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的成瘾行为方馨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814278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活动的成瘾行为方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体育活动的成瘾行为方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体育活动的成瘾行为方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体育活动的成瘾行为方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体育活动的成瘾行为方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活动的成瘾行为方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活动的成瘾行为方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师范学院体育系微格试讲教案学生姓名:方馨学号:2008117010142 班级:0801指导教师:李平课程名称体育心理学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题目体育锻炼的成瘾行为授课形式讲授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锻炼成瘾的界定,了解锻炼成瘾行为的原因。帮助学生坚持 锻炼并成为健康的锻炼者。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锻炼成瘾行为的原因。 教学难点:坚持有规律的健康的锻炼。教具黑板教育技术板书教学设计(内容安排与要求、组织形式、时间分配)备注板书设计:有关成瘾的界定:1、狭义的成瘾;2、广义的成瘾锻炼成瘾的解释与分类:1、锻炼成瘾的定义;2、积极锻炼成瘾与消极锻炼成瘾;3、锻炼成瘾者与非锻炼成瘾者存在的差异。锻炼成瘾

2、行为存在的性别差异:1、男性锻炼者更有可能成为锻炼成瘾者;2、女性锻炼者很少可能称为锻炼成瘾者。锻炼成瘾行为易产生的危害:1、忽视身体不适感,严重时会产生抑郁症状;2、心理压力重;3、以自我为中心,社会活动减少,处世冷漠等。如何避免成瘾行为的产生:1、注重自我调节;2、有规律的锻炼,劳逸结合;3、进一步完善对锻炼成瘾行为的程度做出准确判断 的有效测量工具。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会容易让人为之着迷上瘾呢?譬如上网游戏、吸烟、 吸毒等等,锻炼也会成瘾。那么请和我一起进入今天的课堂,一起了解相关的知 识吧!讲授新课:、什么是成瘾1、成瘾是健康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术语已被广泛运用,却

3、没有一 个被普遍认可的、科学而准确的界定。2、狭义的成瘾是指个体强迫性的寻求药物和使用药物的行为,其生理和心理 已产生对药物的强烈依赖,如对海洛因、可卡因、酒精及烟单等药物的滥用。3、广义的成瘾则延伸到对一些行为的强迫性依赖,如疯狂购物、网络成瘾等。4、有人把前者称为物质成瘾,后者称为过程成瘾。而本节提到的锻炼成瘾是 一种过程成瘾。二、锻炼成瘾的解释与分类1、锻炼成瘾是指对有规律的锻炼生活方式的一种心理生理依赖。2、锻炼成瘾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A、积极锻炼成瘾的人能够控制锻炼行为;B、消极锻炼成瘾的人容易受锻炼行为的控制,通常将锻炼过度或 锻炼消极成瘾现象称为“锻炼依赖性”。形成锻炼依赖性

4、的个体一旦停止锻炼24-36小时,就会出去停 训症状,如易怒、焦虑、抑郁、神经质等。一般与停止锻炼有 关,但只在被某些原因阻止(如伤病、工作、家庭事务等)而 不能锻炼时才出现,如果只为了休息一两天而停止运动则不会 出现上述症状。实际上,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考虑,锻炼依赖性类似于对酒精、 药物和赌博的精神依赖,一旦形成难以摆脱。一般来说,有这 种行为的个体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程度远远超过其他 活动。根据有关依赖性的研究,体育活动对于某些人而言的却可能成 为一种强迫行为,由于这种行为可能包含身体疲劳与心理病态, 所以通常被认为是不健康的行为。3、锻炼成瘾者与非锻炼成瘾者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A、

5、锻炼成瘾者活动后更难以休息,并产生更多的应激;B、锻炼成瘾者参加体育活动后体验到高度积极的情感;C、锻炼成瘾者错过一次活动机会后产生高度的抑郁、焦虑、和愤 怒的情绪体验;D、锻炼成瘾者未完成某项锻炼计划倾向于忽视身体的不适、疼痛 或伤病(特别是男性)。三、锻炼成瘾行为存在的性别差异1、男性锻炼者更有可能成为锻炼成瘾者,其原因是男性锻炼者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高度的成就需求。2、女性锻炼者很少可能成为锻炼成瘾者,其原因是女性锻炼者参加活动的动机主要是控制体重、增加人际交往和提高应对技能。研究证明,锻炼成瘾与饮食紊乱的女性的运动依赖、关注体重、 强迫观念、与行为的人格特质之间有显著关系。在饮食正常的

6、高运动水平的女性中,体育活动量和强迫观念与行为之间有显 著关系。四、体育锻炼成瘾行为有哪些表现:1、抑郁;2、焦虑;3、易怒;4、肌肉痉挛;5、全身发胀和神经质等。锻炼成瘾行为易产生的危害:1、忽视身体不适感,严重时会产生抑郁症状;2、心理压力重;3、以自我为中心,社会活动减少,处世冷漠。五、如何避免成瘾行为的产生:1、注重自我调节;2、有规律的锻炼,劳逸结合;3、进一步完善对锻炼成瘾行为的程度做出准确 判断的有效测量工具。巩固新课: 复习并总结本节课内容,结合身边实例谈谈有哪些生活活动成瘾, 如何合理进行健康有规律的活动。作业阅读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的体育锻炼。课 后 反 思

7、圣保罗大学医学院的科研人员对60名志愿者进行体能极限测试,用各种仪器观察他们在运 动中身体和神经的变化。当其快要达到体能极限时,约有半数平时有锻炼身体习惯的实验者 出现了被动性质的症状。44岁的西格罗就被诊断为“瘾君子”,他每天都要跑几公里,之后又 到健身房进行肌肉锻炼,用他自己的话说:“做完运动后会有一种身在云端漂浮的奇妙感觉, 棒极了。”研究人员认为,因为锻炼而成瘾是一种能使身体更为强壮的利大于弊的瘾性二但是,人们 也不能忽视为锻炼而锻炼所产生的副作用。因为那些对锻炼成瘾的人如果一旦没有时间锻 炼,往往一整天都会焦躁不安、心神不宁对于那些不喜欢体育运动的人来说,可能又多了一个逃避锻炼的好理

8、由。根据 圣保罗大学医学院日前所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体育锻炼与饮酒和吸毒一 样都会成瘾。吸毒的瘾君子们常常通过吸食毒品放松神经,达到快感,而体育 锻炼也会产生类似的效果。圣保罗大学体育系罗沙德教授认为,过多的体育锻 炼会促使人体自行分泌一种带有镇静作用的激素。圣保罗大学医学院的科研人 员对60名志愿者进行体能极限测试,44岁的西格罗就被诊断为“瘾君子”, 他每天都要跑几公里,用他自己的话说:“做完运动后会有一种身在云端漂浮 的奇妙感觉,棒极了。”研究人员认为,因为锻炼而成瘾是一种能使身体更为 强壮的利大于弊的“瘾性”,但是,人们也不能忽视为锻炼而锻炼所产生的副 作用。因为那些对锻炼成瘾的人

9、如果一旦没有时间锻炼,往往一整天都会焦躁 不安、心神不宁。锻炼成瘾是锻炼中另外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也是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在开始锻 炼之前和锻炼之中,都要注意锻炼成瘾的可能。和抽烟成瘾、吸毒成瘾一样,锻炼也会成瘾,这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心理问题 其实人做很多事都有成瘾的可能,只不过由于大众普遍不能坚持常规锻炼,因 此在到处不厌其烦地强调锻炼重要性时,很难有人考虑到锻炼本身有可能造成 锻炼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对锻炼的依赖性,而形成一种上瘾的现象的副作用。由 于锻炼对健康长寿的重要性,健康学家和心理学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种对有 益事物的成瘾性也同样会造成不良后果。以美国为例,有不少锻炼的瘾君子, 简而言之,

10、他们是锻炼的奴隶。他们完全是为了锻炼而锻炼,早就忘记为什么 锻炼,长期下来成为一部健身的机器,完全是一种出于依赖的锻炼,根本不能 从锻炼中得到乐趣。锻炼不仅是为了健康长寿,还应该能够提高生活质量,让 生活充满乐趣。如果一个人的生活完全围绕着锻炼,那么这样的健康长寿还有 什么意义?实际上,这些锻炼瘾君子们往往陷入锻炼的漩涡中,心理压力很重, 并没有比不锻炼者长寿,甚至活得更短。锻炼成瘾者让锻炼完全主宰了自己的生活,必须雷打不动地按时锻炼。一旦因 为某种原因不能按计划锻炼,就会很烦躁不安,出现很多病态的举动。慢慢的 也会非常地以自我为中心,社会活动减少,个人爱好消退,为人处世变得冷漠, 整个生活只

11、有锻炼这一个兴奋点了,其他任何事都不能让他们打起精神,形成 一种抑郁状态。这种抑郁和其他抑郁不同,因为锻炼成瘾者经常锻炼,外观上 显得很健康,而让人看不出他们除了锻炼之外,对其他事全都处于无欲状态, 这也是抑郁的一种。让锻炼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没有错的,但让锻炼主宰生活 则是彻头彻尾的病态,起码需要进行自我调节了。什么是俚人格牝型人格或称逸行为模式的提出是心理学对于身心疾病研究的一大贡献,长期以来医学界认为诱发心 脏病的原因是高血压、血清胆固醇、吸蝴等,但这些因素解释或预测不到心脏病的半数后来心理学提出 易患心脏病的人有一种共同的行为模式,称为建行为模式。山型以外的行为蠡称为建行为模式。现在在 临床上用是否为理!行为模式简测心脏病具有很高的准确性鲤行为其特征如下:其一,推心勃勃,争强好胜,对自己寄予极大的期望;其二,苛求自己,.不惜任何代价实现目标;其三,以事业上的成功与否,作为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其四,把工作日程排得满满的,试图在极少的时间里,做极多的工作;其五,终日忙忙碌碌、紧紧张张关不知道放松自己,极不情愿把时间花在日常锁事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