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集锦七篇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817254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集锦七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集锦七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集锦七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集锦七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集锦七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集锦七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集锦七篇(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集锦七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在努力中收获成长,需要好好的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计划了。教学计划怎么写才能切实地帮助到自己将来的工作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熟练计算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经历从生活

2、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0分,知道珍惜时间。 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通过期末复习,系统整理一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对不同领域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

3、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0以内数的认识,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难点: 1、1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数学思维的训练。 3、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用数学。 5、发展空间观念。 三、学生情况分析这学期两班学生共有68人。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为94分,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学生中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形象思维

4、占主导地位,爱表现自己,自控力差等。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因此本学期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灵活性、学习的兴趣的的保持,进一步获得成功体验。这学期我将和孩子们更加愉快地学习数学,让孩子们在数学课堂上喜笑颜开,时常产生思维的碰撞。教学中还存在大量的不利因素:如个别学生基础和能力都较差,难以完成学习任务;另外,学生年龄小,好说好动,精力难以集中,思维跳跃性大。学生的课堂常规较差,尤其是倾听的习惯和随便插嘴的习惯。本学期要在扎实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四、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

5、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

6、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 9培养认真、仔细的计算和及时进行检验的学习习惯,特别要重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培养 1作为教师首先以身作则,以饱满的精神上课,以良好的教风影响学风,做到认真研究教材,挖掘生活素材,如多种形式的图片、卡通等,设立“动手、动口、动脑”等合作交流的栏目,备好每一堂课,顾及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提高0分钟效益。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 一、学情分析这个学期担任一()、(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孩子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能有序思考,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学习充满热情,总体来说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也还比较理想。只是由于年龄比较小,注意

7、力集中时间短,自控能力比较差,好说好动,倾听习惯还有待培养。大部分孩子能主动学习,部分后进生需要特别关注。因此本学期一方面要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要争取使每个孩子都能积极认真地投入到本学期的学习中来。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逐渐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等。 二、指导思想:面对新的社会要求,教师与学生应首先走了社会的前边,因此我们应该以新课标要求为指挥棒,采用所有可行的措施,尽量体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开放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内容与思想的衔接,内容要在学生上学期的水平之上发展并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思想上注意新思维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思想结合。三、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以

8、下内容:认识图形,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其中重点教学内容是: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教学难点:1。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2。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3。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3

9、)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空间与图形: (l)经历观察常见平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分类与整理: ()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 4、情感与态度 (1)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联系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身边的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 (2)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好数学的信心。 ()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

10、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有初步的经过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 五、具体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课堂教学中,增加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关注两头。一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

11、的兴趣。6、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六、全册课时安排与进程安排:(5课时) 周次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划分 备注第一周2.122.8 1、始业教育 、认识图形 1课时 3课时 第二周 .192.2520以内的退位减法 5课时 第三周 22.420以内的退位减法课时 第四周 .53.110以内的退位减法 4课时 第五周.23. 分类与整理 3课时 第六周 3.9.500以内数的认识5课时 第七周3.264.1 100以内数的认识 课时 第八周 .248 认识人民币 4课时 第九周 4.94.1 认识人民币 课时 第十周 4.64.22

1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4课时第十一周 4.24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期中复习 3课时 课时 第十二周 4.0.6五一放假 第十三周 .7513 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5课时第十四周 5.14.20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5课时 第十五周 5.215.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课时第十六周 5.2. 整理与复习 3课时 第十七周 .6. 找规律 课时 第十八周 611617总复习 4课时 第十九周 686.24期末复习 第二十周 6.571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 一、班级情况分析这学期我继续任教一年级(2)班,学生人数是36人,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适应了新课

13、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按时去完成学习任务。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本册教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

14、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 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0以内

15、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