性均为黑色,雄性均为灰色灰色:黑色=1:

14、1,且与性别无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1)设计思路:隐性的纯合雌性个体与显性的纯合雄性个体杂交,获得的F1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再选F1中的雌雄 个体杂交获得f2,观察f2表现型情况。即:三、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隐性純合雌X显性纯合雄获得R(均表现显性性状):曲(2018桃城区校级模拟)小鼠的毛色灰色(B)对黑色(b)为显性,控制小鼠毛色的基因可能位于性染色体上(I区 段为X、Y的同源区段,II、II2分别为X、Y的特有区段)。现有两个纯合品系,一个种群雌雄鼠均为灰色,另(2)结果推断 若F2雌雄个体中都有显性性状和 隐性性状出现n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F2中雄性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 状,雌性个体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n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亲本组合F1早第一组:早AXRB全为A性状全为A性状第二组:早BXRA全为A性状全为A性状跟踪训练6. 某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植株,突变性状是由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 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该小组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 利用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A. 如果突变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