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观后感600字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815129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观后感6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观后感6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观后感6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观后感6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观后感60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观后感6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观后感600字(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观后感600字 上下五千年这本书,用流传千古的经典故事、千回百转的历史传奇,丰富了我们的文史学问,培育了我们的鉴赏力量。在漫漫五千年的历史变迁中,让我感受到了古人的精神世界。下面是我带来的五篇历史上下五千年读后感600字,盼望大家喜爱!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观后感600字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有了书也就没有了人类的文明与才智。自从读了这本上下五千年书后解开了我心中的很多怀疑,比如说:“三皇五帝”是哪八个皇帝?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是:伏羲、女娲、神农、炎帝、黄帝、颛顼、少皞、太皞。 这本书里有很多历史大事和很多历史人物,他们有着不同的风格:言而有信的晋文公、卖国贼秦桧、狡猾的

2、李林甫、虚心的孔子、一鸣惊人的楚庄王、稳坐钓鱼台的姜子牙、知错就改的廉颇等等。其中我最喜爱的是机灵的管仲,公元前663年,北方燕国派来使者向齐国求援说燕国被四周的一个部落山戎侵害了,齐桓公征求管仲的看法,管仲说:“山戎常常骚扰中原,是中原安定的一大隐患,肯定要制服他。”齐国大军到了燕国后发觉山戎已经抢了一批百姓和财宝逃回去了,追踪的时候又被敌人引进了圈套。茫茫无垠的黄沙,让人人不清东南西北,大对人马怎么也走不出去。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管仲想出了一个办法来,他对齐桓公说:“马或许能认得路,不如找几匹当地的老马,让它们在前面带路,或许能走出这个地方。”齐桓公虽然将信将疑,但也没有其他方法,就叫

3、人挑了当地的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面走,大队人马跟在后头。这几匹老马果真走出了迷谷,并且战胜了山戎,他表现出来的镇静、机灵、才智,让我感到鄙视我最不喜爱的历史大事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年10月,继南京条约签订以后,英国人越来越不满意他们已经获得的权利,总是千方百计查找借口,想谋求更大的好处。于是他们发动了其次次鸦片战斗,不久别的国家也趁机派兵入伙,咸丰皇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园林,眼花缭乱的侵略军立刻开头了疯狂的劫掠。接着联军司令部下达了可以“自由抢劫”的通知,一万多名英法官兵你来我往,争相入园,各个满载而归。把园内珍藏的很多孤本秘籍、名人字画、鼎彝

4、礼器、金珠珍品、铜瓷古玩抢走。这还不算,他们认为只有把闻名法国大文豪雨果在写给布特勒上尉的信中描写“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犹如巴特农神庙在抱负艺术中的地位”圆明园烧毁才是对中国皇帝产生最大的震惊,才能达到并满意他们的无理要求。于是他们手持火把,在圆明园处处放火,园内的三百多名太监、宫女和工匠全部葬身火海,这座巨大宫苑烈焰冲天三日,余烟月余不息。火烧圆明园后,英法联军又威逼清廷,如再不屈服便要攻入城内,将皇宫也予以焚毁。腐朽无能的满清政府立刻签订上下五千年记载了成千上万的古代发生的事情,读了这本书我增长了不少学问,了解了很多成语故事的由来,懂

5、得了很多道理,让我深深感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绚烂的文化,真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这样,将来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观后感600字2 暑假里,我读了上下五千年这本书。我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看到了华夏文明的灿烂、民族精神的珍贵,从而激发了我的民族骄傲感和爱国主义热忱。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头始终到如今,这是一个民族的传承,也是一个民族的连续。即使在这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有过辉煌、荣耀,也有过低谷、屈辱,但总而言之,文明没有断绝,一脉相承的华夏文明矗立于世界的东方,已然五千多年。 历史记录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也成就了一位位报国英雄

6、。我熟悉了大义灭亲的林则徐、卧薪尝胆的勾践、脱颖而出的毛遂、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等。但我最观赏苏武,是由于他不屈不挠,即使死也不情愿给汉朝丢脸。有一次,苏武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访匈奴,但不幸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逼利诱,欲使他投降,但苏武都没有答应;单于后来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说哪一天公羊能下小羊,才可以释放他回国。苏武手持汉朝符节,死活都不答应,只记得他是汉朝的使者。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这些名垂青史的历史英雄,有的令我们骄傲、有的令我们反思、还有的值得我们学习。正由于有了这些英

7、雄,我们国家的历史才会变得丰富多彩。 中华民族这个地大物博的大家庭,是华夏儿女经过几千年的苦难与挫折,制造了很多的辉煌成就,才换来了珍贵的精神财宝和不计其数的物质文化资源,一代代传承至今,才能让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制造更加辉煌、美妙的将来。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观后感600字3 无论是童话寓言,还是历史名著,他们都是专心为我们编织的梦。他们或许很美妙,或许很残酷,但精彩的内容都是我们不容错过的。比如说我所读的这本上下五千年,当你翻开第一页,就忍不住要读其次页,读了其次页,就不能不读第三页 捧出这部宝典,历史的文化,民族的精神在这里显现,面对着汹涌澎湃的历史浪涛,我们感受到了它的份量。从盘古开天

8、辟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千年辉煌历史,有多少英雄豪杰流芳百世,在历史的柱石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你看,迎面走来的是三过家门而不入,为民造福的大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这一边是金戈铁马,叱咤风云的汉武帝,那一边是勇敢善战,令金军闻风丧胆的岳飞;成吉思汗横扫欧亚,郑胜利调兵遣将收复.。当然也别忘了推翻清朝,领导辛亥革命的孙中山 在这部书中,我们了解了中华民族的起源、进展、融合、甚至屈辱的历史,也了解了很多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兴亡,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在这部书中,五千年历史铸就的文化底蕴让我无比骄傲。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可以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懑呐喊,有怒

9、发冲冠的报国志,也有斗雪傲霜的一剪梅。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幅幅发人深省的长长画卷。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观后感600字4 上下五千年是一本集我国进展史、重大历史大事及名人简介为一身的优秀儿童读物。通过阅读了上下五千年使我了解了宏大的祖国具有特别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绚烂文化的民族。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更加喜爱祖国的现在和将来。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生过很多有意义的大事,涌现出优秀的人物。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知道了从传奇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由于炎帝族和黄帝族原来是近亲,后来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也经常把自己称为炎黄子孙。我还了解到原始

10、人一开头不知道利用火,东西都是生吃的,生吃植物果实还不算,就是打来的野兽,也是生吞活剥,连毛带血的吃,到后来才创造了用火。我还了解了荆轲刺秦王的壮举;办事公正,执法严明,受到当地百姓赞扬的好宰相狄仁杰;为世界医学界做出卓越贡献的明医李时珍;神机妙算的诸葛亮;闻名诗人李白、白居易;大贪官和砷;大创造家祖冲之;女皇帝武则天;创造了地动仪的闻名天文学家张衡;姜太公钓鱼;尧舜让位;大禹治水;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等等。 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中华民族一直以勤劳英勇才智著称于世。我们的祖先们,制造了绚烂的民族文化;我们民族的优秀代表很多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不少民族英雄、起义

11、领袖,都以他们的业绩和成就为民族的历史画卷增加了光荣。重温五千年历史,使我们每个炎黄子孙感到骄傲! 历史是不行能重复的,但历史又是一面镜子,这好像是古往今来都承认的道理。在这部书所收集的故事中,我们不难找到一些有借鉴意义的东西;在一些优秀历史人物身上,我们也不难找到可以学习的思想品行和道德情操!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观后感600字5 我翻开书册,似乎面对着汹涌澎湃的大海,历史的浪潮滚滚而来。民族的文化,在这里分散;民族的精神,在这里显现。 我与历史人物共席对话。我和时代风云同声召唤。我思,我问:是谁推动着历史的车轮。 上下五千年里有很多小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有的故事惊心动魄,有的回味无穷,有个故

12、事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蒙古军三次西征。 蒙古军队三次西征说的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他的蒙古铁骑开头东征西讨。1219年蒙古一支四百多人的商队在前往西方经商时被花子模国认做奸细,全部处死。成吉思汗大怒,统率二十万大军向花子模国杀去报了商队之仇。后来其次次西征,制服了俄罗斯、乌克兰,始终打到匈牙利、波兰,整个欧洲为之震惊。为了扩张国土第三次杀到伊朗和伊拉克,并侵入了埃及,最终被埃及战胜。 我掩卷深思,我若有所悟。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有多少英雄豪杰匡扶正义,有多少志士仁人追寻真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1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他们为着民族利益呕心沥血,他们为着民族尊严而献身成仁。他们是民族的英雄,他们在为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战! 然而,这就是答案么?历史,就是英雄英雄的演兵场吗? 伟人的话在我耳旁回响: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制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是那些无名的平民,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在虎门湾引水销烟是那些朴实的百姓,将心血熔炼成兵马俑,用汗水铸就万里长城是的,是人民的意愿造就了英雄,是人民的力气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 在四十年的时间里成吉思汗发动了三次西征,沟通了欧亚之间的交通,但也给中亚和西亚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我感慨,我赞美,那些威名远扬的英雄豪杰,由于他们演示着人民的壮举,所以他们才在历史的画卷上书写浓重的一笔;那些流芳百世的志士仁人,由于他们呼喊着人民的心声,所以他们才在历史的柱石上镌刻下肤浅的印记。 当我翻到书卷的最终一篇“武昌起义的炮声”,已是华灯初上时分,电视里正在热播连续剧走向共和,屏幕上正在演绎着慷慨悲凉的壮剧。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观后感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